“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呀,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要干什么呢?对了,蒸馒头!
胖娃娃——面团已经在等待了。妈妈拿起一团面剂,在案板上来回揉搓,不一会儿,面团变得柔软又有弹性。接着,妈妈又熟练地将面团搓成细长条,然后左拧一下,右转一圈,将“面条”打了个结,“燕子”的雏形就做好了。妈妈拿起刀,小心翼翼地在“面条”的一端切割出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哇,我知道了,这是“燕子”剪刀一样的尾巴。在另一端,妈妈轻轻捏出“燕子”尖尖的嘴巴后,笑着对我说:“快拿‘眼睛’来。”“眼睛”?哦,明白了。我连忙从盆中捡起两粒小黑豆跑过去。妈妈将黑黑的小豆子嵌在“燕子”嘴巴上方,一瞬间,我理解了什么是“点睛”——嵌上眼睛的“小燕子”顿时活灵活现起来。最后,妈妈用刀背在“燕子”尾巴上按压出条纹,整理好小脑袋,这下“小燕子”仿佛下一刻就能展翅飞翔一般。
看着妈妈灵活的巧手来回翻飞,我也等不及了,拿起一个面团,先将它揉成一个圆球,在案板上稍微压扁一些,顶部用手指捏出一个小尖尖。再揪一团面,擀(gǎn)出两片薄薄的面片,用叉子压上树叶的纹路,粘在底部。一个高颜值的寿桃馒头便成形了!
我和妈妈沉醉在花样馒头的创造中,小蛇、刺猬、鲤鱼……各种造型的馒头井然有序地立在案板上,宛若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艺术品”入锅,等到蒸汽带着诱人的面食香气到来,我揭开锅盖:一群“小燕子”在飞翔,一颗颗“大仙桃”挂在树梢……妈妈看了,笑着说:“你要不要把自己蒸馒头的过程写下来?”当然要写啰,馒头民谣也“出锅”啦:
新年到,真热闹
我们一起蒸花糕
蒸只燕子多俊俏
一翅飞到半天高
蒸条小蛇盘盘坐
抬头挺胸问问好
蒸个鲤鱼蹦蹦跳
年年有余步步高
再蒸一个大仙桃
红红火火味道好
人人亮出小绝招
蒸出幸福乐陶陶
(指导老师:刘晓杰)
作文画外音
每个传统节日,妈妈都会带我体验节日习俗。过年蒸花馍是我家的固定节目。今年我还开心地编起了顺口溜,妈妈鼓励我把过程写下来。初稿时,我总把握不好细节描写,是老师给予了我鼓励和指导。经过不断打磨,最终有了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