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吃完晚饭,我正大声背诵着今天刚学的《对韵歌》,爸爸笑呵呵地对我说:“背得挺溜的嘛。”我自信满满地说:“那当然啊,我现在可以倒背如流了!”
爸爸看我饶有兴趣的样子,接着说道:“不错啊,不但要会背,而且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最后做到举一反三。你下学期要学习《古对今》这篇课文,也是这首《对韵歌》的一部分。”说着,他拿出下学期的课本,让我读一读。“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我不一会儿就背得滚瓜烂熟了,于是沾沾自喜地对爸爸说:“这么简单啊。”“你可别骄傲啊!”爸爸说,“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主要是字和词组的对韵,是让你先学习对韵的基本形式——对仗和押韵。我们的古诗词就经常运用对韵呢,现在考考你:‘远看山有色’怎么对啊?”我不假思索地说:“近听水无声。”他又说:“我再给你增加点儿难度,你对一下‘近看千山五百出’。这上联可是有学问的,你看一个‘出’是不是可以拆成上下两个‘山’字,一千个‘山’就是五百‘出’。你试着对一下?”我绞尽脑汁也对不出。过了一会儿,爸爸说:“‘远望九州十八川’,这样对怎么样?‘远’对‘近’,‘望’对‘看’,‘九州’对‘千山’,同时‘州’是不是也能拆成两个‘川’字啊?”
“近看千山五百出,远望九州十八川。”我若有所思地念着,“对得真好啊,可是对我来说这也太难了吧!”爸爸鼓励我说:“目前对你是有难度。但如果你大量增加诗词曲赋的阅读量,遇到这样的对联也能对答如流。”听了爸爸的话,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阅读更多的经典诗词,超过爸爸。
(指导老师:王"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