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城市更新视角下城中村复合空间质量与韧性建设

2024-11-08 00:00:00唐夕汐
理论月刊 2024年10期

[摘 要] 从“文化—权力—资本”的要素集出发,能够构建文旅型城中村空间质量的评估框架。具体是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1—3—9—27”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广州市范围内筛选出11个典型案例地,运用PSPL调研法、熵权-TOPSIS模型实证计算其指标权重和空间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文旅驱动城中村更新模式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空间质量水平大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占比依次为9.09%、27.27%、63.64%,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状,对应的品牌示范型、专业发展型、价值提升型特点不一。(2)文化空间质量趋同性较强,权力、资本空间质量差异明显,且三大空间评价结果为文化空间质量>权力空间质量>资本空间质量。(3)文化—权力—资本空间的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复合性,包括文化—权力—资本型(沙湾北村)、资本—文化型(黄埔村)、文化—权力型(塱头村)、权力—资本型(小洲村)等复合空间型态。

[关键词] 文旅型城中村;空间质量;复合空间;韧性建设;文旅城市更新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10.014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10-0123-09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融合视角下城市孤岛主动式城市更新的空间转型及创新路径研究”(GD23YGL12);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课题“广州科学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城市孤岛主动式城市更新的空间转型及创新路径为例”(2023GZQN48);2021年度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存量发展视域下海珠区城中村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与治理研究”(海科工商信计2022-55)。

作者简介:唐夕汐(1990—),女,管理学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从2012年至2023年已进行了6批,共8155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享受“一村一档”的专项保护。其中有一群特殊的存在,它们既是中国传统村落,又是城中村;既保留着村的成分,又是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重点关注的对象。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城中村城市更新再次启动。自2021年住建部明确规定城市更新禁止大拆大建以来,如何促进城中村存量提升已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旅游导向的旧城区文化空间生产和旅游空间生产1,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城市更新非常重要的策略,这种多业态融合的方式直接影响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其中,空间转向2、文化重构3成为旅游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趋势。我国文旅城市更新的研究虽还在起步阶段,但旅游引导的城镇化4、城市化5发展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旅游发展引导大城市边缘区、旧城区、城中村实现城市更新也已有先例6,少数学者也由此进行了“文—旅”协同的空间性反思7,旅游空间生产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一种方式,成为城市更新这个领域研究的前沿8。“空间生产”理论9认为空间是被开发、规划、使用和改造的全过程,空间会受到资本在空间中的流动与增殖、权力在空间生产进程中的管理与权威的影响,而被迥异地生产、建构与重塑10。也正是如此,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城中村系统自平衡状态不可避免地被打破,发展要素、空间功能、经济结构、改造路径也渐次进行着调整。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各种空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冲突,而城中村空间质量评价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这与创造性破坏理论内涵相通11。总的来说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旅驱动城中村城市更新理论严重滞后于发展实践,且现有关注旅游发展影响空间转型重构的研究12,少有对转型之后的空间质量进行定量剖析。二是相关研究除了关注旅游空间变迁过程中旅游地复杂的空间关系,也开始认识到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价值13。但现有研究仅将文化视为类属于社会维度的某个方面,并未将文化作为空间生产的手段和要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对资本、权力、文化与空间复杂交织的关注尚未充分理论化,更没有相关实证分析。

因此,面对复杂的城中村空间本体,在文旅驱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文化、权力、资本怎样影响空间质量,文旅驱动城市更新的效果如何,空间质量提升的具体方向和路径有哪些,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故本文拟诊断城中村文旅城市更新的空间症状,找到空间质量提升与韧性建设之间的关联,以期找到促进文旅型城中村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建设方向。

一、理论解析

为清晰呈现实证研究结果,有必要先对相关概念内涵作简要厘清,特别聚焦空间质量与韧性理论所提供的关键视角。

空间质量指向的是一个完善的、复合的、合适的复合空间1,而不同于过去那种仅仅被经济、技术和政治权力统治的关于建筑、建设质量的观念。概念中提到的复合空间,指的是不同空间的叠加、交融与互动2,是对空间质量较为直观的解读。这与城中村所涉及的复杂关系、多元风险、空间复合相衔接,体现出城中村从传统人居空间向新型复合空间的转变。因此,空间质量是对城中村复合空间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度量,是衡量空间中各生产要素发展程度、协调程度的重要标志,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

文旅城市更新即是一种空间再生产的更新3。文旅驱动城中村更新是以文旅发展作为驱动文化异质的体验空间、权力引领的构想空间、资本感知的物质空间发生变化的空间转型方式。也就是将文化视为影响空间再生产的核心手段和要素,即文化通过各种表征形式能动地塑造城中村空间形态。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城中村采用“围而纵之”的管理方式,与经济的逐利性强势联袂4,根本上导致城乡人居环境的二元性5。这与“空间生产”理论中,“资本―权力―空间”的分析范式6相匹配。因而,以个性的文化要素为主导,辅以共性的资本、权力要素,就构建了“文化—权力—资本”的城中村文旅城市更新要素集。再基于“空间三元论”7和“旅游空间三元论”8的相关论述,认为文化、权力、资本在各自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层面进行着空间体验、空间谋划与空间开发,进而形成了文化空间、权力空间、资本空间(WQ—QQ—ZQ)的复合空间形态(图1)。其中,文化空间WQ是文化特色、文化传承、文化品牌组成的异质化体验空间;权力空间QQ是空间谋划、空间秩序、空间参与组成的引领性构想空间;资本空间ZQ是空间开发、空间结构、空间生活组成的感知化物质空间。总之,复合空间是统一体,共同决定着城中村空间质量的高低,当然,在文旅城市更新也即文旅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受内外扰动的双重作用影响,城中村系统自平衡状态被打破,承载文化—权力—资本子系统的空间本体也会表现出一定不适应性,各种空间生产要素可能相互冲突,甚至相互侵占。因此,城中村更新必须主动适应空间生产要素的变化,促使三大空间走向相互融合与协调,这是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中村韧性建设的本质体现。

韧性作为城中村空间质量的关键理论视角,可将其视为一种优化空间结构的理论载体与行动指南,是复合空间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1。韧性理论与城中村更新、城中村空间质量具有理念契合性和现实指向性。结合韧性建设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2可以发现,通过韧性建设可逐步实现城中村在文化空间、权力空间、资本空间等方面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城中村内地域文化、社会秩序、生产经营、生活交往、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等方面的发展,从而逐渐实现区域空间整合与功能重组。故,一方面,基于旅游高质量发展与韧性建设的互动关系3,可以认为城中村复合空间质量是在提升系统韧性的前提下实现的,复合空间质量与韧性建设两者之间呈现相互依存关系(图1);另一方面,文化、权力、资本空间韧性通过相互协调,将复合空间转变为更具韧性的新系统。其中,文化空间韧性是灵魂,决定了内涵和价值,是原生本土文化保护与活化再利用的直观体现;权力空间韧性是保障,维系着网络关系和稳定,引导着发展方向,包括决策层的领导力、旅游企业和社区参与等;资本空间韧性是关键,体现了增值和效益,以及对城中村文旅空间建构、再现和开发的一系列过程。

二、实证方案与指标体系建构

在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文旅驱动城市更新的效果之前,需要有行动指南以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全面规划。具体是制订研究方案,明确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构建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为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提供具体支撑;锁定实证检验案例点,方便精准把握研究对象的特征与变化。

(一)实证方案梳理

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4。2023年2—5月期间,笔者通过分阶段多次采用地图标记、现场计数、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城中村文旅空间信息和空间基本状况。一方面,通过半结构访谈法询问、倾听和记录政府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居民、游客、租客、个体经营户、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等对旅游发展、城中村更新、生产生活条件等的看法,来挖掘空间发展现象背后的本质。具体是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直至信息饱和后才停止相关访谈工作,并通过印证不同受访对象的观点来检验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按照具体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法并根据不同等级按照(0.1,0.3,0.5,0.7,0.9)标准赋值5。其间共发放问卷515份,回收问卷490份,最终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达93.06%。在获取数据之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构建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权重、TOPSIS模型计算空间质量指数6(各步骤中涉及定量计算的具体公式,因篇幅受限省略)。

此外,对研究开展区域作简要说明。笔者在广州市选取了11个文旅型城中村作为实证检验对象(图2)。主要考虑有:其一,广州市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拥有众多被城市包围的空间异类体城中村。这些城中村面临村落整体风貌、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产业升级,也不利于社会管理,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其二,广州市设置了全国首个城市更新局,在城市更新、城市韧性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其区域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空间转型均积累了大量经验,具有代表性。其三,结合广州市旅游统计数据及长期的跟踪调查,可以筛选出同时满足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有较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有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等条件的11个文旅型城中村。

(二)指标体系建构

基于“WQ—QQ—ZQ”复合空间形态机理,以及文化特色、文化传承、文化品牌、空间谋划、空间秩序、空间参与、空间开发、空间结构、空间生活的内涵体现,形成了包括1目标—3空间—9维度—27指标的“1—3—9—27”城中村空间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表1)。

三、结果与分析

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将结果划分为高—品牌示范型、中—专业发展型、低—价值提升型三种空间质量类型,并基于其中文化、权力、资本差异化表现的结果,进一步对复合空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检验其空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协调性。

(一)空间质量类型

根据实证结果,通过ArcGIS中Jenks自然断点进行分类。按最大相似原理,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样本分成[0.58,0.68]高质量区、[0.48,0.58]中质量区和[0.29,0.48]低质量区3类(表2)。高质量水平这类空间质量特点鲜明,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作为其他空间质量提升的标杆,因此属于品牌示范型;中质量水平这类空间质量具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手段进一步提升其质量,因此属于专业发展型;低质量水平这类空间质量目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将具有巨大的空间提升价值,因此属于价值提升型。具体来看,11个城中村空间质量指数区间为0.2966-0.6406,平均值为0.4528,整体处于低质量水平,这也表明文旅驱动城中村更新模式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空间质量综合竞争力排名最高、文旅驱动城中村城市更新效果相对最好的是沙湾北村。沙湾北村在长期的旅游发展过程中践行了独特的沙湾文旅融合模式,文旅发展正走向成熟。处于专业发展型的有黄埔村、塱头村、小洲村,三者正依托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色、交通区位优势、文旅发展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明确其在城市中的功能与定位,形成了与周边城市表面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又联结发展的文旅驱动模式。剩余的7个村属于低质量区价值提升型。这些城中村的村内宅基地和留用地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流动群体的保障住房功能,现有社会监管不到位,文化资源价值、空间区位价值利用不足等问题使得文旅驱动城市更新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大力开发与建设。

(二)复合空间关系

考虑到示范带头作用,根据文化、权力、资本空间的具体排名表现,针对第一、第二梯队的4个村进行多对多复合空间关系分析(表2)。沙湾北村总体空间质量指数以及文化、权力、资本空间分别排名第一,属于文化—权力—资本复合空间。沙湾北村在文化品牌构建、权力秩序表达、资本循环发展等环节均表现出了相对协调一致的发展局面,文化的影响力、资本的力量和权力的保障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沙湾北村独特的空间品质和特色,这是文旅发展驱动下城中村有机更新的缩影,可以为其他城中村的发展提供借鉴。黄埔村总体空间质量指数排名第二,文化空间排名第三,权力空间排名四,资本空间排名第二,属于资本空间占主导的资本—文化型复合空间。黄埔村不仅表现出较为强劲的经济活力和资本集聚能力,同时也凸显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塱头村总体空间质量指数排名第三,文化空间排名第二、权力空间排名三,资本空间排名第四,属于文化空间占主导的文化—权力型复合空间。塱头村文化空间的相对繁荣与权力空间的相对稳定共同构成了村庄的核心特质,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权力型复合空间。小洲村总体空间质量指数排名第四,文化空间排名第四,权力空间排名第二,资本空间排名第三,属于权力空间占主导的权力—资本型复合空间。权力—资本是传统发展模式,权力在空间中的引导、资本在空间中的增值是空间质量提升的核心。通过复合空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权力、资本、文化等不同空间生产要素在各自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层面进行着空间实践。然而,如何实现文化、权力与资本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是黄埔村、塱头村、小洲村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影响因素分异

从三大空间来看(图3),11个村文化空间取值范围为0.1398—0.2518;权力空间取值范围为0.0863—0.1981;资本空间取值范围为0.0631—0.1907,文化空间质量趋同性较强,而权力、资本空间质量差异化明显,且三大空间评价结果为文化空间质量>权力空间质量>资本空间质量。这一结果既与城中村的实际情况相符,也反映出了市场化程度以及资本增值作用不足的问题,同时揭示了文化在城中村发展中的核心主导地位。从九大维度来看,文化品牌(WC)、空间秩序(QB)、空间结构(ZB)表现稍弱。对影响城中村空间质量总体水平的具体指标进一步分析,文化空间质量方面,民俗活动丰富度WA2、遗产活化与传承度WB2两个指标评分较低,这表明,在提升城中村文化空间质量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城中村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从而为韧性建设提供突破口;权力空间质量方面,旅游市场营销能力QA3、旅游政策知晓程度QB3两个指标评分较低,这意味着,需要加强旅游市场的营销力度,提高旅游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认知度,以便更好地利用旅游资源,提升城中村的发展活力;资本空间质量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非正规经济依赖程度ZB1、社区旅游产业结构类型ZB3这两个评分较低的指标,这反映出,需要对非正规经济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同时,也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区旅游产业结构,以提高城中村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理论方面,综合考虑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构建了文化—权力—资本的复合空间质量评价框架,并探索其与城中村韧性建设的互动机制。在实践方面,通过评估空间质量类型、复合空间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分异,来验证文旅驱动城中村城市更新的效果,并提出塑造文化、保障权力、整合资本、促进复合的城中村韧性建设具体路径。

(一)结论

1.文化空间、权力空间、资本空间(WQ—QQ—ZQ)组成了复合空间形态,共同决定着城中村空间质量的高低。且三大空间评价结果为文化空间质量>权力空间质量>资本空间质量,这与文化空间的创造性和重要地位相符。

2.文旅型城中村空间质量水平呈现差异性,大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沙湾北村属于高质量品牌示范型,黄埔村、塱头村、小洲村属于中质量专业发展型,其余7个村属于低质量价值提升型,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状,这表明城中村文旅发展模式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

3.从具体指标的表现来看,高质量品牌示范型城中村面临品牌影响力不够、社区凝聚力下降等问题;中质量专业发展型城中村面临旅游市场营销能力欠缺、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较短、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低等问题;低质量价值提升型城中村面临非正规经济的自我封闭严重,文化资源价值、空间区位价值利用不足等问题。

4.在文旅驱动的情境下,文化—权力—资本空间的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复合性,存在“多对多”的复合关系。具体有文化—权力—资本型(沙湾北村)、资本—文化型(黄埔村)、文化—权力型(塱头村)、权力—资本型(小洲村)等复合空间型态。

(二)讨论

文旅+城市更新在特定的空间观、特定的系统观、特定的文化观下,已成为传承地域历史文脉、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文旅驱动城中村更新对于城中村空间价值的挖掘、传统产业的转型、地方文化的保护性再利用、社会的整合认同、城市文化生态的改善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沙湾模式也进一步验证了文旅发展是促进城中村走向主动式城市化道路的有效路径之一。

然而,基于韧性理论、创造性破坏理论、适应性循环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城中村系统自平衡状态被打破后,各空间生产要素还是会出现不适应甚至相互冲突的状况,甚至会在社会层面陷入单一几个模式的路径依赖陷阱中。文化空间层面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地域文化价值依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缺乏文化活化的有效路径,而塑造文化、增加认同、进行品牌建设就成为发展必然;权力空间层面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问题复杂交织,社区自组织文旅发展能力不足、参与不够,故保障权力、促进多方参与、进行协同治理就成为重要的治理方向;资本空间层面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低效锁定、路径依赖严重,因而促进复合、引导布局、进行均衡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总之,考虑到复合空间质量、韧性建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文旅型城中村的关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仍需对评估空间效果、总结优秀经验做法、促进多业态融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三)建议

1.塑造文化,增加认同,进行品牌建设。地域文化是文旅型城中村重要的旅游资源。针对城中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直接相关的建筑、街巷肌理、城中村居民的精神风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传统习俗、节庆活动等,应当通过优化其整体空间风貌和织补特色空间肌理,来提升空间形态的异质性,打造空间形象鲜明的文旅品牌并创新营销模式。例如,通过社区独特的敬老节、祠堂节、亲子节等,培养社区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和游客的联系,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力度。

2.保障权力,多方参与,进行协同治理。城中村文旅发展本质是政府、开发商、居委会、当地居民、租户、商贩、游客、媒体及相关社会组织等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各主体的能动塑造下,要正确发挥权力部门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的分阶段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作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还要发挥旅游企业组织的基础驱动作用,开展多渠道再生性营销与宣传,强化旅游创新能力。当然也要充分调动作为城中村系统主体的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情,推行本地人才就业与创业培育机制,以发挥文旅的就业、惠民作用。

3.整合资本,拓宽渠道,进行专业培育。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和村落不断被吞并,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变也可以看成是资本空间扩张、产业结构空间权利抗争的图式化表现。在深入探析市场本质的过程中,加大旅游资金投入。除了政府部门承担的改造费用之外,更需要扩大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渠道,提倡社会资本力量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等,共同规划相关的公益项目,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文旅发展资金共担长效机制,增设多元化社会资源筹集渠道。

4.促进复合,引导布局,进行均衡发展。以文旅融合引领全域化产业发展,并适度发展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和横向产业,形成现代化、立体化的产业链体系。一方面,协调各方发展要素,充分利用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多元并进的发展模式,加强文化、权力、资本三类空间之间的相互融合,推进系统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利用不同类型资源打造不同功能、不同层级、多元化的空间布局体系,从而起到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作用。

责任编辑 余梦瑶

1Wise N,“The Power of New Urban Tourism: Spaces, Representations and Contestations,”Journal of Urban Affairs,vol.44, no.9,2022,pp.1372-1374.

2Bahers J B,Athanassiadis A,Perrotti D, et al.,“ The Place of Space in Urban Metabolism Research: Towards a Spatial Turn? A Review and Future Agenda,”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vol. 221, no.5, 2022, pp. 104376.

3Kim K M,Uysal M, Singy M J. “How Does Tourism in a Community Impa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ommunity Residents?”Tourism Management,vol.36, no.3, 2013, pp. 527-540.

4保继刚、孟凯、章倩滢:《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地理研究》2015年第8期。

5麻学锋、孙根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旅游学刊》2012年第3期。

6魏超、戈大专、龙花楼等:《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经济地理》2018年第10期。

7吕龙、黄震方、李东晔:《乡村文化记忆资源的“文—旅”协同评价模型与应用——以苏州金庭镇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7期。

8温士贤、,廖健豪、蔡浩辉等:《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广州永庆坊案例》,《地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1期。

9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UK: Blackwell, 1991,p.23.

10Gian C D R, “Real Estate Industry as an Urban Growth Machine: A Review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Ecology of Urban Space Production in Mexico City,”Sustainability, vol.11, no.7, 2019, pp.1980-1986.

11魏敏、魏海湘、黄海玉:《疫情下旅游经济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旅游学刊》2022年第9期。

12杨兴柱、杨周、朱跃:《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地理研究》2020年第10期。

13Rasoolimanesh S M, Ringle C M, Jaafar M, et al., “Urban vs. Rural Destinations: Residents Perception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Management, vol.60,no.6, 2017, pp.147-158.

1罗伯·希尔兹:《空间问题》,谢文娟、张顺生译,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05—122页。

2李南枢、宋宗宇:《复合空间视角下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的困境与出路》,《城市问题》2021年第9期。

3唐夕汐、夏青、田里:《“城市更新+文旅”的城市孤岛空间多维拓扑结构与功能重塑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期。

4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页。

5桂胜、刘婷:《“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村庄精英的权力再造——以H市D村的两次田野调查为例》,《理论月刊》 2020年第3期。

6Miodragović B R,“Production of Space and Discourse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Sociological Review Volume,vol.49, no.3,2015,pp.325-336.

7Tomer D, Avinoam M,Nurit A,“Formalizing Infrastructures, Civic Networks and Production of Space: Bedouin Informal Settlements in Beer-Sheva Metropolis,”Land Use Policy, vol.81, no. 2, 2019, pp. 91-99.

8郭文:《社区型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空间生产与形态转向——基于惠山古镇案例的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1石龙宇、郑巧雅、杨萌等:《城市韧性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评估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22年第14期。

2Ntounis N, Parker C, Skinner H, et al.,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 Resilien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Evidence from England,”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vol.10, no.3, 2021, pp. 1-16.

3谢朝武、赖菲菲、黄锐:《疫情危机下旅游韧性体系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学刊》2022年第9期。

4陈晓红、许晓庆、刘艳军等:《基于三生空间质量的哈长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生态学报》2022年第15期。

5徐冬、黄震方、洪学婷等:《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类型、格局与机理研究——以苏州东山镇为例》,《地理研究》2020年第10期。

6可参见以下文献:Youwei T,Qinglan Q,Xiaolan C,“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formal Communication Space Quality on Innovation in Innovation Districts,” Sustainability,vol.15, no.7,2023,pp. 57-61;吴吉林、周春山、谢文海:《传统村落农户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地理科学》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