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抒情方式(边塞诗歌)

2024-11-07 00:00:00郭永慧

边塞诗歌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抒情方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包括:借景抒情、用典抒情。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是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①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还原诗歌 弓背如彩霞般明亮,宝剑像霜雪一样闪光,在瑟瑟秋风中,我驱马奔驰,西出咸阳。不收复河湟一带的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精析:这是一首出征诗。诗的前两句刻画了青年将士的飒爽英姿:他们身上的弓背如彩霞般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光,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出咸阳,奔向战场,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将士们戎装出征的英武勇敢形象。从雕弓利剑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闪耀的形象中,可以折射出爱国将士们的同仇敌忾、求战心切 。秋风走马出咸阳,侧重于描写将士的飒爽英姿。后两句写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不驱除占我国土的异族敌人,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参考答案: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是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批点唐诗正声》言:“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本诗的“壮健之气”。

还原诗歌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环卫着蓟门城。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精析:“燕台”是指燕昭王所筑的招贤纳士的黄金台,这是多少文人志士向往的一个地方啊!诗人以此起笔,已经暗示了他心中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他以一个“惊”字点出了他游目纵观边塞重镇的独特感受。首先,诗人“惊”的是边塞的鼓角之声,当苍凉悲壮、喧声重叠的鼓角声从军营中阵阵传来时,诗人不禁为这样庄严肃穆的声音所震撼。但仅仅如此,还不足以体现这个“惊”字。三、四两句,诗人写到眼前所见之景,进一步写出了他的“惊”。“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边塞之地本就给人一种荒凉凄冷之感,更何况是下了雪的边塞呢?“万里”一词,极写出这雪下得广、堆积得厚,再加上雪上泛出的寒光,更增添了严冬的冷意。再往高处望去,此时正值严冬初晓,朦胧的曙色之中,山川模糊,只有那高悬的旗帜在猎猎的寒风中飘扬。塞上的苦寒之景,反而显得异常壮伟。看到如此静穆之景,怎能不令诗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呢?诗歌的三、四两句,诗人已经被所看见的场景所震撼了。五、六两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边塞景色。“沙场烽火连胡月”, 一个“连”字,极写沙场上滚滚烽烟遮蔽胡地日月的场景,使读者虽未见此景,却仿佛从作者的描绘中体会到沙场中日积月累下来的血腥和凄清,烽火燃处,三光交织,壮伟异常。随后,诗人又马上望向蓟州的地势,“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稳如磐石,岿然如山。诗人着力勾画了一幅雄伟阔大的山川形胜图。如果说,诗的一、二句是作者“望”的背景,三到六句是“望”中所见,那么七、八句则是作者“望”中的感慨。诗人虽然早年没有像东汉时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见到三边如此险壮,顿时豪气勃发,要学西汉时的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番雄伟的功业。

参考答案: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择“燕台”“笳鼓”“汉将营”“三边”“危旌”“沙场烽火”“胡月”“蓟城”等边塞典型的意象,雄伟壮丽,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②借景抒情。诗歌通过描绘笳鼓喧闹、旌旗高扬、烽火直冲云霄的沙场景象,表现军队严整的军容军纪和边塞战事的激烈,反衬汉将戍边卫国的昂扬的精神面貌(军旅战争场景激烈紧张),表达诗人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用典抒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

从 军 行

明余庆①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②,笳③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④。

【注释】 ①明余庆: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 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 ②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③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 ④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还原诗歌 边关烽火四起,敌情汹汹,我军派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 士兵们摆出威力无穷的“常山阵法”,以风卷残云之势扑向敌阵,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在军纪严明的隋军军营里响起。 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凛冽的寒风中,守卫的士兵彻夜不眠,士兵刀剑上霜花闪闪。我们一定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到时候也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

精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 诗歌注释说“汉武帝时,汉军收复河南地,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朔方城”。 “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这就暗示了诗歌的情感,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参考答案:①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②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河南地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城”。③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