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改变是如何确定的

2024-11-07 00:00:00
读报参考 2024年31期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包括正文和《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及四个附件,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早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2021年,“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有关延迟退休的提法与讨论延续十余年,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

2024年,政策出台,还有15年的改革期要走。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延迟退休这样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其决策的制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龚六堂,分三个方面解释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首先,退休年龄的测算与人口平均寿命有密切关系。根据国家卫健委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为历史最好水平。龚六堂提到,在有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均寿命可达80岁以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另一个重要的b5817ff338f2a83bd345a493e6dda39174d96e72f6e79d4be8d6718a1ff7fcbf变化因素是受教育年限。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受教育年限普遍较短,参加工作的年龄靠前,因此在原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仍能保证相对充足的工作年限。根据202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05年。而在1982年,这项数据只有8年。在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参加工作的时间因接受教育而延后,压缩了劳动年限。

第三个背景是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冲击,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根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21.1%,达到2.97亿,65岁以上人口占15.4%,达2.17亿。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并且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未富先老的特点,国家的养老体系面临极大挑战。

龚六堂提到,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均有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并且实际退休年龄均大于我国原法定退休年龄。“无论是从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环比国际其他各国情况,基于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对退休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根据人口学的界定,60-69岁人群属于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比较稳定,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在60周岁基础上延迟3周岁退休,主要调动的是低龄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有助于开发我们经常提到的老年红利,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变化是如何确定的

自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至今,关于延迟多少岁、以怎样的速度延迟,学界和决策层有多次论证,最终通过三个原则来实现改革——自愿、弹性、渐进式。

在“自愿、弹性”原则的指导下,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从固定的时间点向一个合理区间转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在央视进行政策解读时举例:“按照测算,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2岁,他可以选择向前提前退休,但是不得低于原有的法定退休年龄,即60岁,同时也可以向后选择延迟到65岁退休。如果当退休年龄是63岁的时候,他仍然可以向前提前到60岁退休,同时也可以向后延伸到66岁。”

宋健认为,《决定》中提到的延迟3周岁,通过每4个月延迟1个月,在15年的时间里完成改革,体现了“渐进式”的原则,是一个相对平缓温和的改革速度。“总体上容易被社会各界接受,一些人在《决定》出来后松了一口气,说这个结果比原来预期得要好些。”

多年来,学界经常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男女是否应同龄退休。

195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女职工50周岁退休,男职工60周岁退休,男女之间存在10年差距。此次调整仍然保留了男女退休年龄差距,沿袭过去的惯例。宋健认为,这仍体现了“渐进式”的改革原则,如果一下把女性退休年龄与男性拉平,对于女性而言“这个跨度就太大了”。但改革完成后,男女退休年龄的差距将从10年缩短为8年,呈现男女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发展的大趋势。

宋健解释,1950年代之所以将男女退休年龄进行区分,主要是基于保护女性劳动者的考虑,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医疗条件普遍落后,女性劳动力在50岁左右面临更年期,身体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难以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此外,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担负较重的照料职责。这两个导致男女退休年龄差的因素如今依然存在。

(摘自《南风窗》赵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