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通过就业实现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当前,从需求侧看,中国就业状况呈现就业行业、形态和区域结构“三个分化”。从供给侧看,呈现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制度保障“三个优化”。建议供需双向发力,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稳定扩大就业容量,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稳步提高劳动力供需对接能力,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实现劳动力市场新均衡。
(一)从行业看,技术密集型岗位需求更加旺盛,传统劳动密集型岗位需求略有收缩
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研究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9200万个数字技术相关工作岗位。中国数字经济也保持稳健增长,国家数据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据2023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预测,到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有可能创造3000万个就业机会,当前中国数字人才缺口为2500万-3000万人,且将持续3-5年。2024年5月,人社部公布的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中,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等kSEnwwv5wftW4tz8aMh17A==技术导向类职业工种约占50%。智联招聘《2024年一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显示,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招聘职数同比增加126%,平均月薪高达2.5万元,同比增长12%。猎聘大数据也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职位在2024年一季度招聘中同比增长321.7%。
中国传统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需求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从业人员指数反映行业就业人员数量(含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相较前一个月变化情况,通常将50%视为荣枯线。2019年以来,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除个别月份外,建筑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大多位于荣枯线以下,2023年起呈现稳中有降态势(见图1)。曾在2023年强势复苏、直接就业人员近3000万人、占就业人口4%的餐饮行业,就业岗位供给也开始缩减。据企查查数据,2024年一季度,注销和吊销餐饮企业达45.9万家,同比增长232.6%。
(二)从形态看,网约车等灵活就业市场出现饱和,网络直播等新就业形态催生就业新增长点
曾被视为就业“蓄水池”的网约车等灵活就业边际吸纳能力有所减弱。2023年以来,广州、深圳、济南等超大、特大城市发布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长沙、上海、三亚等地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2024年以来,莆田、商丘等中小城市也开始出现市场饱和。同时,部分地区网约车营收状况不佳。苏州市交通运输指挥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苏州市区网约车单均营收24元,有46.3%的订单营收仅为10-20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网络直播等催生大量新业态,成为就业增长的新力量。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66万家,职业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直播平台就业价值报告(2023)》显示,网络直播催生出30多种新职业,直播电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大量就业机会,在线交易额每增加1亿元,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约1100人。
(三)从区域看,更多人力资本向东部地区集聚,农民工则向中西部地区回流
东部发达地区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人才吸引力持续提升。据人社部数据,2024年一季度,东部地区招聘岗位和招聘人数占全国六成左右。智联招聘《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5%、–6.7%、–4.1%和–2.6%,东部地区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才呈现净流出态势。分城市群看,2019-2023年,长三角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从5%提高至7.8%,珠三角地区从2.8%增至4.3%。人才生力军流动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各区域就业吸引力情况。智联招聘《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显示,2023年“95后”人才向东部地区净流入占比为18%,高于14%的总人口东部净流入比重。其中,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吸引力排名前五,仅深圳、北京、上海三地集聚硕士及以上“95后”人才占比就达到20.6%。
中西部地区人口和产业承载力提高的“拉力”促使农民工持续回流。随着传统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通达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12-2022年间,中部和西部GDP占全国比重分别从21.3%和19.6%提高至22.1%和21.4%,就业人口承载力持续增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回流态势凸显。国家统计局从2016年起将农民工流入地分统计口径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16-2023年,流入东部地区的农民工从15960万人下降至15277万人,降幅达4.3%;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从5746万人和5484万人增至6982万人和6552万人,增幅分别高达21.5%和19.5%(见图2)。国家统计局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在中部、西部就业的农民工同比增加211万人和116万人,增长3.1%和1.8%。而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同比减少170万人,下降1.1%。
(一)从人才培养看,就业生力军学科专业和培养模式更加优化
一是理工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从文理科毕业生和招生结构看,目前研究生阶段理工农医专业与人文社科专业比重约为6∶4,本科生约为5∶5。2012-2022年间,中国逐步加大理工农医专业招生比重,普通本科理工农医专业招生比重从48.98%提高至52%,研究生从59.43%提高至61.92%(见表1)。相较于单一学科背景,用人单位对既懂理又通文、既懂理论又通实践的交叉学科复合型劳动者需求更甚。因此,从2021年起,中国高等教育便开始招收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2022年,招收的交叉学科研究生从26人大幅增至383人,其中,2022年交叉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生占72%,硕士生占28%。
二是培养模式从注重学历转向重视技能。从全球范围看,2024年谷歌、达美航空、埃森哲等企业已删除了很多就业岗位的学历要求,提出从“基于学历招聘”转向“基于技能招聘”。从国内看,技术技能人才求职就业竞争力加强。2024年智联招聘调研显示,有52.2%的毕业生认为“回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相关技能有助于求职就业。事实上,目前中职、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的1300多个专业,为适应就业求职新要求,中国进一步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推出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将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二)从技能培训看,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更加优化
进入数字时代,以往简单机械劳动逐渐被机器人替代,对劳动者创新思维、专业技能的要求更加凸显。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3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销售市场,202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2.5%,是2012年的4倍,其在搬运、焊接、装配等领域应用普遍。据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7年,每10名劳动者中就有6名需要培训。为此,中国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技能领域,对企业职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共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超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年以来,中国持续规范职业技能培训,明确培训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要求,健全就业培训体系。
(三)从制度保障看,人岗匹配政策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更加优化
一是人岗匹配政策逐步适应人口、产业结构新调整。人口结构变化、产业变革等一定程度上加剧就业结构性矛盾,部分行业出现用工缺口。为提高劳动力利用效率,中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以公共服务领域养老护理员为例,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养老护理员缺口达550万人,养老护理员在人社部近年发布的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位居前列。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快速攀升,预计未来10年间老年人口将以年均超2000万人速度激增。为补齐养老护理员缺口,2023年民政部等12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拓宽人才来源,畅通职业发展渠道,完善保障激励措施,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山西、山东等多地也出台补贴、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以鼓励劳动者就职养老护理岗位。
二是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更加符合数字时代新要求。当前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约占就业人数的11%。规模庞大的就业群体面临线上加班、个人信息不合理使用、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网络言论权益维护等新问题,劳动者休息、薪酬、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突破了原有规章制度实施条件,需要新的制度安排。2023年,中国已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多项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制度,优化劳动环境,提高劳动者边际生产率。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需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实现劳动力市场新均衡。
(一)需求端发力,稳定扩大就业岗位
一是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增长潜力。深入研究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企业支持力度。科学评估骑手、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就业形态的就业承载力。强化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评估。支持重点行业企业间共建岗位调剂平台,根据新情况及时加强劳动力供需对接。
二是因地制宜提高区域就业承载力。完善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机制,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扩容和均衡布局。立足地区优势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通过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等方式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健全区域间产业转移合理利益分配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和就业承载能力。
(二)供给端发力,提高供需匹配效能
一是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引导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建设,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意识,更早发现创新型人才并鼓励其深入探索。地方高校可与用人单位共建应用型交叉学科、专业,将企业培养要求纳入课程,鼓励学生采取选修、辅修等方式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技能。探索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进一步扩充相关专业编码制度。引导用人单位注重求职者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而非仅要求专业对口。
二是完善高校弹性专业调整制度。鼓励各地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完善高校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定期发布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发布及跟踪反馈制度,形成定期公布紧缺学科专业名单和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名单机制,定期调整学科专业。
三是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技能培训。适应数字时代对工作技能的新要求,重点对产业工人、农民、新就业形态人员、体制内单位人员等定期开展数字技术应用技能培训活动,丰富和更新技能培训菜单。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从业人员数字化思维能力培养。
四是积极回应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新问题。严格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劳动规则、权益维护等相关政策。支持平台企业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柔性沟通和申诉机制,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引导用人单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