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8日,“国之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此次研讨会,总结研讨十年来美术创作的新气象、新形态、新发展的同时,聚焦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美术创作的相关议题,以求实客观的态度展开严肃认真的研讨。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由徐涟主持,张立辰、陈醉、郭石夫、张晓凌、向云驹、高云、陈孟昕、陈履生、何加林、孔维克、罗江、裔萼、刘明波、徐红梅、于洋、郑艳、黄红涛分别围绕“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十年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美术创作的‘高原’与‘高峰’”等主题展开讨论。下半场由陈明主持,卢禹舜、陈池瑜、王永亮、李晓柱、方向、袁学军、吕晓、陈明哲、沙永汇、王跃奎、张鹏、孙震生、吴端涛、李辉武、王凯、王治、任军伟、陈散吟分别围绕“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和特征”“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美术创作与美术批评”等主题展开讨论。姚大伍、石峰、谢小铨、金新作书面发言。
徐涟(研讨会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不断有新的美术创作涌现。在充分肯定美术创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是否已使现在的知识传播系统和图像传播系统完全发生了变化?这种发展是否会让以图像作为鲜明特征的绘画产生革命性的颠覆?因此,我们既要探讨艺术创作的个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也要探讨视觉艺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美术创作中的同质化、假大空、缺乏真诚。
面对这些问题,美术批评和美术评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希望通过不断探讨,达成理论层面的共识,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话语体系。
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此次展览无论从规模、题材、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展现了当今美术创作的实力。和西画不同,中国绘画有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形态,它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是极强的。在我看来,21世纪中国画应该反对一切对于中国画的不良改造,这是现今中国画发展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现在中国画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国画要走向更高峰,要走向质的超越。将我们的文化资源激活以后,文人画要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绘画之中,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中国绘画的前途是无限量的。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们不能以西画的造型观念、艺术观念来代替中国画的意象观念,更不能将它的基本训练方式用素描来代替,素描代替的结果是拿毛笔画素描。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在今天看来,近百年来中国画发展的最大成果可归结为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此次展览为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提炼进行创作,这些凝聚时代精神的作品在今天仍常看常新。第二,在中国画的改造之路中,近百年的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吸收了异域艺术合理的成分。第三,今天中国画面临的挑战远不是写意与否,而是元宇宙、AI等科技发展必然带来的改变,面对时代变革,艺术创作者应从理论和实践上着手准备,甚至进行一些先期的实践。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跟上时代形势,配合国家政策,搞好文艺工作,用自己的真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郭石夫(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承载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意义,更是对国家美术建设责任、担当与使命的深刻体现。展览汇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艺术高峰之作,尽管今日展出的并非所有艺术家的巅峰之作,但它依然是一次全面的总结,展现了我国70多年来的美术建设历程、美术教育成就以及丰硕的美术成果。中国国家画院在美术建设领域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对于全国画院及其画家而言,他们承载着历史的使命,被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我衷心希望中国国家画院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与发展,为全国画院系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此次展览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新中国美术的价值和现代性转型。中国艺术史家和理论家在评价20世纪中国美术时用的两个标准,一个文人画标准,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或者形式主义的标准。新中国美术是反文人画的,恰恰是抵抗西方形式主义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形态、性质、价值指向是由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所决定的。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认识的话,我们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不可能作出正确评价,这是立足现代性的问题。所谓的现代转型就是转向人民性,转向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体系。人民性即现代性,人民艺术即中国的现代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美术有四个现代化特征:政治化、大众化、民主化、科学化。新中国美术独特的道路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总而言之,我相信新中国美术的巨大成就一定会成为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分,一定会载入人类现代文明史册。
向云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此次展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的微型展示,它展示了中国美术的精神面貌。未来我们需要用美术作品展示或传播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价值。今后,艺术发展或文艺创作应继续面向人民需求、人类文明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史诗以及全球文明互鉴的倡议。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用中国文艺重述和重塑中华文明形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创造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文艺新史诗,并以艺术的文明之美推进人类文明的美美与共。
高云(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作为艺术家,我们应以艺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好作品应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品质。我的愿望是,让中国画为更多年轻人喜爱,并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国际间审美绕不开的选项。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尊重人、表现人、服务人,不仅要随艺术家自己的本性、本心、本情,更要随人民大众的情感、审美、抒情和表达的需要。只有表现人情、人心、人性、人本的作品,才能与大众产生共鸣,从而发挥艺术“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作用。
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此次展览展示了75年来对中国美术产生重要影响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展览不仅体现了策划者的用心,也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以精品引领的品格。展览中的作品风格多样、探索多元,呈现出中国美术各个领域不同的艺术语言和风格面貌。在当代中国画部分,作品凸显了人民性和正大的气象,突出生活、反映时代,形式多元,语言创新性较强。此外,展览还引发了关于主体性创作与主体性展览的人民性如何表达呈现、当下与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以及艺术个性弱化和缺失等问题的思考。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美术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美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此次“国之颂”展览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画关联的丰富收藏,参展作品有正大气象,尺幅大小不一,有立轴、横卷等,风格多样,显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令人眼前一亮,让更多人了解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与成果。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秀展览,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中国画的真正面貌。中国国家画院也应该承担起发展当代中国美术的重任,以专业的精神和水平导引美术发展的方向,让中国美术走向更加繁荣和专业的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美术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对中国画等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此次研讨会我拿出两个学术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是主题与母题的问题:根据画展要求的主题创作往往“他”的考虑会过多,一切皆为“他”需而创作,这就是主题创作的特点。而母题创作则是一种“己”需,是艺术家一生的思想表达。但是,许多艺术家只会画主题创作,一生都不知道母题是什么。二是物象造型与笔墨造型的问题:物象造型是指以客观物理的物象为表现目的,以造型是否准确为标准。这种造型适合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但很难表现个性,由于是笔墨为物象服务,所以,笔墨的自由度不够。作为艺术家如何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笔墨造型是很重要的关捩。而现在许多艺术家只会状物,有些甚至是拿毛笔画素描、画照片,一旦离开这些客观物像便什么也不会画了。
孔维克(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策划的此次“国之颂”大展,全面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老中青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美术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富有创意、令人回味的展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存在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两个“讲话”都强调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对艺术家提出了要求,对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标准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针对各自时代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指导思想和要求。目前文艺界、美术界出现不少的乱象,文艺批评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建立一个以中国文化价值为中心的当代文艺评价体系,引领提升国人了解并欣赏传统中国美术,引领青年艺术家具备全球眼光、站在中国立场来走自己的艺术之路,要站在中国文化、中国审美角度解释中西美术现象。
罗江(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此次研讨会我们共同探讨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及“高原”与“高峰”等问题。观看中国国家画院的“国之颂”展览后,我深感美术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国家发展的象征。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写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等形式,为新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南美术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质,云南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美术与现代美学的融合。在中国国家画院的支持下,我们创作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展现了边疆地区的文化传承深度。此外,我还带领艺术家来京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收获颇丰。两个展览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美术创作的魅力与价值。
裔萼(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在欣赏这场展览的同时,我深入思考了三大关系。首先,人民性与时代性紧密相连。要体现创作的人民性,艺术家们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人民的生活与梦想。同时,作品还需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风貌、传递时代精神。其次,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时代精神是文化时代性内容中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而民族精神则是文化民族性内容中表现民族生命力的内容。写意精神的核心不仅在于意象造型,更在于对意境和人品的注重,这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再者,个性与时代性相得益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艺术规律,这是激发艺术家创造力的关键。最后,针对当前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跟风、雷同、评选机制下的投机现象等,我们必须摒弃和批判,坚守艺术创作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及图像的传播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对年轻一代艺术家在创作中体现“人民性”的艺术形态产生了影响。对此,国家级艺术机构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年轻人深入生活,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从经典作品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年轻一代的艺术创作既能够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又能传承和发扬“人民性”的艺术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总之,面对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创新的精神去推动艺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徐红梅(《人民日报》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编):此次展览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美术机构和主流媒体“双向奔赴”,新时代跨界融合加速,媒体深度参与创作的组织和展览的策划。第二个感受是,美术机构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既是新时代美术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美术史和新闻史上的一个有趣视角,为我们重新认识美术的社会功能,推动美术传播,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和学术线索。第三个感受是,传媒和艺术天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可以互促共荣。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方式更加多元,不仅在报纸和新媒体上,传统图文并茂的静态搭配,已经发展为动静结合的动态演绎。可以说,传媒和艺术的跨界融合,已经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融出了新形式。“国之颂”展览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国之颂”展览以大气磅礴的题目,诠释了如何以美术作品展现家国发展的心路历程。这里的“国”既是“国风”,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底蕴,通过笔墨传统和丹青体系,对中国工笔画、写意画及色彩研究进行建构的过程,展现了国风的延续、整理与呈现;同时又是“国运”,通过作品展示百年中国社会的奋斗、抗争与崛起,也反映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颂”作为《诗经》六义之一,不仅是文体,也是风格、画风,体现了端正、大气、清正、宏阔的特点。此次展览不仅是一个通史性、专题性的展览,更通过名家作品,透射出一个维度与侧面,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在创作研究方面的深入思考。
郑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次展览基本理清并呈现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文脉,展现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几个层面。第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成名,之后继续发挥作用的重要艺术家,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衣钵,如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引领的中西结合“改良中国画”派,他们的创作体现了“西画东渐”,有意识地引入西画技法改良中国画的新风;第二个层面是近代美术院校的出现,特别是延安鲁艺及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的美术家,他们的创作体现了新中国“艺术为人民”的特点;第三个层面是改革开放以后到新时代,中国的美术创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爆发期,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作品数量都空前增长。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系统、全面地回顾和总结新中国美术发展的特点,思考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方向。
黄红涛(天津美术学院讲师):艺术创作深受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认知状态的影响。艺术创作应如何面对观众、如何表现人民和自我?我意识到,作为人民的一员,我的作品首先应该面对的是自己,要能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人民。如果我将自己视为人民的一部分,那么我的艺术创作首先应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只有当我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在作品中真诚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因此,我认为艺术创作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和思考的结晶。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用艺术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加真实、深刻地触动人心,也才能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