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位读者问道:
“想进步的人很多,能进步的人很少,可能很多人总是靠意念生活,得过且过碌碌无为,愿自己可以为了自己和爱的人,脱离舒适的圈子。连叔,你觉得人应该脱离现有的舒适区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着眼于扩大舒适区。
不少人听惯了“脱离”舒适区,又接着问,扩大舒适区到底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不同?
我原来也习惯说脱离舒适区,并不觉得它有什么问题。在观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时,我发现,主人公亚历克斯·霍诺德的说法更精准,更合理,更符合真实情况。他说,他要用练习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扩大”两个字,马上在我脑子里高光起来,有这句话,有这两个字,这部电影就值了。顺便说一声,我们在看一本书,欣赏一部作品时,要更在意从其中得到的收获,能启发自己,汲取营养,不要把重点放在挑刺上。你的心态是前者,那就“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后者,那就成天气鼓鼓的,恨不得当全天下人的老师。别人不想当你的学生,你就更生气,最后只好诅咒世界,愚昧啊,平庸啊,堕落啊,一通乱骂。何必呢,这样的生活多没有意思。我们的求知不是让自己的脾气变坏,心眼变小。
扩大舒适区,“扩大”二字好在哪里?
脱离舒适区,把舒适与不舒适截然分开,黑白对立,似乎为了进步,我们得把自己一下抛到不舒适区,像从地球到了火星。这是语言不够准确带来的理解混乱。
人性是追求舒适的,一味强调脱离舒适,人就会觉得格外辛苦。似乎为了进步,永远不能舒适。这样的话,进步又有什么意思?人总是要死的,终身学习的人就是终身不舒适?这经不起推敲。
而扩大舒适区,是将舒适与不舒适作为整体看待,不舒适是从舒适中探出的触角,新生的根须。在新领域、新养分的滋养下,舒适的体量增加了,像一棵树慢慢长大了。扩大将生长的状态表述出来了。
亚历克斯·霍诺德是从他舒适的攀登区域向不舒适的攀登区域延伸,是将不舒适的新动作变成舒适的技能。他没有一秒变成全新的人,一换装就成了蜘蛛侠。每个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都是如此。你第一次挑战跑一万米,你之前跑惯的五千米,是舒适的,真到超出你原有跑量时,你的肌肉与意志才进入不舒适,但多跑几次,后五千米就会成为你的新舒适区。我们学习不舒适的外语,但不意味着放弃舒适的母语。我们早起辛苦,但更要保证睡眠的质量。
进化是慢慢、一点点地发生的,时间够长,就进化出了新物种。突然的剧变,一下变成全新的不舒适,恐龙都灭绝了。这就是“扩大舒适区”的意思,只待在舒适区里,是不可能进化的。尤其是现在热量获取的成本极低,只想着舒适地活着的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变得非常蠢,失去了学习能力。而只追求不舒适的另一个极端,又会把人变成不顾后果的赌博者,不尊重专业,不在意积累,似乎只要求新求变就能成功,只想着重新洗牌。亚历克斯·霍诺德若这么做,早摔下来了。
要舒适,这舒适要像种子,能从两片胚叶开始进入不舒适,这样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又结出满树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