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收集了100多个与风有关的词

2024-11-06 00:00:00萧奉
意林 2024年17期

“阿勒泰”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金山”,因阿尔泰山的金矿而得名。从阿尔泰山南坡到准噶尔盆地北侧,依次有雪山、森林、草原、草甸、湖泊、河流、戈壁等,天然适合游猎、畜牧,从汉代开始就有塞种、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以此为家。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在阿勒泰的角落里,还保存着游牧文化的完整段落。

每一年,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人在春牧场接生羊羔,然后抱着刚刚出生的羊羔,赶着羊群、牛群、马群、骆驼和牧羊犬,追逐雪线北上,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天,他们在大雪的驱赶下拔营转场,到秋牧场催秋膘、给牧畜配种;最后,抵达冬牧场过冬,让怀孕的动物们躲过一年最严酷的风雪。如此往复,每年至少迁徙4次,路途少则数百公里,多则上千公里。

这样的阿勒泰,对现代人来说,足够遥远,足够遗世独立。曾有人问定居阿勒泰的作家李娟,为何留在一个小地方而不向往远方,李娟说:“我已经生活在远bYS7M+sh8Bwhze13EHOHqQ==方,为什么还要向往?哪有地方比阿勒泰更远?”

每个人到了阿勒泰都会深吸一口气。因为这里的空气似乎更清冽。中国东部的春天吹的是东边太平洋的风,所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西南部,印度洋的风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南麓湿热,北坡闷热,形成一个个干热河谷;而阿勒泰的春天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来自大西洋的风沿着额尔齐斯河河谷进入阿勒泰,又因遇到阿尔泰山而折返,带来充沛的降水。来自北冰洋的冷湿气流则越过阿尔泰山,给阿勒泰带来漫长的冬季,以及中国最低的雪线。

任何人站在阿勒泰之中,都会对风有新的理解——河流的波光、草木的舒展、羊毛的生长、阳光的层次、雨水的密度,都有了风的形状和方向。

风是阿勒泰的灵魂要素。有生态人类学学者在阿勒泰哈萨克牧民的语言中搜集了100多个与“风”有关的词语,其中许多对风的方向、速度、温度、湿度的表达,是无法用汉语准确翻译的。这些对风的聆听和记录如果终将失传,阿勒泰的一部分或许也将随之而去。

疾风不息,阿勒泰的节奏却很缓慢。冬季长达半年,有足够的时间给人们烤火、铲雪、看书、喝酒,或者什么也不干,等待春天的第一场雨落下来,积雪解冻,河流涨满。到了短暂的春天和夏季,人们的节奏也随白日变得悠长。6月的阿勒泰,北京时间22时以后,依然可以看到太阳慢慢滑落到远方的额尔齐斯河处。当牧民们开始往高山牧场迁徙时,他们移动的速度,始终与牛羊的步伐保持一致。

阿勒泰是原乡,但不是终点。李娟告诉我们,阿勒泰是一个原点,置身于这里的旷野,不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出发。

到过阿勒泰的人、听过阿勒泰的人,内心角落里或许都会有一个“阿勒泰”——不经意间,吹起来自大西洋与北冰洋的风,而沿着季风吹拂的方向,便是生生不息的四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