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菜根谭》里有句话:“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读之,有植物清凉。从中,可窥见古代文人雅士所向往的生活,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地。
人在俗世,难以安静。遇到的人,碰到的事,会让情感起伏,就像一条河,有船驶过,犁出一道水痕。
静里乾坤,是一个人心地悠远地活着。踏实做事,心无旁骛,做自己的安静事。
我的外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一门手艺,做得一手好皮箱子。外祖父做皮箱时不受外界打扰,哪怕有人在旁边说话、走动,他仍是神情专注,一门心思做他的皮箱子。
春天的一场花事之后是安静,此时万物生长,树上始见小青果,寂静之中积蓄生长的力量。
满城蝉鸣,从另一个角度,感受的不是聒噪,而是宁静。夏日午后,困倦小睡,这时候蝉鸣更衬托出一种高远,是节气里的仪式,岁月静好里的抒情。
云中有世界,静里有乾坤的人,他们低调,或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从不参加文学聚会和诗歌朗诵会,她回避正式场合,却很乐意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着鲱鱼,喝着伏特加,谈论着一些日常话题。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只接受过一两次采访。平时,除了钓鱼和收集旧明信片,就是写诗,不慌不忙地写,一年也就写十来首,“几乎每首都是精品”。
静里乾坤,那些安静清爽的天地足够一个人背着手,踱步一辈子。
静境需要诗意,就像《菜根谭》所说,竹篱、犬吠、鸡鸣,书窗、蝉鸣、鸦啼,这些熟稔的意象,让人想起一些美好。安静的人,会听到花落声、虫叫声、流水声、脚步声……听到自然万物的声响。
静里乾坤,在人生岑寂处,看见阔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