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即探究,写作即发现。探究性写作,就是通过信息质询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形式,旨在探索、理解和反思特定主题的不同视角,并彻底和系统地思考一个主题。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循证论证形式,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探究性写作强调问题意识,写作模式视循证为关键要件。探究性写作及其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需要构建广泛的探究文化圈。
关键词:探究性写作;问题意识;循证;批判性思维;探究文化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中小学统编语文教科书使用研究”(编号:20BMZ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探究性写作的概念及其目标指向:批判性思维培养
不管什么类型的写作,本质上,写作即探究,写作即发现
[1],
写作即通过语言发现世界的过程。探究性写作,就是通过信息质询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写作形式,旨在探索、理解和反思特定主题的不同视角
[2],并彻底和系统地思考一个主题。
[3]
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循证论证形式,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具体的写作过程是:捕捉问题,占有、筛选、分析资料(用件),确立研究的主题;然后考虑写作形式、报告的框架,起草并动手修改。
[4]
因此,探究性写作是一种发现式学习法,主要是通过质疑、提问或介入情境探究而非直接向学生陈述事实进行学习的方法。它让学生参与观察,提出问题,检查来源,收集、分析、解释和综合数据,得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通过讨论和反思传达调查结果,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实际情况,并跟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5]
在探究性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识别和研究问题,促进了学习过程。
探究性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参与探究性写作,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遵循发现,产生想法,发现和澄清写作主题,从各种来源搜索该主题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解释、判断、评价与推理,从中获得发现或概念,然后将其理解阐述出来。当学生通过这一独特的写作过程来处理这些写作任务时,他们就会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释、推理、预测、评价、判断、阐释等)。[6]探究性写作填补了现有写作方式的空白。通常意义上的写作,仍然指向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习惯于描述,提供好、坏例文,鼓励社会认可的修辞风格,把写作的“成功”倾向于变幻莫测的机会、天赋和灵感。在课堂上,“写作”似乎是一套规则和模式,用于正确安排已有的想法,受众往往被忽视,缺乏实际应用。相比之下,写作应该是一个思维问题,而不是一个安排问题。探究性写作是一种高度目标导向的智力表现,既是一种策略行动,也是一个思维问题。
[7]
探究性写作及其教学,强调发现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收集、分析、综合和评估信息。
二、 探究性写作的理论基础及其核心:问题意识
(一) “探究”的学理追寻:质疑
探究性写作,其核心就是要理解探究的本质。哲学家、心理学家和修辞学家对探究及其过程有着自己的解释,在他们看来,“探究的核心,就是找到那些即使是最平凡的话题也会使之变得生动起来的问题”
[8]。
哲学家以为,探究即质疑,旨在从中发现洞察力;而探究过程就是把握数据,寻找意义点,从而对旧现象达成新理解。而心理学家以为,探究源于“认知失调”,寻找问题差距的原因,最终恢复平衡。修辞学家以为,探究始于问题意识,依据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探索,催生更多洞察,然后进行验证,即收集和检查数据、评估证据,批评他们的初步判断。
基于探究的教育理论认为,学习始于质疑行为。探究性写作,从问题开始。问题既是探究过程的驱动力,也是作文的焦点。[9]探究(Inquiry)而非研究(Research),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0],是对现象进行任何系统研究的解释框架
[11],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珍视的一种研究实践、思维习惯和教学价值。[12]
(二) “以写促学”: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反思质疑精神
从客观主义认识论来看,假设知识独立于知识者而存在,教学就是将这些知识从教师或学习材料那里传递给学生。因此,学习被认为是对知识的接受和储存。但建构主义认识论则强调反思质疑精神,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而非信息传递。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意义是:(1) 先前的知识和信念指导了学习者对新信息的感知和解释;(2) 个人的经历赋予事物不同的含义;(3) 学习本质上是情境性和语境性的;(4) 评价程序注重真实评估或绩效评估;(5) 课程内容应有总体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和终身学习技能。
因此,探究性写作,本质上就是“以写促学”,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具体实践方式。黎锦熙先生就持有“以写促学”的观点,即“写作重于讲读”。在他看来,作文真有进步,必须与阅读材料结合起来,让写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13]
同样,国外的“以写促学”,就是将写作视为一种学习模式。大量的实验证明,学习行为和写作行为之间有着强对应关系
[14]。
三、 探究性写作的模式及其关键要件“循证”
所谓的考据学,做的就是正本溯源的工作,即要有理有据地落实知识点的准确性。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倡导者,在他看来,证据材料及其处理方法是文献学的关键。[15]在国外,证据(evidence)、数据(data)和信息(information),三者有着严格的区分。只有在支持主张的过程中,数据才能成为证据;只有被公认为正确的事实信息,且与主张相关时,信息才成为证据
[16]
;基于证据的主张,是论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探究性写作来说,循证是其关键要件。
(一) 探究性写作的四种探究模式的水平差异
探究式教学,因探究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处理材料的不同而分为四种层级
[17]:
确定性探究:学生要在探究活动中依据教师指示证明一个概念、理论或原则,并预知活动的结果。该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会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解释如何研究,并提供学习机会,甚至确定所有的研究步骤,连活动本身也是由教师发起而非讨论激发。该活动类似于观摩活动。因而,该活动被确立为0级。
结构化探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解释研究方法,确定研究的活动、材料和设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分析材料中获得事先并不知道的结果,如概念、理论、原则、变量,然后进行归纳。该活动被确立为1级。
引导式探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从开展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探究过程的结果。教师会问很多问题,但不会给出确切答案。教师确保研究不偏离目的,预防学生没有在研究中得到答案时感到的失望情绪。该活动被确立为2级。
开放式探究:学生确定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依据调查活动获得的证据得出结果。学生还可以从事探究实验,并从这些探究中获得各种需要掌握的技能。开放式探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现有技能,如沟通技能、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技能、操作技能以及开展研究的技巧。该活动被确立为3级。
探究性写作教学,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而,教师要扮演三种角色,即作为激励者的教师、作为资源的教师(提供便利和澄清),以及作为回馈提供者的教师。来自Byker等人
[18]
与Ahmad等人
[19]
的研究发现,与引导式、结构化和开放式探究相比,学习者更喜欢确定性探究,且表现得更好,因为教师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条件,并允许学生自主学习。
但许多研究也证明[20],开放式探究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其写作能力,且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在探究性写作中,教师一般可为写作任务搭建四个明显的支架,即就如何组织写作提供引导、暗示、线索、见解。而写作一般要关注四个方面:开篇,关键的语言信息,连接词以及句子修饰语,而修饰语遵循特定内容领域的特定写作风格。总体而言,支架往往会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使学生能够组织和构建书面文本。
[21]
(二) 探究性写作的过程模式的关键
探究性写作又被称为“未完成的写作”或“预写”,是一项准备活动,或称“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发现阶段”,即收集有关主题和非主题材料,记录探索过程的结果。[22]探究性写作最终成文,需要实施包括“参与”“探索”“解释”“扩展”,以及“评估和反思”的过程。而“评估和反思”,则被视为以下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实施的综合要素。换句话说,学生在这四个步骤中的每一步都评估自己的表现和学习方式,并向教师和家长反映。
“参与”阶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分享他们以前的经验。这一启动阶段包括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或探究学生的先前概念。教师一般会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其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勇气,揭示学生对其写作问题的了解或想法。
在“探索”阶段,学生思考其所拥有的信息和所需信息,积极从不同来源中寻找与其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他们操纵材料进行访谈和观察;收集证据,并与同伴讨论。教师用观察、提问和引导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学生思考信息的相关性,并对其评估,选择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
在“解释”阶段,学生有机会写出他们的理解或行为。他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他们在探索中发现的概念。在写作中,学生解释和分析数据,提供证据,交流想法,并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学生组织收集到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受众编写书面文本。他们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选择、组合和综合,全面撰写草稿;再进行比较、对比、组织和排序,在想法之间建立联系,并从他们的发现中得出推论。最后修改和编辑,以获得统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教师就其文本的优缺点提供反馈,介绍相关概念、原则和理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然后,通过整合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反馈,学生完成他们最后的书面文章。
在扩展阶段,学生有机会详细阐述他们的思考,将学习转移到学校环境以外的真实世界中。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建立他们的概念理解,并发展更持久的心理表征。扩展阶段的评估是总结性和形成性的,因为学生需要评估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同时他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学术写作,并解决在将新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时发现的弱点。因此,在扩展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作出合理的学术文本。
四、 探究性写作的条件:需要构建广泛的探究文化圈
在国外,探究性写作被公认为效果极好的写作类型
[23],但同时也被认为是设计难度大、问题多的写作类型
[24]。因而,构建探究文化圈,是探究性写作及其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所谓的文化圈,就是以支持探究性写作及其教学为主的专业学习社区,为语文教师服务,为青少年与家长提供写作教学项目,改善学校的写作教学。
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曾大规模推广或介绍的几乎所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试验的共同特点是:采用鼓励学生通过列学习提纲、做笔记、发现问题、自我答疑或讨论等浸入文本的自学方式学习。其中,以魏书生的教学为例:一是“自学总体的语文书”,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全套语文教材,画出语文知识的结构图;二是“自学一本语文书”,学生通览教材,并写出《第×册语文教材分析》的文章;三是“自学一类文章”,引导学生将相同体裁的文章集中读,比较阅读,发现其异同点,找出规律性;四是“自学一篇课文”。
[25]
这几乎是在从事着难度很大的“探究性写作”,又在进行着更严格、更深刻的科学方法训练与人文熏陶。同时,这样的训练确实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对工作的细致和热诚。可以说,这种“探究性写作”,是永远没有答案和结论的,是可以不停地做下去的,构建了一个以探究问题为核心的宽广的文化圈。
英国的教学特别注意构建这样的文化环境。麦克米伦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Inside Out这本教材的第13单元以“家”为主题单元,该单元始于“问题”,赋予循证论证,以文化探究、意义建构为旨趣。
[26]
美国的国家写作项目(The national writing project,简称NWP)的核心,就是学习社区概念。学习社区概念最初出自杜威和维果茨基的著作。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类似的教育观点,即学习社区是一个共同解决问题的民主过程。杜威教育观的核心概念是,应该更加重视智力的拓展和问题解决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强调对课程的记忆。同样,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理论试图将意识定义为社会化的最终产物,以为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杜威和维果茨基均认为,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个人在学习中合作越多,就越能从相互存在和参与中受益。在社会环境中,教师是引导者和调解人,指导和鼓励学生达到自己的理解水平;他们在课堂内外的社交互动会增加他们的知识基础。
詹姆斯·格雷借鉴了杜威、维果茨基和班杜拉的早期工作,于1974年与旧金山湾区学校的教师一起建立了国家写作项目(NWP)。格雷相信,富有灵感和见多识广的教师是教授教师写作的最佳人选。他为教师和学校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服务联盟,这些教师和学校希望:(1) 改善年轻人的写作教学;(2) 将写作作为整个课程的学习工具;(3) 创建一个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写作教师组成的社区,他们将向其他人传授写作教学。NWP的核心信念是,写作可以而且应该在每个年级教授,而不是分配。NWP也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即写作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工艺,写作的过程不是一个谜。相反,通过面向过程的方法,写作由递归的、离散的任务组成,包括计划、起草、修订、编辑和出版。
探究性写作教学的探索,以一句流行的话结尾:“我们应该教学生如何思考,而非教他们思考什么。”
参考文献:
[1][8] M. Janice, Lauer. Writing as Inquiry: Some Questions for Teachers[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2(1):89-93.
[2] J. Lee, Son, et al. Exploratory Writing in Student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2016(1):9-15.
[3] Lumpkin, A. Achen, M.Rebecca, et 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ctive learning[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15(1):121-133.
[4] 朱建军.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标准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36.
[5] Wale, B. Dale, et al. Using inquiry-based writing instruc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academic writing skills[J]. 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21(1):1-16.
[6][21] Subramaniam.Integrating writing frames into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J]. Science Educator, 2010(2):31-34.
[7] S. Linda.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and the Writing Process[J]. College English, 1977(4): 449-461.
[9] Olivas, et al. Cupping the spark in our hands: devel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in inquiry-based writing[J]. Young Scholars in Writing, 2010(7):6-18.
[10]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
[11] Janet Emig. Inquiry Paradigms and Writing[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2(1):64-75.
[12] Godbee. Why inquiry matters: An argument and model for inquiry-based writing courses[J]. The Wisconsin English Journal, 2016(2):7-21.
[13] 朱建军.世纪之争:重读,还是重写?——叶圣陶和黎锦熙写作观之冲突与融合[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2):7-8.
[14] J. Anne. Writing to Learn: Writ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J]. College English, 1981(4):379-387.
[15]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
[16] Y Shi. Enhancing evidence-based argumentation in a Mainland China middle school[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9(11):10.
[17] Awg Kasmurie Awg Kitot, Abdul Razak Ahmad, Ahmad Ali Sema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quiry Teaching in Enhanc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7):264-273.
[18] C. Byker, G. Harden, Heafner, et al. Hoping to teach someday? Inquire within: examin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with first-semester undergrads[J]. Journal of Inquiry & Action in Education, 2017(2):54-80.
[19] Ahmad. Level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on writing skill in English languag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 study in Makassar Indonesia[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14(2):62-66.
[20] Lisa Martin-Hamsen. Defining Inquiry: Exploring the many types of inquiry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J]. The Science Teacher, 2002(2):34-37.
[22] D. Rohman. Pre-Writing the Stage of Discovery in the Writing Process[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65(2):106-112.
[23] George Hillocks.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Writing[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7(5):71-82.
[24] 约翰·宾.研究性学习[M]. 张仁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0-72.
[25] 刘复兴,刘月芳.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236-238.
[26]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第6卷)[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5-25.
(朱建军,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