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扁担 木扁担

2024-11-05 00:00:00王英
天津文学 2024年11期

8月9日,四川省仪陇县朱德纪念馆似一本大书被一页页翻开,每一页都镌刻着英雄的足迹,让我肃然起敬。

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敌后抗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每一页都是红色历史的重大事件,朱德同志亲切而坚毅的形象浮现其中,变得愈加高大、丰富、立体起来。

返程的中巴车上,窗外细雨霏霏,记忆之花悄然绽放。小学课堂上,老师讲述《朱德的扁担》的场景,仿若昨天。

记得那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年轻的女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完课文,提了几个问题:“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书写‘朱德的扁担’?”“大家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朱德用扁担干啥?”“红军为什么要到井冈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挑粮的路况是平坦还是崎岖?”

扁担也是一个隐喻,象征革命前辈们不畏艰险,挑起了让贫苦大众脱离苦海的重任。

扁担于我并不陌生,朱德同志用的是竹扁担,因南方盛产竹子。而北方,扁担多用柳木、桑木、榆木做成,一来随处可见,二来木质弹性和韧性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父亲常说:“乡下人只要有根扁担,只要有力气,只要能吃苦,日子就可以过下去。”当时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几条扁担戳在门洞里,扁担的数量与人口成正比。我家六口人,最多的时候有过六副扁担。

乡下的孩子从小就会挑担,我13岁便去村外的砖井挑水。15岁那年暑假,吃完早饭,母亲装了两袋子玉米面,放进竹筐里说:“这40斤棒子面,你送到姥姥家。”姥姥家人口多,村里收成不好,经常断粮。母亲叮嘱我:“路上累了,就在路边歇歇,吃点儿东西喝点儿水。”说罢把一个加了红糖的玉米饼子塞进竹筐,接着又把一个灌满水的军用水壶挂在了我的脖子上。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是当兵的大姑父探亲送给我家的。

姥姥家距我们家大约20里路,我挑着沉甸甸的竹筐,沿着中亭河的土路西行。村路蜿蜒,郁郁葱葱的树木上偶尔传来一阵阵鸟鸣。起初步伐轻快,不料刚走了两里路,担子就变得沉重起来。我把扁担换到另一个肩膀上,继续前行,阳光一刻刻变热,汗水犹如山泉一样从脸上淌下来。

挑担走长路,绝对是一场耐力和韧性的比拼。又走了两里路,不由腰酸腿疼起来,真想歇歇。喝了一口水后,我设定了一个目标,再走500步,就在大柳树下歇会儿。于是默默数着步子,500步后,我咬咬牙,给自己鼓劲儿:再走500步再歇。在不断设定新目标的过程中,我一次也没有休息,一直走到了姥姥家。这时,军用水壶里的水也一滴不剩了。

一个半大小子,挑着40斤的担子,一口气走了20里路,父母听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我始终感谢那次挑战,因为漫漫人生路上,多少次我都是这样咬着牙坚持下来的。

扁担,一头挑的是岁月,一头挑的是憧憬。时光荏苒,当扁担成为房门后、墙角边、犄角旮旯里没有存在感的事物时,我却还在心里珍藏着。岁月蹉跎,我觉得肩上的担子该卸下来了,可是又不能卸下来,无论是军人的使命,还是男人的责任,或是事业的召唤……

每个人肩上都有根看不见的扁担,大小不一,分量不同。朱德同志的竹扁担挑起的是创建新中国的重任,巍巍乎如山。我肩上的木扁担微不足道,但承载着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每一次挑起,都是对生活的一次承诺,对未来的一份期许。

扁担等同于生命,我想,正是因为挑起了担子,生命才不会如此之轻,而是沉甸甸的,两头儿的筐里,装满了执著和热爱。

王英,1958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悠远的云》《梨花雨》《雅风集》《江山行迹》《田野里的墓碑》等。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晚报》《鸭绿江》《散文选刊》等。

责任编辑:王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