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的“人间四月天”建筑师林徽因

2024-11-04 00:00:00闫君
中国美术报 2024年33期

1927至1937年,近代中国的建筑学理论探索进入发展的兴盛时期,出现了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是推动这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力量。他们或投身学术研究,或参与古建保护,或主办建筑教育,或投身城乡建设,为中国建筑的保护与现代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璀璨的历史星河里,林徽因毫无疑问是其中耀眼的星辰。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祖籍福州,生于杭州。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及书法家,对林徽因的建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6年林徽因随父迁往北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建筑,激发了她对建筑事业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古建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1920年,林长民带着年仅16岁的林徽因踏上了旅欧之途,并参观了众多欧洲的经典建筑。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赴美留学,起初二人共同选定的专业方向是建筑学,但由于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不接受女子进入建筑专业的规定,林徽因只能就读于美术系,并利用课余时间修完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还因为优异表现,兼任“建筑设计课兼任助教”。1927年,林徽因被授予了美术学位。1928年,林徽因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8月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学成归国后,林徽因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建筑事业。从1930年到1945年的15年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以及营造学社的考察队从华北地区辐射开去,走过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了2738处古代建筑遗存和石窟造像,共同撰写了多部关于中国古建筑的著作,如《清式营造则例》等。很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为全国以及国际所认识,从此加以保护,如河北赵州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而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的发现,彻底打破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无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唐代是中国木构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那些以木取材、木构撑天的极具东方神韵的建筑曾遍布全国,但正由于其所用材料的不耐久性以及历史原因,在历尽沧桑后所存无几。当时,日本学者已经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调查,宣称中国已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若想领略唐式木构的风采,只有去日本。日本近代建筑史学博士伊东忠太在1936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中提出:“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言下之意,中国人不具备研究自己的艺术和历史的能力。彼时刚刚加入营造学社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对此皆不认同。后梁思成偶然看到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从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发现了“大佛光之寺”。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等人跋山涉水,第四次来到山西五台县考察。先是梁思成发现这大殿的屋顶架构只有在唐代绘画里才有。第三天,远视眼的林徽因察觉到了梁上隐藏的“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唐代题记,殿外经幢石柱上也有这个名字,且有“唐大中十一年”的刻字。此外发现的“功德主故军中尉王”正是唐代宦官监军时的职务,由此可以肯定这是一座唐代建筑。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的豆村镇东北之佛光山(五台山南台西麓)的佛光寺,高踞山腰,占地约34000平方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后于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层层升高。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120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气势宏伟,俯瞰群阁,为唐代建筑,殿内梁架上的题记和殿前石幢上的文字表明这座大殿建于公元9世纪。

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具有辽金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其建造用减柱法,元明以后已不多见,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的孤例,也是我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实物例证。大殿内还完整地保存着一批唐代塑像和不少唐代壁画。佛光寺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并称为“佛光寺四绝”。

作为发现佛光寺大殿的最重要的亲历者,梁思成与林徽因经常身着长衫、旗袍,熟练地爬上房梁测量,甚至趴在地上细致地绘制图样。他们的好友金岳霖曾对他们这样的“登高爬低”说道:“我送你们一副对联,上联是梁上君子,下联是林下美人。”后这两个雅号便广为流传,这不仅是对梁思成与林徽因品质的赞美,更是对他们共同生活和事业的肯定。

此外,林徽因在建筑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也硕果累累。她不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还承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花圈浮雕的设计任务,也曾为挽救濒于失传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林徽因与梁思成一道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且共同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共同完成的《中国建筑史》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空白。‌

1955年4月1日清晨,林徽因未及见到她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矗立起来便与世长辞,终年51岁。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的墓碑墓体由梁思成亲自设计,墓碑上简洁的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诉说着她一生的追求和探索。

2024年5月18日,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在2024年毕业典礼上正式向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学先驱的卓越贡献。在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之际,也是她入学宾夕法尼亚大学100年后,母校给她补上了一份建筑学学士学位证书,且点明,“林徽因应该因其对建筑学的贡献而被世人所知,而非仅仅作为一个文化人物。她对世界建筑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份迟来的荣誉,这份跨越时空的认可与肯定,不仅仅是一个学位的授予,更是对女性建筑师以及中国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事业进步的证明。

拨开历史的风尘,回看那段不断流逝的岁月,佛光寺依旧像一位离群索居的隐士,经幢旁仿佛还能浮现出林徽因的身影,就如她所作的诗中所写:“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