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有心香·贾广健作品展举办

2024-11-04 00:00
中国美术报 2024年33期

艺术家简介

贾广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艺委会委员、花鸟画所名誉所长;天津画院原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中国美术奖评委。

自序

人生六十载,问学求艺五十年。面对中国艺术之博大精深,更感六十始知己无知!

仰望中华艺术之高峰还想为之增一块砖添一片瓦,为毕生所求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白驹过隙,我从天津到北京,来到中国国家画院已经十七年了!我是在2006年底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之后引进的第一位画家。我深知这对一位中国画创作者是多么重要,也深感当时的前辈先贤对我的提携与认可,这样的感动至今也不能忘怀,每每想起,心头就会涌起一股暖流。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后,我的生活与创作状态有了深刻的改变。每天清晨,我都会在这幽静的小院散步,清晨的院子极静寂、极清新,这时我似乎能感受到那些先贤大师的气息而心生妄想。文化的根脉传承也许需要一种气息的感知与心的向往,因为对那些先辈们的景仰而心生敬畏,而我把每天的清晨都看作跨越时空的畅想,这样的情景应该持续了很久。那时,除此之外还有一堂晨课,就是每天都可以到美术馆去欣赏丰富多彩的作品,然后回到画室,闭门不出,自我欣赏毛笔在宣纸上行走的沙沙的节奏。现在似乎又回到了那种状态,欣欣然,其乐无穷。

从藻鉴堂时期到中国画研究院,从中国画研究院再到中国国家画院,随着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院庆,这里逐渐热闹起来,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时期中国美术的繁荣。美术界的先生们常常会聚在这里,创作、交流、研讨,我也在其中。因此受益匪浅、眼界大开,大家经常同台“唱戏”,因而好戏连连。

新时代,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坐落在北京紫竹桥东南的这个犹如苏州园林式的小院是那一辈大师们的创意,移步易景,有四季不同的风景也有四季不同的繁花。今天,东院的扩建完成也使我们搬进了宽敞的新画室。

我很幸运。我先后与天津、北京这两个重要的城市结缘,也频繁行走在京津之间。天命之年之始,我这十年更是风雨无阻,我的工作不再是每天面对一张宣纸思考或用笔墨尽情挥洒驰骋。白石老人说: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对我来说,这十年真可以说是“画者工之余”了,这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的人生轨迹留下了深刻记忆并深深地镌刻在内心而无怨无悔。行走于京津之间的我为三个单位服务并深有感慨:为中国国家画院所使,为天津画院所用,为天津美术学院所生。我与天津这座城市的缘与我对天津这座城市的爱是融入生命与血液之中的,还有我的人生与艺术。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根与魂,泥土的芬芳与书香墨香成就了我的艺术。我认为学习中国画是从读懂中国画的笔墨开始的,中国画的启蒙也是从认识中国画的笔墨开始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因而我是幸运的。

我平生崇兰、竹,喜梅花爱荷花,见桃杏则心生欢喜。因此,我选择用无以穷尽的笔墨润色花开,为花写照、为花传神,我自己的甘苦喜乐和笔墨心绪涂在宣纸上,这便开出各色的花。在我看来,花如叶叶如花,花无美丑,亦无雅俗,各美其美。经过心的发酵与心的窖藏,这些花是从心里长出来的,散发着心香。

我的艺术与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生于斯养于斯的这片土地,我的艺术与生命的魂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所赋予的。

感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这次展览和给予的大力支持!

贾广健

2024年9月2日于北京藕香馆

9月6日至24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承办的“大道不孤——2024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墨有心香·贾广健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三层颂厅举办。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名誉所长贾广健近年来创作的130余件艺术佳作,涵盖工笔花鸟、没骨花卉、写意花鸟、写生及书法作品。

贾广健在展览序言中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求学问艺和艺术探索的历程。他在谈到近十年的艺术与人生经历时,称这段时间为“画者工之余”。其间,他工作于北京、天津的三家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天津画院、天津美术学院。本次展览呈现了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历程。他表示,自己的艺术创作随着个人时光和人生体验的不断变化而升华。艺术家最重要的是保持思维的活力,不断观察、思考和实践,同时不断认识传统,既要往前走,也要回望传统,以找准和把握中国画特有的精神内涵。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对贾广健的作品有着深入的了解。他指出,贾广健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在中国画界崭露头角,多次在全国性的大展中荣获奖项,这充分证明了他在艺术上的天赋和实力。此次“大道不孤”展览,全面展示了贾广健的艺术才华和深厚造诣。展览涵盖了花鸟、山水等多种题材,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了他对笔墨传承的重视以及在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精神。贾广健的作品透露出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生机,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在用色上,贾广健的作品显得沉稳而不失妍丽,内含一种冷艳之美。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源于他高超的技巧,更源于他心灵深处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他长时间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传统绘画的揣摩,使得他的绘画用笔用色达到了一种沉稳的境界,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定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贾广健的没骨画并不是简单地靠水和颜色堆砌出来的,而是靠笔法的技巧达到的效果。他的花卉形象饱满而有古意,这一点在当代画坛中显得尤为难得,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此外,在此次展览中,贾广健还展示了大量的写意作品。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他的笔法都体现了自身统一的精神和风格,展现出他在艺术上的高度统一性和协调性。这种统一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笔法上,更贯穿在他的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道不孤”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品牌性展览,其宗旨在于推出一批艺术创作水平卓越、思想深邃、道德高尚、充满温度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这场展览中,贾广健的作品无疑体现了这些特点。“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贾广健是艺术创作成果最为丰富,且在艺术实践探索过程中最具创新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在追求艺术高峰的道路上,尽管方法多样、路径各异,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入研究艺术创作本体。贾广健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深入挖掘主题,还通过不断深化对艺术的理解,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境界。他的作品,无论是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还是山水画创作,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思想内涵。祝贺贾广健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国国家画院增添了光彩,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表示,贾广健是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造诣深受业界赞誉。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为优秀中青年艺术家量身打造的“大道不孤”系列展览之一,全面展示了贾广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丰富的创作历程和卓越的艺术成果。贾广健的艺术探索之路,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而深远。贾广健的艺术探索,并非简单地为了创新而创新。他深入传统、扎根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进行思考、总结和提升,从而找到了自己新的发展方向。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宋元的传统韵味,也可以看到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影子,但最终这些都融汇成了贾广健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这种艺术面貌的形成,既得益于他的天分和勤奋,也与他长期担任教师、院长等职务的经历密不可分。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对贾广健的作品印象深刻。他认为,贾广健的作品富丽堂皇,工笔画技巧扎实,类似古代院画风格,且画面饱满,充满祥瑞之气。贾广健的颜色处理独特,吸收了灰色调及西洋色彩,以荷花为主题材,形式感强,花卉花蕊处理恰到好处,荷叶画法多样。贾广健尝试多种形式、构图和技法,展现了个人风格,他热爱生活、大自然,作品体现出细腻观察和沉静心态。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对贾广健坚持个人艺术理念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表示赞赏。他认为,贾广健的艺术之路贯穿了对花鸟画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虽然专注花鸟画的艺术家不多,但他坚守40余年,不断探索、追求艺术语言的变革,难能可贵。贾广健既坚守艺术精神,又寻求创新和突破,是中国花鸟画界的佼佼者。他期待贾广健能够培养更多青年艺术家,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创作出贴近百姓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表示,我们今天欣赏贾广建的花鸟画,首先可能要感叹的是他对于物象形体的精准把握。他笔下的蔬果,笔墨的皴擦都是顺着物象的形体结构来画,不仅巧妙地运用了写实技法,而且体现了笔墨的情趣,有些作品尽管画得非常简单,但栩栩如生的自然之美总是能打动你的心灵。他在作品中甚至通过强调光来凸显物象的体积感和分量感,这是古代绘画中不会出现的绘画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认为,贾广健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花鸟、山水以及书法等多个领域。他特别提到,贾广健在工笔画方面的每幅作品都独具立意,融入了画家的生活感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贾广健的涉猎面非常广泛,这体现了他在中国画领域的全面修养,他能够广泛涉猎并深入体会每种花卉的精髓,抓住根本进行表达,显示出他清晰的思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赞赏贾广健的作品,称其带来泥土芳香,展现大自然的生命力。他认为,贾广健在传统花卉题材中融入了当代审美,作品呈现透明气象,独具魅力。田黎明特别提到,贾广健创新了荷花画法,保留了形态美,注重墨色变化,将颜色与墨色透明度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到的墨法。他表示,贾广健的作品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群体的独特感受,具有深度和内涵,反映了人生态度,体现了人文理想。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认为,贾广健的展览作品涵盖了工笔、写意、没骨及水墨写生等技法,题材广泛,展现了全面的艺术才华。贾广健在工笔、没骨、小写意到大写意方面均游刃有余,尤以工笔画为主,传承了中国画传统,强调了线条的表现力。贾广健坚守中国画基理法,遵守规范,不跨界,保证了中国画的正确发展。作为教学领导,贾广健做得很好,他的成功说明中国绘画需按规律发展,这是重要问题,值得研究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对贾广健的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提到其大幅工笔画作展现了现代意识,新颖有创意,令人鼓舞。他认为,贾广健的每幅画都经过精心推敲,呈现了极致的美感,观赏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贾广健的小写意和没骨画也很出色,希望更多年轻人学习这两种画种,以全面继承和发展花鸟画。贾广健的画作不仅具有个人特色,更对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怡孮对贾广健的创作历程和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和当代性展现作出了重要贡献。贾广健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展现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花鸟画拥有千年历史,形式全面,在现代展现个人面貌很难。贾广健的作品展现了花鸟画的当代性,展览全面展示了其学习、写生、临摹等各方面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研究当代画家如何成长,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贾广健的作品中,最打动人的并非他所描绘的具体内容,而是那种整体表达出的特有境界和氛围。贾广健的画面总是透露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现实的世界。这种氛围的营造不仅仅依赖于画面的题材、笔触、肌理或色彩,更在于他如何将这些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贾广健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具有超越性的作品,与他的个人性格和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据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主任袁学军介绍,中国国家画院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大道不孤”系列艺术家个展,旨在为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在过去的四年里,共有27位艺术家参展,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了艺术才华和创作成果。贾广健的展览作为今年“大道不孤”系列的首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贾广健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的丰硕成果,贾广健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展现了他深厚的创作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作为杰出代表,贾广健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指导性,他的作品不仅为全国画院和美术系统树立了榜样,更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