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时代,新闻的时间可供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主题。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幅提升,新闻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旨在研究数字时代新闻时间可供性的优化应用策略,以帮助新闻机构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首先对数字时代新闻时间可供性进行探讨,然后研究数字时代新闻时间可供性的优化应用。文章通过分析多个成功案例,揭示了数字环境中新闻工作者如何有效应对挑战,以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和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新闻时间可供性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首先,智能技术的迭代凸显空间的主动性;其次,全息场景的打造建构空间的在场性;最后,全民用户的参与彰显空间的亲历性。研究还强调,尽管追求新闻产品多元化是必要的,但内容的质量和核心价值不应被忽视。新闻工作者应在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与有深度的内容表达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新闻产品既能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又能保持较高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文章提出优化应用策略,旨在为新闻机构在数字时代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促进新闻行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新闻工作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确保新闻的时间可供性在未来的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闻;时间可供性;智能技术;全息场景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8-0001-05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1]。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逐渐被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形式所取代[2]。新闻的时间可供性成为衡量新闻质量和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上,更在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上。
(一)生产
1.现时性
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节奏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时性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现时性不仅仅是对事件发生后迅速报道的追求,更是对信息即时性乃至实时性的全面体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闻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时间压力,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新闻业对时间的敏感性,也揭示了数字环境下即时与现时之间界限的模糊。现时性的核心在于对“现在”的强调[3]。这种强调不仅体现在报道的速度上,更在于对信息的实时感知和反应能力。以往,新闻报道常常需要经过编辑、审核等多个环节,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迟。而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实时获取事件信息,并迅速将其转化为可发布的内容。
如今,新闻工作者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自动写稿、算法推荐等,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新闻报道在几秒钟内就能完成,甚至实现无人介入的自动化生产。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报道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和内容形式。然而,现时性的追求并非没有代价。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新闻的准确性和深度会受到影响。记者在快速报道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间压力而忽视对信息的核实和分析,导致报道质量下降。此外,现时性也会引发信息过载问题,受众在面对大量实时信息时,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筛选和判断,从而影响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2.回溯性
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回溯性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他们能够快速且高效地查阅和引用历史资料。回溯性不仅体现在对过去事件的检索和分析能力上,还是数字技术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记者能够轻松访问大量的历史报道、政府文件、社交媒体内容等,进而为当前事件的报道提供更为深刻的背景和视角。例如,在长春疫苗造假案被曝光后,众多媒体迅速回顾了8年前的山西疫苗案报道。这一现k7ITV6iTs8GpXrDtKHIKGptRj2xWyOoPUCqNf/rE+Vk=象不仅反映了两个事件之间的相似性,还体现了回溯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记者通过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能够迅速找到相关历史资料,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回溯能力使过去的报道不再是被遗忘的历史,而是成为当前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在查阅历史背景时,往往依赖个人的知识积累或查阅纸质档案,信息的获取和整合效率较低[4]。
在数字技术尚未普及的时代,编辑对历史资料的引用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难以实现对过去事件的全面回顾。而如今,借助数字技术,记者在瞬息之间便可获取丰富的历史数据,甚至原封不动地“复活”过去的报道,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这种回溯性不仅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还能提升新闻生产的质量。这些丰富的素材库为记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在报道中引入历史内容,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尽管回溯性为新闻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实际应用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技术可供性虽然为记者提供了便利,但社会、文化和结构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种便利的实现。例如,记者在引用历史资料时,会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如何有效筛选和整合这些信息成为一项挑战。此外,媒体的编辑方针、受众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历史事件的解读等,都会影响回溯性在实际报道中的应用。
(二)发布
1.现场性
现场性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实时性和对事件现场的真实呈现。例如,2018年9月广东省遭遇台风“山竹”时,普通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分享文字、图片和视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新闻直播网络。普通大众在现场性新闻报道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与事件相关的信息,这些实时信息能够覆盖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大众的参与,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他们的声音和视角在新闻报道中愈加重要[5]。这种变化下,新闻机构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然而,现场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追求现时性的同时,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度会受到影响。普通大众在发布信息时,往往缺乏专业的判断和核实能力,这容易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2.即逝性
即逝性是指新闻内容的短暂性和易逝性,反映了当今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变化。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如果某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后被证实为虚假信息,得益于数字化平台的灵活性,媒体能够迅速撤回该报道,并发布辟谣声明。这不仅反映了新闻内容的即逝性,也揭示了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复杂性[6]。
数字时代,新闻内容的更新速度极快,新信息和新事件不断涌现,旧的信息往往迅速被淹没,难以维持公众的关注度。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许多新闻在发布后很快就被遗忘,无法持续引发公众关注。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尤为明显。社交平台的传播特点能够使某些新闻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关注,但很快又会被新的热点新闻替代,导致其价值和关注度迅速下降。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环境中,用户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人们在浏览新闻时,往往会被快速滚动的信息流所吸引,那些未能引起即时兴趣的新闻很容易被忽视或遗忘。用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的信息量巨大,但对新闻的深度理解不足。
(三)消费
1.共时性
如今,普通大众也能参与到信息传播中,这不仅扩展了信息内容,从最初的重大事件逐渐延伸到各种规模的事件,包括个人生活、社区活动,甚至是日常琐事,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生态。传统意义上,受众往往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现在,受众成了主动参与者。通过直播,受众不仅可以观gLvSH4B6puoGtZ+BF40y5Q==看事件的实时进展,还能随时发表评论、分享自己的视角和体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流。这种共时性使受众在参与新闻消费时,能够产生强烈的社群归属感和参与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受众在观看直播时,能够与其他受众互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体验和认同感。
然而,共时性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信息快速流动的环境中,受众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难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此外,参与者的多样性也导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虚假信息的传播风险加大[7]。直播时代的到来为普通大众提供了1SYciCk/CYJfKY/8vLbG/A==前所未有的参与机会,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和实时。然而,这种共时性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传播的挑战,受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应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新闻内容。只有这样,受众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2.互嵌性
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参与者和再创造者,推动新闻内容不断演变。数字媒体的不断创新,结合算法技术的互动功能,使新闻消费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横向新闻消费者之间的时间互嵌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现象不仅改变了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也对整个新闻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微信为例,其推出的“看一看”功能便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在阅读新闻时,可以通过点击“在看”按钮,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推荐给好友。这种推荐机制不仅能使新闻在不同用户之间快速传播,还能让新闻的消费过程变得更加社交化和互动化。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者。当用户点击“在看”推荐某条新闻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分享行为,而是将这条新闻嵌入了自己社交圈的时间线上。此时,其他用户在看到这条新闻时,可能产生共鸣,进而参与讨论或再分享。这种互动不仅能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也能使新闻消费变得更具社交属性。此外,这种时间互嵌的现象还体现在用户的行为模式上。用户在浏览新闻时,可能受到朋友推荐的影响而选择点击阅读某篇文章,而这篇文章又可能引发他们评论和分享,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这种循环不仅能提升新闻的曝光率,也能使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形成一种动态的新闻消费网络。更进一步,算法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和社交网络,算法能够精准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闻,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这种个性化的推荐机制,使每个用户在新闻消费过程中都能体验到一种定制化的服务,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8]。
受众在参与新闻消费时,也在影响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生态系统。受众的反馈和互动不仅会影响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还会塑造整个新闻消费的时间框架,每个受众的阅读体验和信息获取都会成为一个独特的、与他人紧密相连的过程。然而,互嵌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信息量激增的背景下,受众面临信息过载的困扰,难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9]。同时,算法推荐的局限性导致信息的单一化,使用户的视野受到限制。因此,尽管互嵌性为新闻消费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但受众仍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作出明智的选择。
(一)智能技术的迭代凸显空间的主动性
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新闻生产的基本面貌。以往,新闻生产往往依赖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新闻记者需要在特定地点采集、整理和发布信息。然而,智能技术的引入使这一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首先,智能技术能够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极大地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效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新闻生产者能够迅速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并进行自动化的撰写和编辑。这一过程不仅能减少对时间的依赖,也能打破传统新闻生产中空间的限制。新闻工作者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连接汇聚和传播信息,形成“云空间”的概念。其次,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能够共享信息,增强空间的主动性[10]。以美联社合作开发的新闻机器人为例,它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新闻稿件,涵盖不同地区的热点话题[11]。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也使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得以体现。新闻工作者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点,而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与传播信息。最后,智能技术的迭代还促进了新闻生产方式的多样化。移动记者、人工智能编辑等新型角色的出现,使新闻生产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流程,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的主动性得以恢复,成为新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新闻工作者在不同的空间协作,形成一个共享的意义空间,从而提升新闻生产的整体质量。
(二)全息场景的打造建构空间的在场性
全息场景的概念源于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反思与创新。在以往的新闻生产中,空间往往被忽视,时间的压制使新闻呈现多以快速、即时为主,导致受众对真实空间的体验缺乏重视。然而,随着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新闻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场景化时代。全息场景的打造使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限制,而是通过多维度的场景构建,创造出一个富有生产力的“液态空间”[12]。这种空间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布,还是由多种信息与体验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新闻体验。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将新闻内容以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例如,央视网在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运用“VR+AR”技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可视化呈现。这种全景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临场感,也极大地优化了新闻传播效果。用户在参与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与意义,从而形成更全面的新闻认知。
全息场景的构建还能促进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13]。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而全息场景则通过互动性和沉浸感,打破了这一局限,使新闻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包括视频、动画、实时数据等。
(三)全民用户的参与彰显空间的亲历性
传统媒体时代,用户通常被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并不参与新闻生产过程,而是被动地接收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限制。然而,随着移动传播的普及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首先,移动传播技术的出现使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14]。受众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智能设备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打破了传统新闻生产中对空间的限制。每个受众都能生产和分享新闻内容,形成“移动的个人空间”。其次,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个人视角和亲身经历,能为新闻报道增添多元化的视角和空间维度。这种参与不仅能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和相关性,还能使新闻生产更加精准化。受众的互动和讨论使新闻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公众的声音和需求,推动新闻生产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此外,受众的参与变得更加主动和智能化[15]。受众不仅能生产内容,还能利用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等技术,提升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这使受众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亲历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全民参与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式的传播实践,虽然使新闻更加丰富多样,但也导致低俗化、情绪发泄、信息混杂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会异化社会交往,还会引发网络议题、激化社会舆情,甚至造成社会撕裂。因此,在强调受众参与的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在确保新闻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不失去核心价值。
数字时代,新闻的时间可供性不仅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效率,还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公信力。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环境,媒体机构必须灵活调整策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受众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理性看待快速传播的信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的时间可供性将继续演变,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将更加紧密,推动新闻行业向更高质量和更广泛的可达性迈进。
参考文献:
[1] 常江,朱思垒.从主动受众到情感公众:介入性新闻的技术缘起与文化阐释[J].新闻界,2023(8):4-13.
[2] 易前良,唐芳云.镜与台:数字时代的“传播可见性”:两种范式的辨析和应用[J].新闻与写作,2023(4):43-52.
[3] 常江,田浩.间性的消逝:流媒体与数字时代的视听文化生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2):9.
[4] 丁汉青.理念与技术:数字时代广电媒体广告创新的两个关键点[J].电视研究,2023(4):4-8.
[5] 陆晔,赖楚谣.创造新公共社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情感维度[J].中国出版,2021(10):6.
[6] 王晨悦.超越现实的数字化生存:元宇宙营销背景下消费者心理与需求研究[J].东西南北,2023(22):66-68.
[7] 常江.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2):5-13.
[8] 任媛媛,王雯黎.亲密有间:“学播”场域青年社群情感连接与互动[J].中国出版,2024(8):19-23.
[9] 彭兰.数字时代新闻生态的“破壁”与重构[J].现代出版,2021(3):17-25.
[10] 李严,张健.象征转化·仪式展演·互动景观:数字时代冬奥会开幕式的媒介仪式建构[J].中国电视,2022(9):51-58.
[11] 董健.从“培育接受”到“创造连接”:数字时代的电视文化转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3):125-133.
[12] 常江.流动的经验与下沉的话语:数字时代的电影评价体系[J].当代电影,2021(8):7.
[13] 李娜,韩珊珊.从体验到行动:数字时代情感公众的技术可供性嵌入[J].新闻春秋,2024(4):4-7.
[14] 聂智,施婉仪.破壁与重组: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逻辑与优化进路[J].理论导刊,2024(1):88-94.
[15] 罗昕,许嘉馨.媒介化治理:数字时代风险社会治理新范式[J].江淮论坛,2023(6):77-85.
作者简介 刘灵萱,助教,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