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火国本来叫吐火国。
吐火国人人都会吐火,他们被称作吐火者。不是表演魔术,是真的吐火:一张嘴,呼——吐出一条长长的火焰,中间是红的,边缘是蓝的。
人人都像喷火龙,神气得不得了。那时候,人们对火的认识还很少,钻木取火还没发明出来呢。所以呀,吐火国的吐火者,到哪儿都受欢迎。粉丝很多,跟在后面狂呼乱喊:“吐火者,吐火者,我们好崇拜你呀!”
天冷了,想燃起一堆火取暖,那就得找到一个吐火者。
“吐一次火,一只羊腿,或两条鱼,或三筐野果,或……”吐火者仰起头翻着白眼,像背书似的背诵价目表,不还价。
“好吧,这是我刚抓到的两条子非鱼,给你了。”
那人把子非鱼拱手奉上。子非鱼后来没有了,这是唯一的两条,一公一母,被吐火者拿回去吃掉了,蛮可惜的。
当然是烤着吃。吐火者把两条活蹦乱跳的子非鱼串在一根棍子上,一边吐火烤一边招呼家里人过来吃鱼。
一家人围过来,一边吐火一边吃鱼,那叫一个鲜呀。羊腿也是这种吃法,也很鲜。
正好喜欢造字的仓颉先生路过看见了这一幕。
说来也怪,一次是烤子非鱼0n4776zDZa54tz9IXPYjlA==,一次是烤全羊——那个大户人家养了好多羊,所以他们找吐火者,点了四把火,燃起四个火堆,很大方地付给吐火者一只羊。
大户人家算账很精明,吐一次火一只羊腿,吐四次火,当然是一只羊了,因为羊有四条腿,比人多两条。他们数着手指头,算了好多遍,不会错。
有人问:大户人家为什么不从一堆火上取火,再点燃第二堆火、第三堆火、第四堆火呢?那样岂不更划算,只须付一只羊腿就可以了。
你也太瞧不起大户人家了!拜托,人家有羊,付得起吐火费。再说那个时候的人还很淳朴,没有人想到从一堆火里取火,点燃另一堆火——那也太投机取……取火了,他们才不会那样干。
在那个吐火者一家两次吃好东西的时候,仓颉都打那儿路过,一次是吃鱼,一次是吃羊,两次感觉都很鲜,所以赶紧造了一个字:鲜。“鲜”字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吐火国的吐火者,依靠天生的吐火功能,在那个美好的时代,生活得很舒服,什么都不缺,因为吐火者的价目表可以缺什么就加上什么,要什么就说出什么……没有人还价,因为大家都知道,吐火者不还价。
而人类生活真的离不开火呀。直到有一天,有人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吐火者受欢迎的程度快速下降,乃至谁也不愿意请吐火者吐火了,吐火者集体失业了。
这样一来,吐火者感觉很窝火,哼,吐出来的火没人要。不但没人要,还不安全,搞不好吐出一把火,引起火灾,把眉毛烧掉了,把裤衩烧掉了,把房子烧掉了,把山林烧掉了……那麻烦就大了!
人人都不喜欢吐火者。
吐火者自己也不喜欢自己,找不到工作,吃不饱肚子,个个都爱发火儿,你吐我一把火,我喷你一脸火,搞得整个吐火国火光冲天,乌烟瘴气……吐火国就这样变成了厌火国。
再后来,厌火国消失了。走投无路的吐火者流落到别的国家。慢慢地,他们连一个火星都吐不出来,这个神奇的功能,像人类祖先的尾巴一样退化掉了。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一丁点儿教育意义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