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一名男子用电线抽打两名赤身裸体的男孩,并称“(要对孩子)全方位的管教到位”。10月10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还原了事情经过,打人的是孩子父亲,原因是孩子用黑色画笔在小区三辆汽车引擎盖上划线,车主在业主群里发了监控视频,要求孩子家长严加管教,孩子的父亲就用这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母亲把“管教”视频发到群里,以此向车主道歉。
孩子淘气,家长应该管教。但是,逼迫孩子赤身裸体,再用电线抽打,直至孩子身上伤痕累累,多处软组织挫伤,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在一些人陈旧的观念里,打孩子是为了教育,怎么打都是家务事,外人管不着。事实上,无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反家庭暴力法》,都要求监护人以文明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教育可以对孩子适当体罚,但是,“体罚”不是施虐的借口,“教育”也不是家长豁免法律责任的理由。警方对孩子父亲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不仅是对孩子父母,也是对公众的一次普法教育。
梳理此事,这对父母完全没有保护孩子隐私的概念,虐打还不够,还拍成视频发到业主群里,虽然名义上是向车主道歉,但这种超出限度的惩罚,和公开展示的方式,暗含一种堵住舆论的意味——已经打成这样了,不能再说不管教了吧。这说明,孩子妈妈对孩子受伤害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外界压力的在意,更多是在维护自己的脸面,而非真正关心孩8ap2u4JduQNhl4Q1pyiBHw==子的教育问题。
令人不安的是,舆论中,还有一些人对孩子父亲的行为表示赞同,甚至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因为“不打不成器”。
这类观点深植于某些人的教育理念中。“你不教育,别人会替你教育”,这句常见的说辞反映出一些成年人对“教育”的狭隘理解,这样的观念忽视了儿童心理的复杂性,也忽视了教育是引导而非压制的本质。要知道,当暴力成了被信奉的所谓“教育”手段时,孩子只会更加不知对错。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日渐恶化,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甚至产生自毁或暴力倾向。
(据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