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县为单位实施区域性帮扶,作为我国减贫事业的宝贵经验被推广至乡村振兴实践,产生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些重点帮扶县的共同特点是特色产业发展不充分,存在科技支撑乏力、基础设施薄弱、市场营销缺位和专业人才匮乏等突出短板。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市场营销和外引内育人才等措施,尽快补齐这些短板。
关键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农业科技 基础设施 市场营销 专业人才
决战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然而,贫困是动态变化的,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只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彻底胜利。贫困人口能否稳固脱贫,是否会返贫,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自2021年起,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均会突出强调“脱贫成果巩固”与“防止规模性返贫”问题,足见减贫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必须瞄准重点区域,这在我国的减贫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自1986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区域式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机制,确立了331个贫困县。1994年将贫困线标准提高,使贫困县增加到592个。200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贫困县进出机制,量化了重点县的调整确定标准,即“631指数法”①,按此法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2个贫困县。2011年,国家把调整贫困县名单的权力下放至省区市,允许各省依据实际情况,按“高出低进,出一进一,严格程序,总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调整,调入调出38个县,贫困县总数仍为592个,再加上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不在名单中的240个县,贫困县总数达到832个。可见,我国以县为单位实施区域性帮扶,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从脱贫实践来看是行之有效的。
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设立
我国现阶段将减贫工作聚焦于重点区域,尤其是脱贫县,这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中作出了明确部署,即“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支持各地自主选择部分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在于那些深度贫困县虽然已经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这些县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脱贫人口规模大且占比高,加之有些脱贫人口脱贫主动性不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可持续生计资本匮乏和市场竞争能力弱等,导致存在较大返贫风险隐患,必须集中支持才能使其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才能实现可持续脱贫。2021年3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确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晰了确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重要意义、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按照《意见》中的工作原则,综合考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统筹考虑脱贫摘帽时序、返贫风险等因素,国家在西部10省区市确定了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0省区市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63个。为贯彻落实《意见》中的工作要求,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水利部等17个部委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强调集中各方资源,强化政策支持。自2022年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扶持工作都作出了具体安排,其中连续两年突出强调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补齐短板的问题。该问题在202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也曾被提出。可见,当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的短板问题异常突出,亟待补齐。
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的短板
大多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所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各项收入等指标较低,脱贫摘帽较晚,存在返贫风险隐患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特色产业发展不充分,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存在突出短板。
(一)科技支撑乏力
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然而,当前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科技的支撑作用远未发挥出来,科技贡献率相对较低,其根源在于乡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对外依存度较高,导致技术供给不足,引入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其次,受资金、市场、信息化、人才、自然环境及特色产业从业者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和风险意识等的影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存在一定障碍。仅以特色种养业为例,在很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撑其特色种养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现代种养技术、农机装备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控肥控药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还很薄弱,势必会限制其特色种养业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对发展特色产业具有“乘数效应”。然而,当前很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设施总体上还不够完善,如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匮乏,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网络通信设施较为落后等。以特色种养业为例,在很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标准农田、饲草基地、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气象观测设施、农产品加工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电气化、通讯基础设施、流通基础设施等建设水平均较低,严重制约着种养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营销缺位
营销决定着特色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及增值,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保障。市场营销的作用不仅仅是销售特色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它能满足和创造消费者需求,建立品牌形象,从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要满足和创造消费者需求,必须建立在开展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出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并加以满足和创造。然而,当前有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营销意识淡薄,如市场调研不充分,导致信息不对称,难以做到以销定产;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品牌化不足,致使产品或服务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提升其附加价值;销售渠道网络不健全,以传统的长渠道为主,中间环节过多,降低了流通效率,更有甚者还过度依赖帮扶单位包销,毫无营销观念可言。
(四)专业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有了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引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特色产业附加值。人才是拉动农村人口就业创业的主力军,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农村就业和创业,既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又能够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前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总量偏低、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单就人才结构来看,以基础劳务人才为主,产业发展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创业带头人、营销人才、物流人才、电商人才等新兴职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匮乏,且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特色产业存在较大人才缺口。
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补短板促振兴的对策
(一)强化科技赋能
对特色产业实现科技赋能,必须集中各种力量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国家应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等以项目、资金、技术入股参股的形式,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培训转变特色产业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使其愿意并能够接受和利用新技术。现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为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配备的产业技术顾问和科技特派团的作用,使其为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立的特色主导产业切脉诊断,完成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推广优良品种、落地先进技术、建设示范基地、培育产业带头人的任务。在国家和自治区送技术下乡过程中,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重视对本土化农技人员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为每个自然村或合作社配备1名本土化农技人员。加强对致富带头人和农户的专业技术培训。配合种业振兴行动,转化推广绿色种养技术、农机装备技术、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等;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其附加值,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广应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力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色农产品奔赴全国、走向世界。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将其重点投入到农田、水利、基地、交通、电力、通信、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强化饲草基地建设,优化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引导农业企业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建设一批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继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支持农村产业路、旅游路、联网路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因地制宜推广乡村电气化应用。加强光纤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实现通讯网络深度覆盖。推进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优化县域批发市场、集散中心、物流基地布局,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田头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引导生鲜电商、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前置仓和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统筹市场力量参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商兴农”。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三)重视市场营销
营销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必须引起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足够重视。无论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以及下派帮扶干部,都要紧盯市场,及时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做到以销定产,带领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杜绝各种卖难现象的发生。当然,要彻底杜绝卖难现象,必须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的标准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特色农产品种养环节,应该建立技术标准化体系;在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建立全程质量标准化体系。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能实施品牌化运作。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品牌化运作的关键是加快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争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至少培育1个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注入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企业品牌。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品牌公益宣传力度,举办特色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对接大会及其他产销对接活动等,广泛开展品牌营销,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其附加价值。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推进消费帮扶“三专”(专柜、专馆、专区)建设,开展帮扶产品“五进”(进食堂、进广场、进企业、进社区、进直播间)活动,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超对接”等模式,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展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走出过度依赖包销的怪圈。
(四)外引内育人才
加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采取“外引”与“内育”相结合的原则。“外引”即优化乡村人才配置,引进懂科技、管理、市场和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外引人才可以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即“不为我有但为我用”,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或龙头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等,以激励政策吸引已退休的“银发”科技人员助力乡村振兴。“内育”即培养乡土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新时代的乡土人才,使其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如支持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定向生招生规模,动员县域内达到职业院校分数线的生源报考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并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回乡、到乡就业,实现“四乡人才”(即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和企业家入乡)中的毕业生到乡。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紧扣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培训本土实用技能人才,将其锻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对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分级分类认定标准,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探索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大力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同时,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及时补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优秀人才,鼓励外出农民工、创业能人、乡贤及退休人员等返乡创办实业,实现“四乡人才”中的农民工返乡、能人回乡,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以数字乡村为依托,培养农村电商、新媒体和物流等人才,促进“数商兴农”。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瑞华,潘斌,韩庆龄.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完善贫困县退出机制[J].宏观经济管理,2016(2):26-28.
[2]杨竹清,张超林.新市民与乡村振兴:增收减产的效应——基于31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24,(3):22-34.
(作者单位:1.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