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方式见证

2024-11-02 00:00:00乌琼
骏马 2024年5期

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75岁的华诞,中华儿女正奋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作为写作者,我们既是“追梦人”,也“造梦者”。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文学怀有更新更高的期待,新时代文学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应展现现实主义的多样性,探索人类精神道德、心灵世界的共属性与独特性,不断向新的美学原则挺进。这既是时代交付写作者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创作是一项智力、体力、情感共同参与的艰辛劳动,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会和自己辩难,甚至在痛苦中挣扎。但请相信,每一位有良知有追求的作家,他始终的心愿是“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吕阳明以“家乡人”在场的身份,守望凝视北疆的多彩文化和动人故事。《乌兰哈日嘎那》是作者在深入生活后,创作的一篇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乌拉哈日嘎那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东苏木,建制相当于行政村。同名的学校也真实存在,今年确为他们建校72周年。小说的核心情节布里亚特蒙古人用252辆牛车,不远万里拉回木料,建造起C0D5gV12V2FAScGPGF1zCg==6座校舍的故事也真切发生过。作者以虚实结合的巧妙写作技法,串联起历史真实和文学想象,在“新”与“旧”的辩证法中,凸显“不变”的力量。“不变”的是什么?是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和人类心灵的善美。

于秋月在鼓浪屿自觉地进行了一场场文化寻旅,于是便有了散文《鼓浪屿是用来怀旧的》。林语堂、钟南山、殷承宗、林巧稚、卢戆章……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不仅构成了鼓浪屿的文化坐标,也是祖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在追忆他们的同时,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即便探寻的只是他们的故居或纪念园,但浓浓的瞻望敬仰之情已跃然纸上。

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和情感世界,向来都是文学的重要主题。本期有不少表现该主题的佳作。小说《姿态轻盈》以“剥洋葱”式的写作手法,层层设疑,又一一破解,探讨了人在自我离析、解构与重塑的反复中,如何才能实现精神自洽与救赎。作者胡斐借助未来化的科技手段给出了大胆的预想和答案。散文《澄澈的雪》,是一场关于亲情的回忆之旅。作者用富于诗意化的语言,将祖父置于时间与命运的流变中,以“我”之眼回望祖辈艰辛且情长的一生。

星汉灿烂,歌以咏志。红色十月,本刊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诗歌征文活动,在本期推出专辑刊发优秀获奖作品。盛事之景、人民安康,奋发图强、喜乐绵长,种种高昂的情志、奋进的步调、感人的故事都在诗人们的慨叹与抒情中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