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016-03
引言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高校师生在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方面更加便捷。然而,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泛滥、价值观多元化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因此,深入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融入新媒体元素。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从线上互动到线下交流,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教育者可以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教育形式。
(二)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高校还开设了丰富的在线课程、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时,教育者还通过制作短视频、图文解析等新媒体产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环境复杂化
首先,信息来源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不再单一,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既有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也有网络空间的各种思潮冲击,甚至存在一些非理性、非科学甚至错误的声音,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性接受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
其次,信息内容丰富且碎片化。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更新速度快,内容形式多样,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层出不穷,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转化为教育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再者,信息互动即时性和开放性增强。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转变为双向乃至多向互动,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然而,这种即时性和开放性也带来了舆情发酵快、影响范围广等问题,对高校舆情监控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教育主体地位改变
首先,教师主体角色的重构与能力提升是当前的一大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已无法仅依赖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而需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环境,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引领者和导航员。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精通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要学会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其次,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及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新媒体赋予了学生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和话语表达空间,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单纯的受教者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高校需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通过参与线上讨论、制作主题视频、撰写网络文章等方式,进行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和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
再次,多元化教育主体的形成与协同合作亦是新媒体背景下的一大挑战。在新的教育生态中,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之外,辅导员、校园媒体团队、学生组织,甚至家长和社会公众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教育主体。他们可通过各自的渠道和方式,围绕同一目标,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因此,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化教育效果,构建“大思政”格局,就显得极为关键。
(三)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
首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育资源开发不足,互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相对较弱。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信息多元、实时、交互的需求,我们亟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打造线上与线下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互补的新形态教学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其次,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案例和故事性的讲述,使得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对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图文、视频、直播、动画等多种形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设计和推送富有感染力、启发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动”起来。
另外,思政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渠道不畅,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效果评估困难。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在线交流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思想动态的精准监测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全程跟踪与即时反馈。
(四)网络道德问题突出
首先,信息真实性与网络谣言。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大学生容易被海量信息淹没,辨别真伪能力较弱,易于传播或轻信网络谣言,这不仅损害了个体的理智判断,也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负面影响[4]。高校思政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学会信息筛选和核查,增强社会责任感,拒绝散播不实信息。
其次,网络侵权与隐私侵犯。在网络空间中,随意转发他人作品而不标明出处、侵犯他人肖像权、非法收集和泄露他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应强化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知识产权,恪守网络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还有网络欺凌与语言暴力,网络匿名性为某些学生提供了隐藏身份的空间,导致言语攻击、人格侮辱等网络欺凌行为增多。高校应重点进行网络礼仪和同理心教育,倡导建立一个充满尊重和友善的网络交际环境,杜绝网络暴力行为。
最后,道德责任与网络言行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为直接影响网络风气。然而,部分学生在网上表现出的道德自律程度不高,存在恶搞历史、侮辱民族英雄等行为。高校思政教育应强调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每一位网民都有责任维护网络清朗,倡导正义、阳光的网络文化。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明确教育目标与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爱国情怀、良好道德品质、扎实理论功底、敏锐时事洞察力和较强新媒体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其次,整合新媒体资源,打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VR/AR等新媒体工具,构建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创建高校思政教育官方网站、公众号及APP,开设特色鲜明的网络课程和专题栏目,形成权威、高效、互动性强的思政教育资源库。
最后,完善监管机制与应对策略。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对网络不良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防止负面影响的扩散。同时,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法治观念和信息安全意识,使其能在复杂信息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二)加强网络思政队伍建设
首先,明确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目标。要培养一支熟悉网络环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高尚师德、扎实理论功底和高效传播能力的思政工作队伍。他们应能深入到网络空间中,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效应对和解决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矛盾冲突。
其次,强化网络思政队伍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定期开展新媒体应用技能、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网络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使思政队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准确把握网络舆论动态,及时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
此外,注重网络思政队伍的梯队建设。一方面,选拔一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网络思政领军人物;另一方面,培养年轻教师和辅导员成为网络思政工作的生力军,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获取途径多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逐渐成为信息的主动搜寻者和批判性思考者。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关注并引导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通过自我学习、小组研讨、网络辩论等形式,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其次,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交流平台,使得教育过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时反馈,双向沟通[5]。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项目,如开设主题论坛、举办网络研讨会、发起话题讨论等,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中,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深入理解和内化思政教育内容。
再者,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以更好地满足,这也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了可能。高校思政教育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需求,主动选择和定制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思政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四)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
首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可以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课堂上则侧重于引导讨论、答疑解惑及情境模拟等活动,这样既能够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效率上的优势,又能保证教育的深度和质量。同时,运用在线课程平台进行实时互动、投票、测试等,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其次,利用新媒体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高校可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如短视频、直播、VR/AR等技术,制作并推送贴近生活、富含哲理的思政教育素材。例如,可以通过拍摄主题微电影,讲述具有时代特色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利用直播平台组织专家讲座、专题报告,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理论成果。此外,还可以采用漫画等生动形象的形式解读政策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另外,建立互动型、社交化的学习社区。建设集资源共享、研讨交流、活动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思政教育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分享感悟、相互启发。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及时回应、评价和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讨论,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政教育氛围,实现教育过程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五)强化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高校应加大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网络伦理学、网络安全与法律等相关课程,通过系统理论教学,使学生明白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每个用户都需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尊重他人权利,遵循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同时,结合鲜活的社会案例,警示学生认清网络欺诈、网络欺凌、侵犯隐私权等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
其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发布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文章、视频、漫画等多元化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网络道德规范。同时,举办网络道德论坛、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参与中增进对网络道德的理解与认同。
再次,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高校应积极推动“绿色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群组等平台的管理,设立网络道德监督员,定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对网络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彰显网络道德底线,弘扬正能量。
最后,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共同推进网络道德建设。家庭是孩子接触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网络榜样;学校是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需建立全面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社会各界应协同高校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为大学生创造健康的网络成长环境。
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采取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网络思政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强化网络道德建设等策略,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波.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与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3(03):47-51.
[2]王越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J].世纪桥.2024(01):77-79.
[3]李光雯.新媒体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2023(01):75-82.
[4]孙静.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6):47-49.
[5]农璐.王毅.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困境及路径优化[J].林区教学.2023(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