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2024-11-01 00:00刘蕴琼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0期

摘 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在“从何来”“为了谁”“何处去”“如何为”等精神气质方面,又与全球其他“共产党”风格迥异。中国共产党在具体历史境遇里与时俱进,有力地展示出对民族解放与复兴大任的担当、服务并依靠群众的本土文化智慧、实践务实的反思做法、实事求是的应事态度等,都是伟大建党精神所具有之内涵,值得传承,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精神气质;时代价值;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10-0010-03

引言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这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基因、禀赋特质。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回顾党的历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曲折挫败,长征草地分兵的至暗时刻,建国后也有“文革”的“十年动乱”,无论前方几多风雨,中国共产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百年的芳华中绽放出伟大建党精神之花,散发出中国特色的红色精气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发向前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气质

(一)伟大建党精神展示出对民族解放与复兴大任的担当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水深火热之中诞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在伟大建党精神与封建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侵略斗争过程,在拯救中华辉煌文明过程中,在民族命运岌岌可危等深重苦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与发展。中国主权和领土在鸦片战争后因为西方列强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赔款而遭到严重破坏和践踏。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严重阻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人民革命斗争失败,传统自然经济没落,封建统治集团岌岌可危,清政府统治腐朽衰败。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扭转民族命运、挽救中国于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斗争。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胜利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真学习其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遇到中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依靠并服务群众的本土文化

中国味、中华情、民族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核元素,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生引领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价值追求有一定的趋同性;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意识与伟大建党精神的担当品格异曲同工;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族气节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大无畏气概一脉相承;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民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一致性,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建党精神的高度契合。中国国情与史情的结合产生了中国革命本土文化,中国状况与特定历史环境下,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所形成的特有智慧滋养了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伟大建党精神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的精华而茁壮成长。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剪下半条被子、分土地给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不扰民,不踩农民的庄稼,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赤诚初心。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谷文昌,更是“心中有民”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典型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脱贫攻坚,应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伟大抗疫战斗,无一不是体现服务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负人民”的初心,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百年的波澜壮阔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务群众的本土文化融合发展是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且丰富的时代表达。在守正创新和革故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赓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并服务群众的本土文化,铸就了伟大政党的灵魂,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三)伟大建党精神发展于刀刃向内和实践务实的反思精进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2]。”自我加码和自我警醒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自我革命的精神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区别于其他政党并一直走在现代前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的反思精进史。中国共产党人应做到严私德、明大德、守公德,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战略定力;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营造良好的“照镜子、正衣冠”的自我纠错氛围,保障政治体制机制的健全。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五方面建设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通过实践进行务实的反思,勇于刀刃向内,推进“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由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精神标识组合而成,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是精神的典型代表和实践主体”[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种精神有一种精神的时代价值。而穿越百年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波澜壮阔百年征程的精神精华,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的精神风向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践行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立党之源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了这份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启航嘉兴南湖,点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行进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抒写“改革开放”的春天。伟大建党精神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中熠熠生辉。伟大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气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前行路上的指明灯,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牵引力。新时代伟大征程上的脱贫攻坚、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需要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感悟前进的力量,永葆立党的生机活力,坚守好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掌握意识形态安全,抵制“和平演变”的精神堡垒

近代以来,意识形态纷争从思想文化方面衍生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各种反动思潮看似价值中立,实则是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地运用经济优势和舆论导向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更是西方国家实现和平演变的尖锐利器。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属性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必然性与合法性。而国内外敌对势力最擅长解构党史、国史,断章取义,宣扬历史虚无,企图搞乱人心,煽动动乱。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史宏大叙事教科书的中心段落,是贯穿党史的中心主线,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强。伟大建党精神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走来,理应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引领航标,是掌握意识形态,抵制西方和平演变的精神堡垒。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胸怀家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用汗水和鲜血保家卫国,展现了中国风格的家国情怀,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底色凝练升华概括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魁宝,生动诠释了精神文化层面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提升,更是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助推。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蓄积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是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伟大建党精神在特殊的革命历史背景中生成发展,历经磨难而精神魂魄不灭,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更是增添了时代的底色和自信的本色,绽放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绚烂之花,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伟力。

三、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路径

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世界大变局中,强大统一的思想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使命担当,营造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厚土壤;发挥互联互通,防范歪曲淡化,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品牌;强化浸润式育人,融合课程思政,创新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手段,用伟大建党精神育化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使命担当,营造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根基沃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承载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内核。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改革、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走来,所产生的伟大建党精神镌刻着不负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强大基因。弘扬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线。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历史渊源深厚、文化根基牢固、前行发展方向明确。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使命担当放在宽广的历史长河中去看,用丰富的史料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印证阐述,使之达到历史认同、社会认同的高度统一,保证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权威性、广泛性、深入性。只有我们能够清楚共产党人要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以人民之乐为乐,以人民之忧为忧,那么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就会做到强化使命担当,就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占领思想这个主阵地,伟大建党精神才有稳固的根基传承好弘扬好。在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才能更好地营造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丰厚土壤。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手段

习近平一再强调:“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4]。”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的精神统领,蕴含丰富的红色基因,是革命薪火的精神火种。新时代,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为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背后的故事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守好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网络舆论阵地随着互联网在意识形态和舆论阵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刻不容缓。在新时代,更应与时俱进。可通过主流媒体,集中力量创造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爱国主义电影,或是用细腻的视角或是用震撼的战争场景,把伟大建党精神具体化投播屏幕,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也可利用网络互联互通,创新传播方式,占领青年人喜欢的非主流媒体,用新的切入点把伟大建党精神中的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植入各类平台,把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故事精简凝练,定期推送。在创新创作方式上,除了在打造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体验项目、VR体验馆等大型项目上下功夫,还应在文创产品创作上体现新创意,让承载时代沧桑和富含红色基因、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物件以新式潮流的方式流传。

同时要防范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传承的淡化。当下,网络媒体鱼龙混杂,错误舆论信息容易混淆人们的视听,而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传承要杜绝歪曲、断章取义。可通过主流媒体正确发声,锻造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

(三)强化浸润式育人,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5]。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手段、方法很重要。一种精神的传承靠弘扬,一种教育的成效靠浸润。用蕴含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故事浸润人心,用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精气神浸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志气概。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让伟大建党精神更加阳春白雪、温暖感人地传承下去。积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融合课程大思政,为青年学生打造一批承载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品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承载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其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参与感。同时也要探索实践教育内容的精品标杆,把伟大建党精神全析式地渗透融入大型学术创作、文艺创作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探索青年人喜闻乐见、亲密接触伟大建党精神的新途径,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时代价值,深度融合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时代特点,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环节落实伟大建党精神。

结语

在党的百年持续艰苦奋斗中,伟大建党精神孕育而成。新时代高校应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路径,深入挖掘其育人资源和探索有效的传承途径,着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具有伟大建党精神素质的新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王炳林.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N].光明日报,2021-06-30(16).

[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4-11.

[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