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BIM技术对地铁机电安装施工进行优化,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材料损耗。以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依托,分别从管路路径优化、净高分析、综合支吊架优化、数字化加工、装配式施工、主机吊装动态模拟以及占道施工模拟等方面,阐述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BIM;机电安装;管综优化;族库;碰撞检查
1 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概况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东西走向,起于佛山南庄,与广州南站相接,线路全长32.41km,共设车站17座(地下14座,高架3座),其中换乘站10座。全线设林岳综合维修基地、湖涌停车场、湾华控制中心、石湾和花卉世界主变电所。
初、近、远期采用6辆固定编组运营组织方案。系统最大设计能力30对/h。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牵引供电制式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机电工程,主要包括供电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安防及门禁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灭火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施工安装和调试,控制中心智能化系统及工艺设备的采购安装及调试等。
1.2 项目特点
该项目的特点如下:施工为机电全专业,通信、信号、供电、常规机电等各专业间存在着众多接口。地铁工程施工空间地域狭小、专业多、人员构成复杂。施工交叉进行,平行作业较多,存在着施工空间小安全压力大,成品保护难,运输通道狭窄,各专业协调难度大等难点问题。
机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中枢神经”,其涉及专业广、技术要求高、接口繁多、施工组织复杂,只有做好站后机电工程建设,提高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各项功能满足地铁运营需求。
2 组织策划
2.1 应用目标
2.1.1 项目决策阶段
基于公司BIM中心,成立BIM小组,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流程及BIM实施方案。同时,基于BIM技术,明确应用BIM技术的实施范围[1]。
2.1.2 施工阶段
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建立BIM模型,将机电各专业进行整合,进行管综深化设计、净高分析、碰撞检查、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预留预埋等,然后运用BIM技术导出图纸。在施工过程中,结合BIM技术,对车控室、环控机房及冷水机房等关键设备房间管线进行优化、出图,根据图纸进行数字化加工,进行装配式施工。同时,针对大型设备以及繁华的交通线路,应用BIM技术,进行设备吊装及占道动态模拟施工。
2.1.3 竣工阶段
实施数字化交付,提供模型精度LOD500的竣工模型。
2.2 组织结构
为保障落实关于BIM技术的应用,确保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指导帮助,项目部基于公司BIM中心,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BIM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成立BIM小组,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同时在项目部内全面积极推进BIM应用技术,以便更好的为项目施工管理服务,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2.3 实施方案
基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机电工程,编制制定了BIM应用实施方案。BIM应用实施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施组织,其内容包含建立组织机构体系、职能机构设置:第二部分为实施流程,其内容包括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阶段。
3 BIM技术具体应用
3.1 建立完善的全专业模型
3.1.1 建立土建模型
基于佛山地铁2号线项目案例,在成立BIM小组后,组织小组成员依据土建施工图纸,进行土建模型建模。在建立土建三维模型的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对于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
3.1.2 建立机电模型
在完成土建模型后,将土建模型链接到建模软件,进行机电及砌筑装修模型建立。在建立机电各专业三维模型过程中,联合设计单位,对于发现的设计图纸问题,及时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协调,提供并协商解决方案(重点针对各专业之间的接口)。在此过程中,将各种问题总结汇总,形成问题库。同时根据地铁项目的特点,建立专用的族库和项目样板。
3.1.3 模型复核
在建模完成后,组织BIM小组成员针对土建模型进行现场复核,复核现场实际尺寸是否与模型一致。重点核对下翻梁是否与模型一致,管线与结构预留孔洞的相对位置。同时,BIM小组成员根据机电各专业设计图纸进行初审,初审无误后,组织本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模型审核,模型审核无误后进行管综深化设计调整。
3.1.4 建立族库
在BIM模型完成之后,将各个专业的设备族库进行细化,建立地铁项目的各专业设备族库,方便以后其它项目的应用。地铁项目族如图1所示。
3.2 开展虚拟建造双优化
基于佛山地铁2号线项目机电工程,在建立土建、机电专业三维模型后,BIM小组联合设计院对三维模型进行综合管线优化,根据施工现场现有条件,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施工动态模拟,重点突击复杂施工工艺、重难点施工以及模拟施工顺序,以达到高效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设计-施工双优。
3.2.1 建立三维模型
设计院出具施工图后,项目部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图纸会审;同时,BIM小组成员及时与工程师进行对接沟通,对图纸会审相关问题在建模阶段进行修正。
3.2.2 综合管线调整
BIM小组在建立三维模型后,综合各专业施工需求,进行综合管线优化调整,优化原则遵循“电上风中水下、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同时,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对碰撞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后对各专业进行深化设计。依据BIM模型进行指导施工,在节省施工成本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
3.2.3 施工准备
BIM小组依据项目施工工期计划,将优化后的三维模型导出各专业图纸,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审核,审核完成后发与设计院确认会签,待会签后依据BIM出图进行施工。同时,对风管、水管、桥架等进行预制化加工并编号,待施工时运抵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在正式施工前,结合时间维度,利用BIM技术对各专业交叉施工进行三维模拟,合理制定施工步骤,减少因空间小、专业多、施工交叉等原因造成的工耗。
3.3 净高分析
结合装修专业设计图纸及规范,明确其设备区、公共区以及附属标高要求,对模型进行深层次分析。综合各方优化意见修改模型布局,最大程度优化各类机房设备、管道布局,不仅要使其在空间布置上美观、紧凑,而且在管道、线缆等安装敷设路径上要更加合理。同时,避免材料损耗,最大程度控制项目成本支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3.4 综合支吊架
结合优化后的BIM模型,BIM小组联合设计院、综合支吊架厂家进行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将模型中的综合支吊架相关参数,导入综合支吊架计算软件中,进行相关受力分析,保障施工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同时,对综合支吊架加装橡胶垫片,并采取设备减振、管道降噪等技术[4]。
3.5 精准预留预埋
在车站设备区砌筑组织施工前,结合管综优化后的模型,输出砌筑孔洞预留图纸,进行现场交底,指导现场提前进行综合管线孔洞预留。预留辅助装修孔洞,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了对砌筑专业墙体的破坏,达到了绿色施工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后期风管、水管、桥架等安装效率,减少返工现象,节省机电安装时间。
3.6 数字化加工
基于优化后的BIM模型,利用BIM技术对风管、水管、桥架等管线进行管道预制,输出精细化图纸,安排技术人员对数字化基地加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待交底完成进行数字化加工。
3.7 装配式安装
项目部基于BIM技术对重点房间进行方案设计,通过BIM模型优化、BIM模型审核、预制加工图出图、数字化加工、预制构件运输、拼装等流程,在关键设备房间采用模块化预配组装、装配式施工。所有的支架及管道均在工厂预制加工,现场只需组装拼接,无需动火切割。模块化预制装配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安全系数,优化了设备安装、运维空间,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从整体上提升了机电安装效率与质量。
4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4.1 场地布置
为统一全线工地施工样板标准,项目部将BIM技术与传统施工相结合,提前筹划样板工地施工方案,包括站内施工界面划分、样板墙布置规划、场内文明措施布置。将方案提前以三维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施工队伍提供了可视化的施工方案,有利于保证施工准确性。施工场地布置如图2所示。
4.2 二维码应用
项目部在技术交底管理过程中,增设二维码交底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交底理解不透彻、交底贯彻不彻底等现象。现场工作人员随时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技术交底文件,文件以图文并茂的word电子版形式交代了工程概况、施工依据、适应范围、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内容。
4.3 装配式机房
BIM小组利用BIM技术对环控机房及冷水机房进行深化设计,建立高精度模型,对其进行系统模块划分、方案设计,输出精细化图纸,进行预制化加工,运抵现场后即可进行组装。对机房进行装配式施工,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减少了施工劳动力的投入,节省了项目施工成本。同时使机房的排布更加美、紧凑。
4.4 虚拟建造模拟
针对体积、质量大的机电设备,如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等,运用空间分析程序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设备吊装进行模拟仿真。施工吊装时,根据模拟情况选择吊装方式。同时,项目部利用BIM的可视化特点,在施工作业前通过应用BIM技术,在占道施工作业控制区进行围蔽布设、拆除等三维动态模拟,为后续占道施工的规范化、有序化提供实施标准,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5 结束语
本文以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依托,分别从管路路径优化、净高分析、综合支吊架优化、数字化加工、装配式施工、主机吊装动态模拟以及占道施工模拟等方面,阐述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中的应用要点。采用BIM技术对地铁机电安装施工进行优化,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材料损耗。同时通过装配式机房、虚拟建造模拟等,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设计-施工双优化,而且切实践行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魏世桥,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J].水运工程,2018(8):114-117.
[2] 卓旬,徐艳红,吴正刚,等.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BIM模型精细化控制设计研究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3):65-71.
[3] 孔德诺,BIM技术在机电工程安装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7(20):66-68.
[4] 刘镇,刘皓.BIM技术在装配式制冷机房智能化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21.50(24):124-127.
[5] 李强.BIM技术在地铁机电系统施工中应用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9):35-36.
[6] 王云朋.论述BIM技术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前沿,2019(32):52-55.
[7]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10-17.
[8] 张红云,胡春林,谭克林,等.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23,373(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