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摇动樱树的花枝

2024-11-01 00:00:00紫茵
歌剧 2024年9期

经典歌剧的永恒魅力,在于总有不同时代的艺术家,用不同的版本创造不同的舞台呈现。所以经典能够常演不衰,永远焕发艺术的鲜活生命力。

在普契尼逝世100周年、《蝴蝶夫人》首演120周年之际,上海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海大剧院三方联合制作的全新版本,2024年8月9日至11日为上海大剧院2024/25演出季开启序幕。许忠指挥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与交响乐团,导演莫舒·莱泽尔/帕特里斯·科里耶,执行导演贾斯汀·威。该剧主演卡司:巧巧桑—费德丽卡·维塔利/宋倩,平克尔顿—豪尔赫·德里昂/郭子照,铃木—安农齐亚塔·维斯特里/王潇希,夏普莱斯-克里斯蒂安·费德里奇。

笔者专程赴沪观演两场,可以负责任地称道:在全球演出频率相对较高的“Madama Butterfly”中,这是本人视野范围之内,总体感觉对原著精神理解最透彻、最尊重历史感、最具艺术气质、最有时代气息、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现场演出“新”版——该引进版本中国首演,自当为新。

星星好像眼睛里的光芒

在2024年这个夏天,走进上海大剧院观演歌剧《蝴蝶夫人》的数千名观众,有福了!在视觉审美体验上,导演团队将室内抒情歌剧应有的简约风格体现到极致,虽然已有预习功课,大幕开启,仍为舞台置景而瞬间倾倒。中英制作的舞台版本,可谓精美与精致、精密与精细的艺术典范。那种淡雅朴素、含蓄内敛的美,太美了!

舞美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费努亚特用简洁洗练的手笔,最大限度地复刻还原了传统和风建筑特色,那种最典型的、开放式的“一室性”。无当今司空见惯的斜坡高台,无现代时尚潮流的影像画面。从头至尾一堂景,“同一个地方也可以变出新的花样”(剧中人五郎语)。这样的空间设置有利于演员,在走位调度中、舒喉歌唱中、动态表演中,自然自为自在自如,毫无负担又无风险,更专注于音乐戏剧的情感表达。

平正的推拉门窗三面围合,正面五扇可横向推拉移动或可上下起落开合。背景变化丰富,远眺20世纪初叶的长崎港湾,近观山野花团锦簇粉浅红深。二幕采花撒花的场景别开生面,左侧一扇门开,铃木在那边采花;右侧一扇门开,蝴蝶在这边采花。接下来,她们主仆二人,从两侧汇合到正中一扇门进入室内,美丽花瓣纷纷扬扬,落英遍地满屋芬芳。终于,左侧纱门上蓦然出现一个剪影、一个女子高傲的侧影。她,身着西式长裙、头戴礼帽手执阳伞,所有的欢快情绪与静默等待,刹那间全都戛然而止。但凡看过这部歌剧的人们,都知道她是谁,本无悬念却令人不安。这个剪影,似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难以形容的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震慑力、冲击力!

平展的榻榻米式的架空地面,从至少有三处可掀动开启的储物箱里,一会儿翻出巧巧桑的新婚套服,一会儿拿出木质镶边椭圆镜,一会儿收纳了灯盏,一会儿收藏个物件……所有室内陈设,体量极为低矮小巧,小小的茶几、小小的神龛、小小的酒桌。看着领事和上尉弯下腰去倒酒端杯,突然感觉有些滑稽,洋人洋酒和低矮的道具,不匹配、不搭界。难道这是导演组的一种主观故意?一种暗含心机别有深意……这间居室,总体结构不变、局部适时调整,一幕是温暖甜蜜的爱巢,二幕是清冷寂寥的空巢,最后成为黑暗与绝望的情冢。

英国《每日邮报》先期载文报道,英国皇家歌剧院在复排前,满怀对经典的敬意,曾不惜花费一整年时间,聘请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日本历史学者担任专家顾问,从巧巧桑和铃木,到五郎和山鸟等,通过对演员形体动作姿态、服装发型化装饰物等细节上,做到精微调整严谨标准。这种对艺术的态度与作为,真令人感佩!如若不进剧场,怎能眼见为实?网络视频的效果,根本无法与舞台演出相媲美。开场时,从五郎“三击掌”召唤男女用人出场起,那种颔首拱背的形态、细碎急促的步态,全场观众一定有意识有感觉,那种前所未有的“穿越式”的代入感,实在太强烈了!

满台演员的服饰,精美考究。所有的配角和群演的服装,五郎、山鸟包括厨子晨光、男仆芳息,更不用说蝴蝶的母亲以及男宾女眷各色人等,无不依照各自年龄身份,面料色彩款式各不相同。女主角巧巧桑的婚礼和服,既要美观又要顾及演员表演,采用全真丝面料以提高舒适度及透气性,最外层裙装更是用到中国四大名锦——宋锦,纯白温润光泽雅致。新婚之夜,新娘一件一件,羞涩褪去锦衣华服,这个过程,有层次很缓慢,“爱我吧,哪怕只有一点点”,非常符合旧时日本女性的特殊做派。

笔者特别欣赏一点,蝴蝶和爱子离别的那场戏。母亲用黑布条为“悲伤”蒙上双眼,牵引着小心肝小宝贝走出室外。此时三面围合的推拉隔门全部撤掉,四周笼罩着一片黑暗。只有樱树花枝在光影中摇曳,繁花一朵接一朵、一串又一串坠落尘埃。蝴蝶折翅命悬一线,正拼尽最后的力气挣扎前行。此刻,另一侧光影中,那天真可爱浑然不觉的男童手里,并未按常规挥舞着小小的星条旗,而换作是摆弄着妈妈亲手折叠的一只白色“舰船”!如此处理匠心独运,其深刻含义令人省思,这是白色舰船所无法承载的、美丽蝴蝶一生的最终的美丽梦幻。一部经典的悲剧主题由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升华,感人心魄催人泪下!

亲切的声音荡漾在耳边

伟大的普契尼不单为《蝴蝶夫人》主要人物谱写了百听不厌、脍炙人口的咏叹调,全剧中大量的器乐演奏段落,配器十分精妙,同样十分精彩。还有合唱,尤其是第二、三幕之间的无伴奏无剧诗的哼鸣合唱,简直扣动心弦激荡心灵。在女主角的身份标识与形象刻画上,作曲家引用《樱花》《江户桥》《狮子舞》等日本民谣音乐素材,非常巧妙地将东方旋律同意大利风格有机融合化为一体。正如《图兰朵》不是中国歌剧,《蝴蝶夫人》当然也不是日本歌剧,她永远是普契尼的经典作品、意大利的歌剧瑰宝。

在所有歌剧经典中,《蝴蝶夫人》序曲篇幅精炼。许忠舒展双臂,最先由弦乐队奏出紧凑而急促的主题,慌乱、忙乱、混乱,预示着一场“游戏式”的婚礼即将开始。音乐的情绪并不喜悦,反而潜含着一种不祥与不安的诱因。普契尼精心调制出丰富的色彩感,在不断地变换晕染。精微细腻的抒情性,如浮世绘般的流丽笔调;澎湃涌动的戏剧性,似装饰画般的浓重底色。恍兮惚兮沉醉其中,笔者由衷感佩,无论音色还是风格,那种纯正而华丽的美,该是多么的普契尼啊!

如果忽略不计唱片中、网络上的“蝴蝶”,我曾现场听过至少五个现场版本,感觉2024年8月10日的演出,在速度上感觉有所调整,相比很多版本显得比较徐缓。这是指挥家刻意而为之?大概意图是要让音乐表现出20世纪初叶日本民族的内在性格。在强弱力度上,推得上去、拉得下来,掌控得当收放自如。次日那场收官演出则好像更为流动顺畅。这个戏,许忠和上歌是否首度合作?应该说,总体的风格、声部的层次,重点是同演员的配合,音乐都有很高的完整性与成熟度。

简短的序曲结束,“……新房在哪?”“……由您来定”最初的人声并非以雄壮的合唱先声夺人,而有点类似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由准新郎率先登台亮相。

本轮演出,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克里斯蒂安·费德里奇饰夏普莱斯;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吴波涛饰五郎、男中音歌唱家何超饰山鸟王子、男低音歌唱家余杨饰大和尚、贾文璇饰凯特,唐敏杰、黄俊鹏、潘墨尧、喻佳星等分饰皇家官员、登记官和阿姨、表妹等,这些演员均为一人和两组主演搭戏。在专程赴沪的执行导演贾斯汀·威及声乐指导亚历山德罗·阿莫雷蒂帮助下,他们都很好地完成了各自演唱与角色塑造。

上海大剧院舞台上的夏普莱斯,身材修长体态匀称、举止儒雅风度翩翩,帅!克里斯蒂安的声音造型也特别符合角色的身份。在剧中,美国领事基本没有大篇幅的独唱,但他却是一个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头到尾,他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与平克尔顿、巧巧桑的对话之间,“读信”这场戏都无法连贯完整,总是被巧巧桑插话打断而变得零散琐碎。但,男中音的个性特征与心理状态,歌唱中的声调语气语感,却始终都能很好地保持戏剧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在中国配角演员里,五郎的歌段与戏份相对居多。从开场和男主的对话,吴波涛就唱出演出了五郎作为婚姻介绍人应有的状态。青年男高音嗓音条件不错,舞台感觉比较松弛自然。在平克尔顿、山鸟王子面前,他带着奴才骨子里那种卑微与谄媚的天性,而面对男女仆人却习惯性地换上一副耀武扬威呼来喝去的做派。第二幕的五郎,再为蝴蝶保媒拉纤未果,更是充分表现出小人物特定身份的可厌与可怜。

“巧巧桑!巧巧桑!你在领事馆做了什么好事?!”一次性开声亮相的大和尚,身量高大伟岸、歌喉浑厚坚实,一出场就自带大气场。这个角色特别适合男低音余杨,在舞台上他状态相当自信,“你的灵魂将受到拷问,你的日子所剩无几!”叔叔的愤怒和诅咒,很有分寸不太夸张,因为毕竟不同于武士,而身为年迈僧人,应有符合角色身份年龄的庄严持重。“所有人都跟我走!”大和尚来去匆匆,但他留下的余威和阴影,仍旧令人惊魂不定。

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准,一直保持着顶尖水平。单以最近演出为例,一个月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义勇军进行曲》,那种令人热血偾张的歌声犹在耳畔;一个月后,在上海大剧院的《蝴蝶夫人》,他们的音色,因语言风格与情绪动态而为之改变。这次又经合唱指挥马丁·怀特面授机宜悉心调教,“蝴蝶”中所有台前幕后的群演歌段都实现了新的超越。最值得赞叹的“彻夜等待”那场戏中的哼鸣合唱,简直控制得太好了!歌声缥缈如梦如幻,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始终牵引着观众的耳朵,萦绕于心挥之不去,余音缭绕引人入胜。这段合唱为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噩梦乍醒,做足了前戏与铺垫。

花园会像冬天一样凄凉

歌剧《蝴蝶夫人》四个主要角色,前面提及的夏普莱斯除外,巧巧桑、平克尔顿、铃木各有中外两组演员。因邀请方特意安排,笔者先看了8月10日第二场(中国组),后看的11日第三场(国际组)。无须两相对比,只按女二号、男一号、女一号顺序,谈一点个人感受。

如果不看节目册,第一眼、第一声完全认不出,原来她就是《义勇军进行曲》里端着汤圆歌唱的那位司徒慧敏的母亲。王潇希,这个名字是记得的,女中音浓密绵柔的音色,还有满脸温厚慈祥的容颜也没忘。我不得不叹服,《蝴蝶夫人》的化装造型与动作规范,已经让舞台上的女佣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大人在微笑吗?”这也是铃木身份决定的态度和反应,她的行腔、音色、姿态、表情都符合这个角色。她的戏,在第二幕有更多展开。女主角,可以任性霸道不讲理;铃木,只能听着、受着、忍着。一个忠实厚道、偶尔也会声张个人观点的女佣,王潇希的表演,基本到位可圈可点。

正因为这版“蝴蝶”在化装造型上的严格严谨严肃,在一定程度上,好像模糊淡化了东西方“面孔”的差异。下一场,五郎三击掌,只见三名用人踏着小碎步应声而出,又听领头女佣唱起“微笑能解除忧愁和烦恼”,那会儿真没留神,铃木有何异样。安农齐亚塔·维斯特里,从她在世界舞台所饰演过的歌剧角色或单就铃木这一个角色来看,应该说优势显著。一个西方女子模仿一个东方女子,而且是地位低下的仆人,女中音的身姿体态表情,非常自然地贴近角色。因其已积累了40余场铃木演出的舞台经验,她的歌唱与表演均已达到形神合一的高度。可以说,安农齐亚塔是笔者目前最认同最欣赏的铃木。

郭子照,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原来在上海音乐学院本科阶段师从葛毅教授,20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考入米兰音乐学院师从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阿德丽娜·斯卡拉贝丽(Adelina Scarabelli),2018年以满分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这些年郭子照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意大利、瑞士等20余家歌剧院主演过鲁道夫、图里杜、卡瓦拉多西、阿尔弗雷德、奥赛罗等30个角色,平克尔顿为其中之一,郭子照对于这个角色并不生疏。他曾因“奥赛罗”角色表演,荣获欧洲著名古典音乐大奖DOSKY“2019歌剧最具成就奖”。

“还有天花板和墙壁”,开初第一声,郭子照果然嗓音条件优异音色漂亮。“美国人为了做生意和享乐,在全世界到处游荡”,平克尔顿第一段独唱,可以清晰辨识男高音歌声兼备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特点。“她像玻璃雕像般精致”,在这首热情洋溢的咏叹调里,海军上尉谈论自己的小新娘,赞美的语调带出轻佻的口气;“到时我将娶一位美国夫人”,这不摆明了,蝴蝶只是他逢场作戏聊以慰藉的玩物。新婚之夜的一大段爱情二重唱,那一刻,男高音似乎真心怜爱着巧巧桑,他用甜美的歌声抒发爱意。第二幕,平克尔顿彻底玩消失。第三幕他最后演唱的咏叹调“再见了 布满鲜花的欢乐和爱情的庇护所”,歌声表达出的痛悔负疚,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Lxzvk2CV2xTUtxihQ3NW+LShadLY7YjZ1CNeY7TT508=

翻看节目册,看到豪尔赫·德里昂的名字似有所感。原来,他就是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的拉达梅斯!那边另译为豪尔赫·德·莱昂。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形象俊朗、嗓音豪壮,温暖的抒情性与坚韧的英雄性兼而有之。舞台上的平克尔顿,歌声仍是那么迷人。这个角色对他而言,驾轻就熟毫无负担,她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穿透力与稳定感、角色感、戏剧感都非常到位。无论是新婚之夜对蝴蝶的爱意,还是三年之后愧悔交集的痛心,豪尔赫的演绎都是那么自然松弛,令人心悦诚服。

蝴蝶来了!两只!还是由近而远话分两头。

在歌剧发源地意大利深度浸泡过8年的宋倩,回国这些年十分活跃有口皆碑。第一次挑战 Madama Butterfly这个重量级角色,非常自信也特别投入。众所周知,这个戏,绝对可谓女高音的试金石——大抒情的同时,必须有丰满的戏剧性张力感。她在声音和语言上无障碍,最难的可能是在形体姿态上,必须符合导演预设的标准和严苛的要求。实际上,宋倩的娇俏玲珑肯定更符合人物形貌。在舞台上,她真美得不可方物。

女高音歌唱家也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很多时候,蝴蝶需要保持跪坐甚至侧卧的姿态来演唱。因尊重国际组演员的自然习惯,音乐的节奏速度幅度都拉得很开又很慢,需要气息通畅深匀而富于弹性,机能与腔体保持高度灵活敏感的状态,否则根本无法自然地呼吸与舒展地歌唱。宋倩的歌声,那就是15岁小姑娘、18岁美少妇的情动于衷的深情咏叹。曾听过无数版录音,看过十多遍现场,“在晴朗的一天”早已耳熟能详。听宋倩唱完最后一个音符,我憋住的那口气,终于松下来呼出来!太好了,完美!最后蝴蝶的生命绝唱,在音色上、表演上,宋倩都做到了人物化、情绪化的精心处理。已经对自己下手的巧巧桑,挣扎着扑向儿子那一刻,她舒展的双臂与趔趄的步态,有一种飘然若仙无法言说的美,赞!如若将来有机会巡演、轮演,她将成为国内歌剧舞台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蝴蝶。

最后的篇幅留给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费德丽卡·维塔利。她,绝对是个大美人,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小新娘第一次出场就一直弯着膝盖侧着腰,这样看上去,大概不会太显高挑。费德丽卡低头、歪头、扭头,举手投足都很讲究,可能希望自己更像蝴蝶夫人一点?她做得非常认真,偶尔略微有些刻意,真不容易!这样的表现显得天真又可爱,有点早熟的孩子气,让人很喜欢。相比那些最典型的戏剧女高音,费德丽卡的歌声,听上去更灵秀柔美圆润。所有唱段都是那么悦耳入心。爱了爱了,如此可爱的蝴蝶折翅,看着听着“美”被毁灭,怎不令人潸然泪下痛彻心扉!

在普契尼纪念年听普契尼名作,《蝴蝶夫人》带给我们如此高级的艺术享受,这种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的幸福感,将久久萦绕于心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