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时代,巴黎奥运会中AI的赛博新预言

2024-10-31 00:00:00王洪波张悦
网络视听 2024年17期

摘要: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中,“AI+体育”是国际奥委会释放的积极信号。在智能传播时代,体育行业即将以全新面貌迎来系统性变革,并已经在诸多方面崭露头角。基于此背景,本文开展对智能传播中“AI+体育”实际应用的现状分析,从当前人工智能与体育传播结合的问题与危机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与体育融合发展,从而传承体育精神,守护体育文明,促进体育传播开创AI赛博新阶段。

关键词:智能传播 人工智能 体育传播

2024年4月19日,国际奥委会发布《奥林匹克AI议程》,这是继托马斯·巴赫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来的第三项体育议程。从以往奥运议程来看,国际奥委会先是于2014年发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对当时体育项目、硬性流程和软性包装进行精准革新和升级;随后于2021年发布《奥林匹克2020+5议程》,新增15条改革建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重唤体育热情与“情同与共”的坚定信念。本次的奥林匹克议程则划时代地突出强调“AI+体育”新路径与新局面,为未来体育传播发展做出了创造性实践指导,向全世界展示体育传播在智能传播时代新趋势。

一、AI促进体育传播实践应用分析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体育行业与体育赛事中要积极实施体育数字化战略,创新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构建智慧化场景,加快智能体育产品研发与应用。体育与AI技术结合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体育界重要突破。它象征体育传播进入智能传播时代的主动蜕变和全新用户体验。

(一)控制信息源:AI实时监测,保障网络安全

大型体育赛事中,信息源总是鱼龙混杂,对体育传播而言,控制信息源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障传播优质水准。历届奥运会便是各国网络安全技术较量场。2012年伦敦奥运会曾遭遇40分钟DDoS攻击;2020年东京奥运会遭受4.5亿次攻击尝试,是伦敦奥运会的2.5倍。本次巴黎奥运组委会部署一套先进智能防御系统,堪称奥运会“数字铠甲”。组委会通过云计算技术,利用分布式云架构,灵活调配计算资源,应对突发大规模网络攻击,为安全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在由超15000名运动员,2000名相关工作人员、来自20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成的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超级代表团中、该系统支持超过35种语言、容纳主要社交媒体平台言论,标记不符合体育精神、具备威胁运动员及官员安全的内容,可以自动删除辱骂性、人身攻击性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言论营造舆论风波并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从而保障比赛项目顺利进行。此外,该AI系统还考虑赛事期间运动员会受到来自平日指数级别增长的关注,存在体育传播中信息饱和乃至过载的风险。此时该AI系统便可实现在大量内容堆砌下,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管理,帮助运动员高效获取有益信息,减少因信息爆炸而受到地影响;从赛前舆论关注期到赛中舆论爆发期再到赛后舆论次生期,AI检测系统都具备很高地使用需求。

(二)化身创作者:AI参与传播,丰富内容形式

在传统体育传播中,人工裁判是释放结果信号的主要裁定源,而在智能体育传播时代,AI充当裁判,参与传播,在体育界已有尝试。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便应用人工智能裁判与教练系统,针对运动员训练中每一跳,严格判别扣分动作,并对起跳、空中、落地三个阶段全流程动作进行量化,同时提供技术回放支持,有助于检查判断评分合理性,是AI智能参与体育传播,成为内容输出者的表现之一;在赛事解说方面,AI化身语音解说大亨,以实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辅以体育知识,搭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本届奥运会中,咪咕视频推出AI智能解说功能,在比赛中为用户精准解读赛场实时情况。同时,咪咕视频支持AI明星分声,可以模拟合作明星声线,为观众带来明星现场解说体验,使体育传播链传播者以更成熟的方式,丰富用户体验。无论是裁判员,还是解说员,都是AI智能在赛事传播中现象级别的应用,使得体育传播玩出新花样,带来新体验。

(三)提升传播效果:AI配置环境,打造视听盛宴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世界上首次使用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奥运赛事。本届巴黎奥运会中,通过使用虚拟仿真技术,提升体育视听给用户带来的直观体验,增强体育传播效果,创新赛事观赏度,实现科技与竞技性体育融合。此外,在保证赛事转播优质视听感上,阿里云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共同打造的OBS Cloud成为巴黎奥运会全球转播重要基础设施。巴黎奥运会总计有379个视频直播流、100个音频直播流,产出超11000小时内容,比东京奥运增长15%,巴黎奥运会成为历史上全球AI覆盖最广的一届奥运会。从硬件设施上解决传播障碍造成的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充分彰显AI赋能体育传播的多样性。

二、AI适配体育传播的潜藏危机讨论

在迎接智能传播体育新纪元的同时,可以预见AI会带来风险。未来体育传播的诸多发展势必需要AI助力,但体育作为文娱类内容,从赛事角度出发,运动员、运动项目、观众是体育行业三要素,更是搭建体育赛事关键的壁垒。因此,对AI智能带来的潜藏危机更需警惕,一旦体育赛事不再以人为本,体育传播便会丧失其原本的魅力和意义。

(一)“糖衣炮弹”:体育传播效果蛊惑的重心偏移

新技术无疑会给体育传播增添诸多热点,放大体育赛事魅力价值。但在快速发展背景下,也要警惕技术亮点综合征的催化。无论是奥运会,还是NBA、WTT等联赛,涉及AI技术场景多种多样。具体来看,在本届奥运会中,针对AI在社交媒体上的语言分析与检测,目标虽是为保护运动员免受网络暴力影响,从传播信息源防止谣言诞生,但隐私边界却并未划分清晰。在有关传播技术宣传上,功能总是被第一强调的重点,而技术原理、影响范围、对个人隐私是否有侵害、抓取内容是否准确、是否会产生误判等情况,却并未对用户清晰介绍或进行承诺。智能传播时代,产品包装往往趋利避害,在大型体育赛事筹备上,AI应回归重点,回应问题。目前来看,体育传播如何在提高技术可用性的同时,尊重并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仍是智能传播人机共生时代需要重点关注和急需面对的问题。

(二)“替身文学”:体育传播从业者的行业威胁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技术外溢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巨大引擎。对体育传播而言,人工智能与体育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如今,许多新型非人工职业正在占据市场,体育传播产业也从原本的全人工覆盖转变至人机共存。体育传播中,更多非人角色开始融入,如AI球探、AI播音员、AI解说员等,体育行业正在历经变革。新角色的诞生与融入,势必影响到原本相对平衡的产业构造。因此,目前针对体育从业者的威胁影响虽是一部分,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以及全球对“AI+体育”的布局期望,未来体育与AI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对体育从业者的影响也会从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局。此外,从体育传播发展来看,AI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相较人力,AI处理速度往往更快,处理结果往往更准确。目前种种信号都在证实,AI全面融入,实现智能体育,已是大势所趋。针对人工体育工作者的格局审视与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三)“虚实相映”:体育传播受众参与习惯养成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体育传播的更多元素逐渐被赋予虚拟场景,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但是,随着更多虚拟应用出现,从业者应该警惕和考虑的是,在未来体育比赛策划与实施中,观众若适应线上观赏,则现场将逐步失去观众参与。但重要的体育赛事不仅会为举办地带来人文流量,带动当地收入,促进当地文化发展与宣传,也有益于当地居民提升体育修养,加强体育锻炼。例如,贵州台江县村BA、榕江村超等。从观众主观体验出发,技术革新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全新感受并非体育运动本质。线上体育项目虽可以虚拟拉近观众与“赛场”和“选手”距离,但缺少观众真正在场时和现场全部因素产生的交互,遮蔽体育赛事本质的互动性。体育盛事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延续从古至今人类的“狂欢”,也是由大型互动仪式联结的“交往”,完全虚拟会使观众的精神与身体处于剥离状态,削弱现场体验的直接性与真实性。因此,若观众的现场热情退去,形成用户习惯,从线下观赛分流到线上“参与”,不仅破坏体育传播本质,更不利于体育强国打造。

三、AI赋能体育传播的未来发展愿景

数字化转型是体育传播未来发展方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出:“我们的持续成功取决于如何拥抱数字技术,特别是不断加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在媒介化社会中,AI的应用已然全面展开,国家奥委会2023年便成立了人工智能工作组,这既是向全世界展示体育传播发展新航向,也是代表国际层面对“AI+体育”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体育与赛事成为AI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在未来发展中,我们需警惕风险威胁,真正实现助力体育传播的执行与宣传。

(一)媒介空间:现实、数字交织下的共生

本届巴黎奥运会改变原有在封闭体育馆内举办开幕式的惯例,选择以整个巴黎为传播媒介,这不仅打破体育传播隔阂,邀请更多市民参与盛大的体育狂欢,而且使巴黎的城市样貌展现在世界亿万人民的面前,达到城市传播效果。从这次开幕式表现来看,体育传播中的“真实感”至关重要,同样,真实造就的情景感也无可替代。因此,AI在武装智能场景的同时,应注意真实场域下难以比拟的效果。在体育内容制作中,从业者可以尝试通过实景演播室技术,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并运用“5G+AI”技术提升赛事转播制作水平。作为新形式内容,科技营造的虚拟氛围也应关注真实性对体育行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性,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使“身体的在场”成为现实的时代,对真实的呼吁需要重视,促进多样体育元素传递,从而带动体育传播链式反应,提升体育价值。

(二)人本科技:体育技术融合下的宗旨

现代体育转型与升级离不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支持。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论是体育从业者,还是技术开发人员,都应坚持人本科技理念。体育从业者不应停滞不前,而应积极发展自身能力,发挥体育潜力,接受新事物,提高自身水平,关注前沿科技发展。同时,从业者应认识到,当下人工智能与体育传播的结合仍存在很多空白,需要人工审核、升级、修改。当下,大多数体育智能产品还处于试水阶段,一方面鼓励具备丰富体育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开阔思维,广泛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体育传播具备情感色彩,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全理性构成的精妙算法,而是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创造物。在体育领域,创新依赖专业人才引领,人工智能的运用也需要专业人才支持。总之,体育从业者需要警惕威胁,不断进取,尝试接纳和学习人工智能与体育的新发展。面对人工智能浪潮,体育与传播工作者积极拥抱AI是主旋律。

(三)自我觉醒:行业魅力发展下的反思

体育赛事传播中,内容在策划、宣传、分享等部分都应始终占据核心地位。面对人工智能被“诟病”的隐私问题,体育与传播工作者应始终贯彻体育精神,在促进体育比赛安全、合理、公平举办的情况下,力争创新,构建包容、开放的体育环境。至关重要的是,AI开发方应同样拥有体育精神,拒绝顾此失彼式发展。在全面提升的同时,行业需要时刻反思。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服务运动员和观众的项目,应时刻注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运动员和观众需要反思觉醒,AI虽能量化成绩,为运动员打上各种各样标签,但人的上限不可估量,体育激情、体育爆发力更不可衡量。因此,AI提供的数据,虽具备参考意义和价值,但运动员也应该相信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力量与能力;观众在感叹技术多样性、技术便利性的同时,需警惕隐私风险、全景敞视危机,并有权及时提出合理诉求。

四、结语

国际奥委会宣言中提到,“国际奥委会通过发掘人工智能的潜力来促进公平、卓越、团结和奥运体验,激励并加速全球体育的变革。”智能传播时代,体育传播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还存在诸多待提高的地方,无论是从体育发展来看,还是从体育强国建设来看,人工智能与体育传播的融合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同时,人工智能与体育赛事融合应当造福全世界所有运动员,所有体育和体育传播从业者,而非以此加剧数智鸿沟,扩大体育强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专业壁垒与实际条件。体育无国界,“更团结”也是奥林匹克宣言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本届巴黎奥运会释放的信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和体育传播从业者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智能传播时代,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传播,不仅为了完善体育盛事,更是为了提高体育赛事观赏性、体验性,从而发挥体育力量,实现团结世界人民的愿景。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R/ OL].(2021-10-08)[2024-08-18].https:// www.sport.gov.cn/n315/n330/c23655706/ part/23656158.pdf.

[2] 李忠东.巴黎奥运会向网络威胁宣战[J].检察风云,2024,(04):48-49.

[3] 徐畅,邹德宝.冰雪冬奥五朵“科技之花”[J].数字经济,2022,(03):18-21.

[4] 邢丹.AI+体育助力奥运实现百年蝶变[N].中国工业报,2024-08-12(010).

[5] 郑霖豪,庄家炽,任羽卓.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产业升级: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4):107-116.

[6] 张卓,王竞. 身体、场景与共情——体育赛事沉浸式传播[J].电视研究,2021(08):24-29.

[7] 彭涛,吴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体育的发展、突破及展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23): 172-174.

[8] 高哲.人工智能赋能体育赛事直播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体育科技文献报,2023,31(12): 198-201.

[9] 戈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20,41(02):30-31+33.

[10] Olympic AI Agenda.[EB/OL].[2024-06-11].https://olympics.com/ioc/olympic-aiagenda.

(作者简介:王洪波,博士,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张悦,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田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