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是导演王家卫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表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一个孤傲叛逆、放荡不羁的“无脚鸟”旭仔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他流连于花丛中却不为任何人驻足停留,唯一让他一直挂念的就是寻找亲生母亲。他离开了娴静的苏丽珍,也离开了热烈的露露,只身前往菲律宾寻母,但是他的亲生母亲并没有见他,他也毅然决然地没有回头给他母亲看他的机会,最后这只“无脚鸟”因枪击死在了火车上,连死亡也是在路上,这一情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折射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人的漂泊感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阿飞正传》具有典型的王家卫电影风格,叙事节奏缓慢,人物对话大都不长,没有长篇大论,台词文艺而煽情,如同诗歌一般优美。“王家卫式”的对话风格,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串联故事情节和突出电影主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人物的对话与独白占了很大篇幅,如旭仔的独白就是电影中的标志性段落。对话是片中人物之间的交流,通过对话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心态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剧中人的内心独白在电影剧本里属于主观式画外音,用于揭示角色隐秘的内心活动,是不能、不愿意对别人说出来的,但需要使观众了解,它是对话的补充,也是情节的组成部分,是需要观众了解的,即片中人物与观众的交流。
对于台词的分析,主要是对于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自我独白的分析。本文将采用话语分析和文本剖析的研究方法,从艺术表现特色的角度,通过对剧本中对话、独白的分析,揭示其在影片中的意义,加深人们对影片中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
一、数字
在众多的赞誉之中,英国电影评论家汤尼·雷恩对王家卫有着特别的评价,他称赞王家卫为“时间的诗人”,因为他总是能够精准地捕捉时间细节。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充满了对日期和数字的迷恋,就像是他的风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作品里,那些关于数字精确到分秒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感。
“十六号……四月十六日。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之前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那一分钟。由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一个是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这一幕场景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透露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这段感情的执着与不变。
这种精确到数字的描写手法,一方面给予观众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1960年的那个下午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另一方面,它又让主人公对那段情感的记忆显得尤为深刻。对于旁人而言,这不过是一串平淡无奇的数字,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子,但对于旭仔和苏丽珍来说,那一分钟却是他们爱情故事的开始,所以他们对此记忆得如此精准,这是旭仔的偏执,抑或王家卫的偏执。
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王家卫如何利用数字来增强电影的情感深度。数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们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承载着人们对于爱情、生活和时间的无限感慨。王家卫通过这些精确的时刻,传达了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同身受。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每一个瞬间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这正是他作为“时间的诗人”所擅长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影片的最后,超仔在火车上向旭仔发问:“你还记不记得,去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你在干什么?”让这段以时间开始的感情首尾呼应,有始有终。面对这样的询问,旭仔心中已然掀起层层波澜。那个具体的时间,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旭仔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之门。它代表着过去的某段时d48d058d649e9184f6db75f0e8ee726d29fc1c9d85d8c1196495ddf07b93f62f光,那个数字被嵌入到他们共同的回忆之中,成为一个无法替代的符号,它对旭仔来说,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所以,当超仔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时,旭仔的反应显得格外敏感与清晰。他的眼神闪烁,仿佛能看到那段过往的影子,感受到其中的温度和情感。这个数字,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成为他们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一个精确而具体的时间,只有当事人才能明白其中之意,所以超仔一问出口,旭仔就明白了他想要表达什么。这样的数字成为旭仔与苏丽珍之间的暗号,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他们故事的起点。
二、意象
王家卫的电影语言总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他擅长将具体的意象转化为深邃的象征,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例子便是他用“凤梨”这一形象来象征“爱情”,这种水果甜蜜中又带着一丝苦涩,恰似人生中那些难以言喻却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
在《阿飞正传》这部影片中,王家卫采用了“无脚鸟”这一意象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无脚鸟的原型来自雨燕,也被称为北京楼燕,无脚鸟一辈子都不会在平地着陆,几乎一生都在飞翔,它们的翅膀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但是脚却退化了,甚至失去了地面行走的能力,它们无法在平地上保持平衡,一旦着陆就很难再次起飞。
“我听人家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可以一直地飞呀飞,飞得累了便在风中睡觉,这种鸟儿一辈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旭仔就是这样一只无脚鸟,无论是温柔文静的苏丽珍还是张扬热辣的露露,他都不会为她们驻足,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飞翔,却又因为无法停止的追寻而感到疲惫不堪,这种无休止的旅程,让人觉得既自由又绝望,这句话也透露出旭仔对于人生意义的困惑和追求。
王家卫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类对于迷茫、找寻,以及无法完全掌控自己命运的深刻理解。在电影的世界里,每个人物都像是“无脚鸟”,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而旭仔这只孤独的“无脚鸟”,始终在天空中飞翔,从未脚踏实地。他的身影映照着二十世纪中后期香港社会的迷茫与颓废,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内心世界的缩影,他们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与方向。旭仔代表了这样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象征,是对那个时代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电影的尾声,梁朝伟饰演的角色是另一个旭仔,就是另一只“无脚鸟”。梁朝伟用精湛的演技将“无脚鸟”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他不仅是旭仔的延续,也是整个“无脚鸟”族群的一员。影片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揭示了那一代人的困境,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影想要传达的抽象主题。同时,它避免了使用直接而平庸的表达方式,而是选择了更为含蓄、深刻的叙事手法。正因如此,“无脚鸟”这一经典意象得以长久地留存于人们的心中,成为经典的文化符号之一。
三、独白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充满了独白式的叙述,在他的镜头下,每一句台词都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观众能够透过银幕与角色进行无声的交流。这种独特的独白技巧,在《阿飞正传》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旭仔的独白并不是简单地对电影所探讨的主题进行的直白阐述,而是一种深情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他的独白中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不仅是影片情感深度的折射和主题的深刻阐释,更是对生命无常和孤独寂寞本质的赞歌。旭仔用其独特的语调和节奏,将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在感受到其中轻松幽默的同时,也不禁被那些背后潜藏的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力量所震撼。
旭仔那富有哲理、深邃的话语,宛如他内心深处的呐喊,透露出他在面对生活时不可避免的孤独感,以及面对这种感觉时的无力感,还有他的无奈与挣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一根根细针,深深刺进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不得不正视自己生命中可能存在的孤独与无助。他的声音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心中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意义的探求。通过这样的独白,导演王家卫成功地将个体的命运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使《阿飞正传》成为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杰作。
影片不仅有主角旭仔的内心独白,还融入了苏丽珍等众多角色的内心独白,这些独白交织成了一幅丰富的情感画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作品主题也变得更加深刻。“他有没有因为我而记得那一分钟?我不知道,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一个人。后来,他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由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最少见一个小时”,这短短的几句话,描述了苏丽珍对旭仔感情的转变,揭示了他们之间关系的逐渐深入,她的独白表明了她的内心世界,不同于她嘴上的抗拒,在她心里已经完全被旭仔“一分钟的朋友”的话语所征服了,也表明了情感会诞生于一种美好的习惯,即一分钟的聊天探望到两分钟,再到一个小时,以及那种习惯带来的深刻影响。这段独白不仅展现了苏丽珍内心深处的变化,还隐含着对传统爱情观的致敬—人们往往是从日常的小习惯中寻找到稳定的幸福,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份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美好习惯,哪怕只是一分钟的短暂陪伴。同时,王家卫巧妙地在苏丽珍的独白中省略了两人交往过程中具体的时间,这样的处理手法既为剧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它提醒我们,在王家卫的世界里,时间并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流动,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通过细节慢慢展开的,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
还有爱慕苏丽珍的超仔的独白:“我从来都没有预算她会打电话给我,但是每次经过电话亭,我都会停留一阵子,或者她已经回到澳门去,又或者她只需要有人陪她聊一个晚上。没多久,我妈妈去世了,我就去了跑船。”这段内心独白流露出超仔已经深深爱上了苏丽珍,所以他之后遇到旭仔之后才会情不自禁地提起她,尽管命运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尽管他知道苏丽珍不会打电话给他,他仍旧心怀期待,那种期待如同夜色中最亮的星光,照亮了他心底的某个角落。与旭仔那种大胆追求苏丽珍的方式不同,超仔对苏丽珍的爱,是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他从未让苏丽珍知晓,而是默默藏在心底深处,以最隐秘的方式,静静守护着这份不为人知的情感。
独白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深入挖掘角色自我情感世界的窗口,也是观众得以窥见影片深层内涵的钥匙。通过精心设计的独白,演员们能够用最直接、最真诚的表达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剧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而又强烈的相互作用,如“无脚鸟”旭仔的独白就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它将角色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复杂多面的精神面貌不再是难以理解的谜团。
王家卫巧妙地运用独白段落,串联起整个故事线,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每一个角色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剧情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通过这种精心编排的独白,电影不仅增强了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还深化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总而言之,王家卫的电影通过大量细腻的独白和场景切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一段人物独白都像是精心挑选的珠宝,镶嵌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等待观众去发掘和欣赏。他的电影语言如此独特,以至于观众在观看时,不得不全神贯注,跟随着镜头和人物内心的节奏,一起感受那些微妙的情感起伏和时代变迁。
《阿飞正传》的台词具有高度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值得反复品鉴与推敲,“碎片化的叙事和隽永的台词,体现了影片写意性的特点”(《邓爱芹“形意”与“风骨”的完美融合—论电影〈一代宗师〉的美学追求》)。主人公旭仔是一个社会边缘人,没有固定收入,靠着生母每个月寄的钱过着颓废放纵的生活,他也是一个符号,象征着那一代如他一样迷茫颓废的香港人,而港人真正的根在中国,这才是香港的生母。
本文从艺术表现特色入手,分析了《阿飞正传》的台词,通过对电影台词的文本剖析和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旭仔迷茫、反叛、放荡、无归属感的“无脚鸟”形象。此外,对于苏丽珍、露露、歪仔、超仔以及旭仔的生母与养母形象的细致把握,也有利于理解作品隐晦的主题,品味作品深层次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