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之花,香溢密城

2024-10-31 00:00朱胜利位昊阳牛艳君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8期

大美溱洧,文化新密。

新密,一个从《诗经》中走出来的城市,一个岐黄文化的发祥圣地,一个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的地方。

她,最不缺的就是古文化元素。

新密,这座千年古城,其北侧的青屏山上,矗立着一座九层高塔。

屏峰塔,又名文峰塔,最早由清代顺治年间知县李鹏鸣修建,后来被毁。

两百年后,咸丰年间,知县张廷玺到密县上任。他精通风水地理,仔细观察了密县的山脉、水势之后,为了重振密县的文风,召集了当地的豪绅。他说道:“因青屏山主峰不高,才导致此地文风不能昌盛。如今查看之后,我有一法,可以使境内应出文人无数!”

不久后,宝塔竣工,并且在塔的顶部还有三个铁质圆球串在一起,预兆着学子们可以连中三元。到了竣工祭祀的这一天,张廷玺满心欢喜地来察看屏峰塔。但是,他猛然发现新建塔的高度,与预想中的高度不一样,心里暗叫一声不好。

他忙把工头叫到身边,问明原因。原来,新塔修建到第八层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升塔升不上去,便只能匆匆装了塔顶了事。

张廷玺听后,长叹一声,自语道:“气数如此,不能强求,罢了,另想新招吧。”后来,为了弥补缺憾,他找到一个破解的方法,在新建的塔顶之上挂红灯百日。

于是,刚刚修建好的屏峰塔塔顶,高高地挑着一盏红灯,夜晚就像一盏希望的灯塔。后来,密县果然出了王化堂、周相两位翰林,以及张绍衣、张增祥、翟允之三位进士。正好应了他那句话—“应出文人无(五)数”。

屏峰塔,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顶三个铁球接连串起,预兆着新密学子可以连中三元。

新密市实验高中,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从去年的花梦垚到今年的樊昱彤、王一帆,两年连夺三个状元。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偶遇樊昱彤,一个文静内秀的女孩,宛如邻家小妹。

樊昱彤,曲梁镇周庄村人,先后就读于新密市实验小学、郑州宇华初中、新密市实验高中。今年高考,樊昱彤以680分的成绩斩获理科状元。

在实验高中宏志部,笔者见到了宏志部主任兼学校副校长—陈永福。这位来自驻马店泌阳县的豫南大汉,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给人以干练洒脱、雷厉风行的感觉。

陈永福说:“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学校以高征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创新思路,特地成立宏志部,各级段均设两个班,一个物理方向,一个历史方向,每班班额四十人,共六个班,选用最优秀的教师,任课教师单班教学,有利于个性化辅导、精准施教、因材施教。”

不巧的是,没遇见樊昱彤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杨思宇,听说他回信阳老家探亲了。前年的理科状元黄翔宇,就是他的高徒。杨老师带出过不少学霸,如侯俊企、杨浩鹏、楚秋慧、王敬元等。

春秋新密,中华之源。黄帝内经昭日月,岐黄文化永传承。轩辕岐伯中医祖,密邑山河居圣贤。岐黄文化进校园,继往开来;实小敢为风气先,成效初显。溱水毓秀,伏羲山下实小崛起;青屏蕴灵,农业路上英华绮丽。建校四十载,新时代里显伟绩;并校三所,新征程上创佳绩。书声琅琅,花朵五千迎旭日;春光灿灿,园丁三百育栋梁。翱翔传统文化海洋,风景这边独好。

这里,是新密市实验小学。

听闻,状元回访母校,学校校长樊松芳早早地迎候于校门口。在教学楼后的劳动实践基地,樊昱彤看到硕果累累的菜园,不禁感慨:“这里,让小时候的我感受到‘劳动最光荣’的真谛。”在假山水系旁,樊昱彤深深地陶醉于母校的新景观中;在篮球场上,樊昱彤健步如飞;在乒乓球桌前,樊昱彤左挡右攻,仿佛又回到了“我运动我快乐”的童年。

樊昱彤的父亲樊江水,现在在郑州惠济区政府工作;母亲张秋菊,是原新密市煤炭运销公司职工,后全职在家照顾樊昱彤姐妹俩。姐姐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目前已参加工作。

笔者看到,客厅里的两个书架放满了图书,彰显着这个书香家庭的文化氛围。

樊江水告诉笔者,自己和妻子的两个家族均重视教育,倡导“知识改变命运”,三代内有多人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而他自己也是研究生学历。

人常说,“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樊昱彤用自己的努力,推翻了这个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