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我们慕名邀约去高瑶村沐浴瑶族药浴,去品尝瑶家油茶,去看看黔桂接边山区最大的瑶族村寨。
清早,我们在都柳江畔古榕树下婉转的画眉声中踏上行程,一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西山镇高瑶村。比预约时间到得早,坐车没有流汗,天气也不寒冷,如果这样浸泡瑶族药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品尝油茶,勤劳的乡亲们早就上了坡,免费的油茶要等到中午或者晚上。在瑶族药师赵金钱的推荐下,我们去攀爬高脚大山,那里的山顶有国家测绘局标定的三角点,是一个标志性山峰。
高脚大山,我并不陌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当地的西山中学读书,梅雨时节的每个周末,都会到高脚大山采摘杨梅,一个下午可以采摘三十多斤,一斤两毛,换取分分角角,用来改善生活。从那时起,高脚大山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雄伟的高瑶大山,顶峰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大山养育着山脚下黔桂接边的十万少数民族同胞。山腰上分布着高脚、秋卡等瑶族村寨,岑扛、务林等苗族村寨;山脚坝子坐落着平寨、陡寨、小翁等侗族村寨。长期以来,共饮一山水的各民族同胞在山上山下情同手足,水乳交融。仰望大山,未见山顶,只有曲折蜿蜒的山路,好在经常有人走,并未杂草丛生。山上的九月泡(悬钩子)在山路上下的灌木林里熟得透红,老娃叶(滇白珠)零星地长在茂密的杂草丛中,没人采摘,恰好给我们外乡人带来了口福。
在一路的吆喝中,来到海拔九百多米的缓坡休憩。缓坡周边到处是雀堂,相隔几十米就有一个。高瑶村的雀堂与众不同。我见过修剪整齐的灌木林围成一个圆圈的雀堂,见过用树丫架设的简陋雀堂,见过土墙草垛围成的防寒防风雀堂,却没有见过高脚大山的如此雀堂。它的每一个雀堂,处在半山腰或小山顶上,只要有缓坡,只要有凸点,就充分利用,栽种杜鹃树将雀堂一圈一圈围起来,像是圈划地盘,又像图腾记号,给人一种神秘感。深秋不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但山上有零星的杜鹃花傲放,虽不是满山映红,但格外鲜艳。在这深秋的季节,在这陡峭的山岭上,见到这娇艳孤立的花朵,让我产生了莫大的敬畏!感慨的瞬间,我突然咯噔了一下,保护自然生态已深入人心,高瑶大山怎么还能有任意诱捕鸟类的雀堂呢?
来不及多想,众人吆喝着加油继续向山顶爬,遇到一个个古稀老人,或挑柴,或背笋,精神矍铄,面露微笑同陌生人打招呼。经过一个个雀堂,或杜鹃花开,或九月泡红,自然生态保护得非常好。
登上大山顶峰,放眼望去,东部广西方向的阔叶林,云蒸霞蔚,雾飘雾散,群山重峦叠嶂若隐若现的;南部、北部方向的贵州境内,墨绿的竹林一片片掩映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天际边的森林和现代建筑勾画成轮廓分明的山水壮锦。令人十分惊诧,不同的省区,居然是不同的景色,还有成片的阔叶林和竹林随风起伏。
下山回到村庄,浸泡着瑶族药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天的疲劳烟消云散,一天的杂念杳然无踪。出浴后,热情好客的瑶族乡亲已备好丰盛的晚餐,笑着问我们泡好了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将自酿的米酒提上来。酒过三巡,我说怎么没有野味呢?老乡忙给我解释,说对不住了,几十年都没有了。这时,我才将心中的疑惑表露出来,没有野味了,可山上的雀堂并无荒废呀?乡亲们笑着问我,你知道瑶家的赏花节吗?每年五月,映山红红遍天,是高瑶村的映山红赏花节。雀堂的杜鹃花开得最艳,每一个雀堂,如瑶族青年男女手比的心,热情欢迎远方来客。听到老乡的解释,我卑微地低下了头。
高瑶村映山红赏花节,一般活动是在农历的寅日或者卯日,恰好是映山红盛开的季节。黔桂接边的融水县、三江县的瑶族同胞远道而来,参加瑶胞宗亲的图腾祭祀活动。节日当天,每个人身着盛装,在族长的带领下,吟诵《过山榜》,回望先祖们漂洋过海,忆苦思甜,传唱瑶族古歌,展示和传承瑶族文化。
雀堂其实不是雀堂,是高瑶赏花时节最美的花海,是瑶族同胞敞开胸怀热情融入高速发展的社会,借着酒色红透脸,遮住了我的羞涩和丑陋。我同乡亲们约定,每年的赏花节,我都要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