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潮起潮落,得到或失去都是常态。得与失,就像太极图中的黑与白、动与静,就像月亮的阴与晴、圆与缺,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有时候,我们认为的失去,实际上是一种获得;反之,我们认为的得到,也可能意味着某种失去—只有这样,把得与失看成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才能永葆积极的心态。
深思之,为什么要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呢?
众所周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瓦伦达效应”,告诉人们专注于做好当下的事,不要想得太多、患得患失。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的研究也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过于强烈,反而使得做事效率下降。只有心态平稳、动机强度适中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才最高。
反观之,有人却把得与失看成终点,就会放弃未来的无限可能性,陷入绝望,放大悲观,故步自封;还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对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陷入患得患失的魔咒,身处钱锺书所说的“企慕情境”阴影下,被“可望而不可即,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的得失心所无尽折磨。
由此可见,很多哲人、智者才会把得与失看成过程,避免自己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迷失本心。
比如,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这句话告诉我们,把失去看成人生的定局,就会觉得功亏一篑、悲伤遗憾。实际上,应该转移视线,豁然看到自己已得到的漫天星光。
此外,高村光太郎在诗集《e32f14d2e5ffa377db3e922a8b859596柠檬哀歌》也说过相同的道理:“这世间没有什么幸与不幸,只是向着前方行进而已。有天有地,有风有水,然后太阳每天早晨升起。”大自然永远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我们更应以达观的态度笑谈得失。
另外,元代诗人张养浩也说过:“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有所得,有所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得到时,应心存感恩;失去时,应心怀希望。由此,自身形成强大的精神内核。
又如,在别人以物喜,以己悲的时候,卡塔琳·考里科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科研,摈弃了高低起伏的得失心,她认为“只管去探索,对我来说,寻找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最终成为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其研发的疫苗技术改写了历史。
总而言之,我们且去成为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让精神超越现实表层的得失,只专注于推巨石上山的过程,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