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畔的筋饼

2024-10-31 00:00刘长泰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0期

说起筋饼,位于呼兰河畔的兰西榆林镇是赫赫有名的。我在北安的时候,经常去哈尔滨,每次路过兰西的榆林镇打尖,非筋饼店不进!

知道榆林镇的筋饼好吃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记得一次坐吉普车去哈尔滨,为了提前赶到,我们起早就上了路。盛夏时节,微风吹拂,原野浓绿,一望无际。在工厂办公楼里久坐的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色,自然是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按照车行之速,我们会提前进入哈尔滨。可事与愿违,车出兰西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抛锚”了。司机忙得满头大汗也没找到毛病所在。幸好我们遇到了一辆北安路过的车,将吉普车拖进前边榆林镇的一家修理厂。修车师傅告诉我们,修好车至少需要个把钟头。我抬腕看看手表,和司机说:“看来晌午饭只能在这里将就一下了。”修车师傅闻言大惑不解:“怎么是将就呢,这里的筋饼远近闻名,你们不知道啊?”修车师傅的话让我感到意外,不就是一个小镇吗,居然还有好吃的东西?小车还真坏得是地方,看来我们是因祸得福了。

按照修车师傅的指点,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家名为“榆林镇筋饼店”的饭馆。我们走近这家饭馆,顿感惊诧,一个很不起眼的饭馆,门前却排满了大小车辆。大概是需要等空位,外面还有三五成群的人抽着烟,说说笑笑,生意红火得很。半小时左右才轮到我们坐下。我翻开食谱,筋饼字样入目,还有十多种可供卷饼的菜肴和几种米粥。我有些不以为然,这不就是薄饼卷菜吗,能好吃到哪里呢?

点好的筋饼和菜端上了桌,一股面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我夹起金黄的筋饼端详着。这饼完全不是以往吃的什么葱花饼、布袋饼、草帽饼,即使和薄薄的春饼相比,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轻如纸,薄如翼,软如绸,放在报纸上见字清晰。我将饼铺开卷上不同的菜,嚯,那饼如透视状,裹着什么菜就透着什么色,让你吃的欲望大增。我难以自持,接二连三地吃了起来。看来修车师傅没有打诳语,这筋饼却是不同一般,看上去就有诱惑力,吃起来又口感筋道。那时我年轻,一顿午饭,吃了十几张卷着菜的筋饼,肚子鼓了起来,嘴还不情愿停下。

饭馆座无虚席,身边的食客们,有的是常客,有的是慕名而来,像我们这样碰巧赶上的却不多。看来工厂的大围墙围住了我的视野,方圆二百多公里的地方有这样既经济又美味的特色小吃却浑然不知。

其实,榆林镇的筋饼是有历史的。据饭馆的老板们说:晚清时,居住在榆林镇的满族人供给不足,食不果腹,油面细粮更是金贵,一些人家动起脑筋,想出了烙薄饼卷野菜的吃法。这当中有个叫阎老七的人薄饼烙得好,面剂匀称,饼圆如月,用油极少,柔软透明,筋道好吃。一次他家盖房子,有几十人来帮工,他便露出烙筋饼的手艺来,香味飘出半条街。此人烙的饼成为传奇之说,人送绰号“阎大筋饼”。松软、超薄、透明、筋道的薄饼在民间传开,也进入了榆林镇的饭馆。路过此地的人不空嘴,就连朝廷官差们路过,也要坐进小馆里品尝一顿,有时吃后还要带上一些。后来,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呼兰府马巡队长官徐长溪都是榆林镇饭馆吃筋饼的常客。于是,榆林镇的筋饼伴随呼兰河水的流淌,一直相传至今。

在知道筋饼的传说后,我很佩服“阎大筋饼”和以他为代表的榆林镇人的智慧和技艺,同样的烙锅,同样的面和油,人家一擀面杖出饼,一把烧柴火出锅,就成为舌尖上的美味,演绎成了呼兰河畔上的美食一绝。我想当年萧红只顾写她的小说,没能在闲情中品尝过这绝美的筋饼,不然她在写《呼兰河传》时肯定会有对筋饼的描写。看过此书的人即使吃不着,也会和我一样,在睡梦中梦见。

自从知道了筋饼好吃,后来每次去哈尔滨时,我都要特意在午间赶到榆林镇。

离开家乡后,每每吃饼时,我都会想起榆林镇的筋饼,舌尖上似乎烙下了它的味道。一次我回家乡时,从开始就设计行程路线,准备再访榆林镇。然而途中生变没能如愿,留下了遗憾。但我听说,榆林镇的筋饼早已闯出天下,差不多有东北人的地方就有榆林镇筋饼。我期待着哪一天和它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