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祝金刚美院进修结业,从秦岭深山的洛南县审计局调入省艺术馆(现陕西省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辅导工作,由一名业余美术爱好者向专业群文工作者转变。2023年祝金刚退休,像孺子牛一样,深耕群文这块沃土数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成果丰硕。
(一)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东段南麓、洛河源头的洛南县洛源镇,就是祝金刚的出生地。
金刚者,金中最刚之义,稳固、锐利、无坚不摧。老祖母给他取名“金刚”,祈愿他刚强茁壮、健健康康。做守护在佛左右的金刚,是祝金刚的愿想,因此,乳名金刚一直沿用至今。
金刚受到作为教师、又擅长绘画的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绘画。高中毕业时,本想报考美术类院校,在征求老校长意见时,老校长说:“农村娃,先考虑吃饭吧。”
求学时从洛河源头步行45千米到县城上学的艰辛,使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报考了省财校并被录取。1984年毕业后,本可以留在省城的金刚,为满足父亲的心愿,分配到了秦岭山区干审计。当时的审计部门刚刚组建,他在认真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没有放弃画画这一爱好,勤学苦练,钻研画技。
世纪之交,他成功举办了画展,引起业界轰动。时任局长有一双慧眼,对他说:“这么大个洛南县,不缺你一个查账的,去学画画,把咱秦岭山水画出个名堂,给咱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增添光彩。”
2002年,他进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同时受聘于省老年大学授课,从此开始了他的群文工作生涯。他那带有秦岭深山泥土味的朴实无华,老实厚重的品质和对艺术孜孜以求、勤奋博学的精神给老年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天下课后,他突然接到电话问他:“你结业后是回去,还是留下搞专业?”
原省委书记张勃兴,在走出“文革”设置的“牛棚”后,被下放到洛南县劳动,在人民群众热情关怀的温暖中,他爱上了那片热土,热爱着那里的人民。金刚是从那里走出来的画家,老书记听闻了他的情况,要为他实现“把秦岭山水画出个名堂”而创设条件。
2005年8月,祝金刚在美院进修结业后,调入当时的省艺术馆,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正式开启了他群文工作的人生历程。
组织、辅导、创作、研究是群文工作的基本职能,仅凭一腔热情是难以胜任的。2012年、2013年金刚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深造,恶补美术理论,提升专业素养。
金刚深知,艺术素养的提升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积淀之上。他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作名著,特别是儒道思想、诗词歌赋,他更是情有独钟。他博览群书,文化素养日渐深厚,业务工作得心应手,艺术风格亦初具雏形。秦巴汉水、塞上高原、关中腹地,都留下了他组织辅导采风写生的脚印,三秦大地群众美术的乐章有他高亢明亮但不失沉着厚重的鸣奏。他的个人创作也多次在省内外展出并获奖。
为圆他夙愿,老书记夫妇引荐,金刚拜长安画派第二代代表赵振川先生为师。几十年来,他遵循长安画派的创作理念,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上下了一番功夫,临摹了大量山水画经典名作,特别是对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作了深入研究,对山水画的源流正脉有了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与生活,每年他都与同事深入三秦大地写生采风,培训辅导基层美术爱好者,提高专业技能素养。在同事们的相互切磋交流中,传统笔墨、图式在生活中验证、生发,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他立足传统,力图表现对自然的关爱,表达自然与精神的高度和谐,从中追寻美的踪迹,创造精神寄托的家园。
金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来,他在笔墨的节奏、笔墨的趣味等艺术手法上有他自己灵动的表现,他的部分画作有一种宁静的气息,还有种甜美的乡土韵味,这是他追求的艺术上的精神境界。
金刚勤奋好学,爱好广泛,对文、史、哲都有广泛涉猎和研修,对现实生活也深切关注。他的构思立意,见解独到,他把山水画和较大的构思融合在一起,通过山水去表现深邃宏阔的历史人文情怀。从他出版的专著画作里,可以领略草木滋生的茂盛、田野泥土的馥郁、灵泉出岫的欢歌,观画者与画中景物融为一起,让人在诗意般的家园中栖居,给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之感。
金刚干审计的公务员经历,对他从事群文工作有很大裨益。办文,他善拟计划、写总结,打报告、报请示;办会,他会制定活动方案,草拟主持词、致辞、讲话,总结活动;办事,他能与同事一起组织协调,联络沟通,凝聚人心,协力干事,取得成绩。2017年前,金刚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身也收获满满,在商洛和西安先后举办了画展,出版了5部专著。
已故西安美院院长、人民币上毛主席画像的作者刘文西说:“祝金刚画作把西画的写实造型和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神韵结合起来,其笔下的形象用笔朴拙、遒劲,生动优雅,在传达山水绘画灵韵的同时,更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他笔下山水画之美和寻求突破的心胸气概。”
陕西省美协副主席、省美术博物馆原馆长罗宁称他为“长安画派第三代的代表”。
2014年金刚被陕西省艺术馆(现陕西省文化馆)评为副研究馆员;2020年,省文化馆任命他为美术摄影部主任……
(二)
2022年6月,金刚在省图书馆举办“砚池问岳——祝金刚山水画新作展”。举办这次画展,金刚考量颇多,除了向关怀支持自己的领导、老师、亲朋好友汇报,检阅品评自己是否“把秦岭山水画出个名堂”之外,更主要的是要为全省的群文工作搭平台、创品牌,为后辈做示范。
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高民生认为,这个“问”字特别好,让人想起辛弃疾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全心全意将山当作自己的一个知己朋友,料青山和你一样忠诚。能达到这个境界,你的心就沉下去了。金刚就是如此,把自己心灵的感悟付诸笔端。
金刚说:“商山是我的故乡,洛水是我的母乳,商洛山水自然是我绘画的表情与底色。”半道改行从事群文,辛勤耕耘,收获几许,他虔诚地接受检阅:省上老同志李焕政、纪鸿尚来了,张勃兴老书记身体有恙,委托夫人吴慧珍女士来了;省文化和旅游厅高阳厅长、唐利如副厅长来了;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同志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信;商洛市文联、作协、美协的同志来了,并带来了热情的祝贺。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各位艺术家、专家、学者纷纷给予肯定和褒扬。
恩师赵振川说:“祝金刚学艺术、学中国画是纯粹的,他是在中国画这条路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早前他在省美术博物馆举行过的大型画展,就奠定了他在国画界的地位,是陕西省山水画界的代表人物。”
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吴旺延教授说:“金刚是陕西财经学校毕业的,财校是我们的源头,我们是校友。我校举办70周年校庆,金刚赠送了画作。他的每一幅画,都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我的家乡,融到他的画面中来了。金刚的成功也是我校的光荣,我校已聘请他为客座教授。”
《陕西美术》原执行主编、美术评论家何俊峰说:“我曾给金刚写过文章,他画中商洛家乡的山水风物,都是他内心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呈现出来也是最美丽的。商洛确实很美,商洛有贾平凹、陈彦,洛南又出了一个祝金刚。这次看完画展后,又有了新的认识。金刚在不断精进,从笔墨、构图、意境、文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融到画面中来了。”
听到这些艺术家、专家、教授和家乡父老的溢美之词,省文旅厅的领导露出欣喜之容;画展主办方省文化馆、省图书馆的领导也很欣慰;金刚感到由衷的高兴……
至此,祝金刚在省市先后举办了4次画展,出版了多部专著。翌年春,他被陕西省文化馆评聘为研究馆员,光荣退休。
(三)
退休后的祝金刚,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也有了实现他在职时因工作忙未实现愿望的条件。倔强的他为了方便深入生活绘画写生,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学习汽车驾驶,坚持几个月,考下了驾照。现如今的他,开着小车,穿行在秦岭南北写生。
金刚成名了,也退休了,但群文工作者的初心与职责未泯,他继续为省老年大学授课,热情接待各地美术爱好者。他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研究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融合,在自己的工作室,坚持为老同志线上教学,帮助老同志跨越“数字鸿沟”,跟上时代步伐,为实现老年大学“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办校目标,奉献着绵薄之力。
退休后,不少爱好者慕名求画,或珍藏留之子孙,或作为高雅之礼赠送亲朋,或弘扬文化传之四方。金刚答应后常常驱车穿越秦岭,感悟写生,获取灵感,而后投入巨大的激情进行创作,让人们从画作里感受不一样的水墨秦岭,了解民族祖脉和中华父亲山的巍峨神韵。
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评价道:“金刚有一双能复活故乡山水的妙手。他的画作深感雅致高古,有种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仿佛能带着游子神归故里。”
“坚持正确的艺术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需要漫长的过程。”严师赵振川先生的教诲,时常在金刚脑海里回荡,“赵家山水”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将伴随其终生。
我们祝愿长安画派第三代代表祝金刚艺术生命常青,期望祝金刚像孺子牛一样继续耕耘群文这块沃土,为群文工作高质量发展再添光彩!
(陕西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