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指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是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唯有党员干部对纪律存有敬畏感,自觉视党的纪律和规矩为“红绿灯”、“指挥棒”,才能行不逾矩,行道有序、进退有节,始终不迷道。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要靠纪律、依凭纪律。从井冈山时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西柏坡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全党立规矩,正是我们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作为管党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才实现全党令行禁止、风清气正,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今天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艰巨繁重任务,更需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依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于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能不能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是否对党的纪律和规矩存有高度的敬畏感。现实生活中,正是少数党员干部表面上把纪律和规矩挂在口头上,实际上视纪律和规矩为“稻草人”、“橡皮泥”,或合则用、不合则弃,或干脆不以为意、不以为然,到头来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不当初、悔之晚矣。只有深刻认识党的纪律和规矩对所有党员干部具有一视同仁的刚性约束,发自肺腑地葆有敬畏感,始终如履薄冰、慎始慎终,才能光明磊落、坦荡坦然。
对党的纪律和规矩存有敬畏感,行动是最好的践诺,是无声的印证。革命战争年代,明明已是饥肠辘辘,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有红艳艳的苹果挂枝头,但战士们还就是丝毫不为所动,宁愿“望梅止渴”。原因何在?因为心中铭刻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的纪律。今天党员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时时刻刻免不了受到各种干扰和诱惑,但只要首先对标对表党的纪律和规矩,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坚决不触犯底线、触碰红线、逾越高压线,就能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对党的纪律和规矩葆有敬畏感,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不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事实也是如此,党员干部不论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还是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追根溯源都是先在政治上出了问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善于从政治上看待人和事,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
“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是对党员干部的严肃告诫。纪律看似让自己不自由,实则是对自己的爱护、呵护与保护。正如交通规则规定了什么道不能走的同时,相应告知了应该走什么道,党的纪律和规矩告诫党员干部什么不能干,实际上也是在引导、提倡党员干部应该怎样干。辩证地看、务实地办,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顺“道”、合“道”、应“道”。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谨记“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切实做到按纪律办事、依规矩行事,党员干部必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党和人民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