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吕琳媛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吕琳媛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平行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吕琳媛博士毕业时即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最年轻教授,2019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获得科学探索奖,成为该奖项在前沿交叉领域获奖的唯一女性科学家。谁能想象这样一位杰出学者的科研之路,竟是始于二十年前的一个“偶然”。
身为80后的吕琳媛从小喜欢画画,曾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画家。三岁开始习画的她,从艺术生到理科生的“偶然”转折发生在中考。她的成绩本可以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但她却选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时,正是管理科学专业招生的第一年,在看了学科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之后,吕琳媛觉得很对自己的胃口。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导师王有贵。后来,她也是在导师支持下,申请参加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经济物理学大会,才与后来的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统计物理学家、信息经济领军人物张翼成教授相识。2008年,吕琳媛提前一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远赴瑞士弗里堡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成为张翼成门下第一位女博士。
随着国内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商开始井喷。如何帮助商家定位到精准用户,如何让消费者找到优质商家?这些随着电商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吕琳媛决定攻坚这个“冷门”领域的新问题,她毅然把研究方向从信息经济方向转向网络信息挖掘,专注于统计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
吕琳媛博士毕业那年大数据开始火热起来,她的研究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她的代表性成果“DHC定理”,源于一个偶然:在设计一个重要节点挖掘算法模型时,她突然意识到三个已知的指标,即网络节点的度(Degree),H-指数以及核数(Coreness)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并迅速验证了这一猜想。有了这一发现,人们只需知道节点的局部信息便可快速获知节点的核数,进而知晓节点在网络全局中的位置。DHC定理成为分析和挖掘网络的有力工具。
吕琳媛还原创性地提出以系综理论和似然分析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挖掘基础理论体系,以及以扩散动力学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挖掘系列方法。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网络链路可预测性的概念并给出量化指标,首次揭示度中心性、H-指数和核数的内在联系,提出有效挖掘网络中重要节点的新算法,解决大规模演化网络的重要节点识别难题。她的研究成果也在社交网络的舆情监控、电子商务的产品推荐、致病基因的预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科学蓬勃发展,专业的复杂网络计算分析平台的建设仍为空白。为此,在吕琳媛和团队的努力下,“罗盘”——国内首个复杂网络计算平台和网络科学领域的一站式科研创新平台,于2024年5月9日在第二届数据空间大会上正式发布,并荣获“优秀科技成果奖”。
生活中的吕琳媛喜欢画画、美食,喜欢旅行、拍照,记录小美好。爱生活,爱科研的她,在谈及未来时,眼里总是充满着光芒:“尽管前路可能很艰辛,但我不会停止热爱以及探索的脚步。”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