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王旦

2024-10-30 00:00严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1期

在古代宰相之中,很少有人像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那样豁达的。

《续资治通鉴·宋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旦每见帝,必称准才,而准数短之。帝谓旦曰:‘卿虽谈其美,彼专道卿恶。’旦谢曰:‘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此臣所以重准也!’ ”大意是说,王旦每次看到皇帝,必定要称赞寇准的才能;但寇准却在皇帝面前多次说王旦的坏话。王旦因此向皇帝道歉说:“我在宰相的位置上时间很长,所以缺点与失误必定很多。寇准对陛下您毫无隐瞒,这是我推崇他的原因。”

寇准也是北宋名臣,并且在政治、军事方面确实具有非比一般的才能。但是他总是喜欢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坏话,而王旦却爱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即便是皇帝把寇准背后说他坏话的事儿告诉了王+33/XI5FtRUya31eVaX+mZbM+KxErQn16RZWbiswqHk=旦,可王旦他依然竭力为之辩解,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应该说王旦和寇准在治国理政方面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贡献。如果他们两人能够团结一心,精诚合作,那么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幸事。反过来说,如果彼此如同仇敌,相互揭短、相互攻讦、相互拆台,那么,对于国家来说,将是莫大的悲哀:一加一可能产生大于二的效应,而一减一则可能让数据归零甚至成为负数。王旦应是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哪怕寇准背后说了他不少坏话,他还是尽量从好的方面去看、去想,并在皇帝面前竭力为其说话,维护他的形象,避免二人关系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有一次,王旦生了病好长时间都没能痊愈,宋真宗让人用轿子将他抬进皇宫,问他:“你现在病情挺重的,谁能代替你呢?”王旦表示:“知臣莫如君,惟明主择之!”随后宋真宗提到了两个人的名字,可王旦都没有回答。宋真宗让王旦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王旦勉强起身举起笏板说:“以我的看法,没有人比寇准更合适了。”宋真宗说:“寇准的性格太过强硬,有些偏执,你再想想他之外的人选。”王旦回答说:“其他人就不是我了解的了。”他的言下之意是非常明白的:寇准是最合适的人选。

同朝为官,并且能力、地位和影响力相对接近的两个朝臣之间,是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的。为了能够得到皇帝更加充分的信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论是寇准还是王旦,在一定程度上对对方的评价有所保留,其实并不算有多奇怪。然而,王旦以国家利益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这份豁达与坦荡,超越了所谓的“人之常情”。

也正因为同时拥有王旦、寇准这两位贤臣,在宋真宗时期,才出现了“咸平之治”。而其中,王旦的豁达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