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不断深化

2024-10-29 00:00何雪莹张宓之裴文乾
世界科学 2024年10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要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跟踪、监测和引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连续6年共同研究编制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版于今年6月向全社会发布。指数研究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研究以2010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0—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进展及成效

2010—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稳步提升,协同创新总指数从2010年的100分提高到2022年的267.57分,年均增速达到8.55%,尤其是2018年以来,区域创新成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2018年以来,长三角“人、财、物”创新资源水平显著提升,为三省一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合作提供重要保障。研发投入快速增长,三省一市研发投入总量从2018年的5951.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386.3亿元,累计增幅达到57.70%,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30.2%提高到2022年的30.5%。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从2018年的1608.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253.02亿元,累计增幅达到40.10%,占全国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重从27.82%提高到30.76%。研发设施加快共享,2023年长三角大型仪器共享数量达到4.6万台,共享价值达到545亿元,数量与价值均是2018年的1.5倍。长三角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5个,占全国33.3%。研发人才不断汇聚,长三角研发(R&D)人员规模从2018年的135.36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198.35万人年,累计增幅达到46.54%,占全国比重达到从2018年的30.89%增长到2022年的31.22%;2022年每万人口中R&D人员达到83.71人年,是2018年的1.4倍,比全国平均水平(45人年)高出86%。2018年长三角地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为169人次,2023年达到373人次,占全球比重从2018年的2.8%提高到5.2%。

二是科技人才交流不断深入。2018—2023年,长三角地区在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5个重点领域的科技人才流动(2018—2023年间在5个重点领域发表科技论文或有专利授权,并在长三角内发生跨省域流动的人才总量,包含流出与流入)总量超过32.9万人次,年均人才流动达到5.5万人次。其中,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流动最为频繁,占到五个领域总量的90%。从地域分布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人才流动最为活跃,流动量分别为13.6万人次、6.0万人次、5.6万人次和2.6万人次,占长三角科技人才流动总量的84.3%,已逐渐形成以核心城市为枢纽的多极化人才流动格局。

三是科技合作日趋紧密。2018年以来长三角在技术创新、技术市场交易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科技创新国际辐射影响合力显著增强,高质量一体化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科研合作网络日趋紧密:2023年三省一市之间合作科研论文数量达到31 607篇,比2018年的18 728篇增长68.8%;2018年长三角城市科研合作网络密度(以长三角41个城市对外城市合作网络建设情况为依据,分子为41个城市之间是否存在合作数量的总和,分母为41*40,即长三角科研合作全网络覆盖的数值。网络密度取值在0~1之间,密度越高,科研合作覆盖城市越多)为0.61,2023年达到0.88,绝大部分城市均深度加入长三角科研合作网络。三省一市科研单位和科技型企业在飞秒激光、小分子药物、高端封装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效促进区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技术交互深入推进,2023年三省一市间技术专利转移总数达到13 745件,比2018年的12 173件增长12.9%;专利合作申请量达15 527件,比2018年的6117件增长1.54倍,其中PCT合作申请量达到472件,比2018年增长27.9%。技术赋能加速破界,2023年三省一市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91.8亿元,比2018年提高4.8倍,占长三角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的11.8%。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持续赋能产业发展,支撑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产业集群共融共通。2018年以来长三角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链跨境布局向合理化有序化加速演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4.4万家增长到2023年的13.6万家,增幅约两倍,其中,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幅最大,比2018年增长3倍,与另外两省一市差距显著缩小。2023年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267家,比2019年的33家增长约7倍,占全国比重达到47.01%。链主企业加速产业协同布局,截至2024年3月,长三角地区的上市企业在三省一市之间的跨区域投资企业数达到5738家,其中上海被投资企业数量最多,体现出由科技创新需求驱动的产业链协同布局趋势已初步形成。

制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关键问题剖析

总体来看,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和合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经过深入调研实践发现,若干问题的激化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和合作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值得关注。

一是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突出。2022年,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投入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为0.09,数值越小越好,近年来在0.10左右波动,三省一市的科技投入规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全域研发投入规模为参考对象,2022年G60科创走廊和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12个城市的研发投入为6304.19亿元,占长三角41个城市研发总投入的比重达到67.17%,超过2/3。另一方面,与长三角开展科研论文合作的全球1186位顶尖科学家中有超过1/4属于国外机构科学家,其中高达85%的合作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城市。顶尖科学家用诺奖同级别奖项、院士级别荣誉的科学家来表示。诺奖级奖项包括诺贝尔奖(不包括文学奖、和平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院士级别荣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等国内外院士。从身处长三角发展的顶尖科学家来看,全部231名顶尖科学家中有93%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城市,其中仅上海一地占比就高达53%,区域之间的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仍存在显著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严重制约了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的纵深推进。

二是科技与产业融合不深。2010—2023年长三角国际科技论文合作的学科领域共涉及上百个,主要集聚在化学、工程学和材料学领域,占所有学科领域的30%。同期,长三角发明专利合作申请主要集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占所有技术领域的67.5%。而长三角合作申请PCT专利主要集聚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产业,占所有技术领域的91.5%,且生物医药产业的合作数量尤为突出,超过排名第二产业的2.3倍。截至2024年3月,长三角三省一市投资机构投资区域内企业数达到8448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学科与技术之间的关联度与融合度不够密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脱节问题”仍然需要长期布局,加速形成央地、区域协同的共识。

三是国内外创新环境形势严峻。2023年长三角区域创业投资(种子轮和天使轮)数量为662笔,相比2018年的1064笔下降60.73%。同时,2022年长三角国外技术引进合同为133.49亿美元,近三年累计下降4.0%。体现了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创业活力下降,在国际形势动荡加剧、国外加强技术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截至2024年5月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等4个部门收录了上海101家机构进入实体清单,涉及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长三角开展国外技术引进的难度与日俱增,倒逼国内科技企业迫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问题与建议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一是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布局顶层设计。建议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办公室牵头,系统梳理科技创新资源与战略科技力量,研究编制面向“十五五”的科技创新合作规划,明确三省一市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任务,制定重点任务推进路线图、时间表。研究建立长三角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网络建设、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开放共享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

二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三省一市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重大需求,创新组织管理机制,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三省一市共建一批服务芯片设计、工业软件开发、材料验证、医学检验监测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公共平台,有效服务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更好发挥产业链联盟作用,建设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集群,完善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生态。

三是全面提升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围绕长三角重点支持的前沿产业领域,面向科创“0到10”,通过开展人才评估、项目评估、企业评估的方式,通过评估遴选一批优质主体,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科技金融的信贷支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低空智能飞行器、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赛道,对制约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通用装备技术实施联合攻关和接力资助,重点瞄准高温超导材料、强制冷装备系统、人工智能在靶点发现、等离子体约束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布局。

本文作者何雪莹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宓之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裴文乾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