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业知名咨询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公布了10月下旬面板报价,整体电视面板价格可望在10月份全面止跌。实际上,今年以来的LCDTV面板价格波动相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波动率很小,基本只有月间或者季度间的小幅波动。
这背后,是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的结果,大陆三强京东方(BOE)、TCL华星(CSOT,隶属TCL科技)和惠科(HKC)的份额达六成以上,如果明年华星顺利完成广州LGD液晶面板厂和模组厂的收购整合,则陆三强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强化,议价能力则进一步提升。
先看短期消息面,10月21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公布了10月下旬面板报价,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表示,进入10月份后,在中国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品牌加大促销力道,整体十一假期促销结果显著优于预期,销量年增近20%,提振品牌信心,并在政策的帮助下,延续对面板的备货。
面板厂受惠于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加上十一假期执行减产操作的挹注下,整体电视面板价格可望在10月份全面止跌,小尺寸电视面板32吋与43吋需求不弱,加上面板厂控制产出,面板价格有机会转向持平。中尺寸面板50吋与55吋近期需求仍较弱,但在面板厂控产的帮助下,面板价格也可望在10月份转为持平。大尺寸面板65吋与75吋是此波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最直接受惠的尺寸区间,需求明显转强,加上面板厂严控10.5代产出,维持供需平衡下,预估10月份面板价格也将转为持平。
同时,近日咨询机构AVCRevo也发布了24Q3,TV面板出货总结:总体看,全球出货量6210万片,环比减少5%;出货面积443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8%。终端表现低于预期,整机厂库存攀升,Q3采购需求环比下修。但,因面板厂提前通知国庆放假两周控产,整机厂从8月开始拉货;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8月中旬后陆续落地,因补贴力度大,引起热烈反响,国内品牌纷纷升级产品能效,并增加9-10月订单为国内“十一促销期”和“双十一大促”备货。
分厂商看:
京东方:出货量1540万片,环比增加10%;出货面积1140万产方米,环比减少4%。海外市场小尺寸需求强劲,32\43吋出货大幅增加;因Q2提前备货且充足,55\65\75吋环比有较大幅度下滑;85吋及以上尺寸产品份额大幅提升。
TCL华星:出货量1190万片,环比减少7%;出货面积990万产方米,环比减少8%。50吋及以下尺寸产品比例微增,98吋产品持续成长,115吋Q2开始起量,但由于终端零售低于预期,Q3需求明显动力不足。
惠科:出货量880万片,环比减少4%;出货面积570万产方米,环比减少2%。一方面国际品牌减少合作,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大尺寸化。9月55吋及以上尺寸产品占比已经提升至32%,与1月相比提升8个百分点,85吋单月出货达200K,处于领先地位。
LGD:LCD面板,出货量370万片,环比减少5%。随着LGD广州LCD工厂出售给华星逐渐确定,头部客户希望面板价格能下调,与品牌关于价格未能达成一致,9-10月控产减少投片。
Sharp(夏普):前三季度12.9M,同比增长6%;出货面积11.5M㎡,同比下滑1%。第三季度出货3.7M,同环比分别下滑25%、18%;出货面积2.9M㎡,同环比分别下滑39%、35%。G10于8月停止投片,因此三季度出货大幅下滑;因小尺寸需求增加,广州SIO三季43寸整体出货量环比大幅增长,但由于国内头部品牌减少订单,65/75寸出货量大幅减少,整体广州SIO出货量小幅增长。
AUO(友达):前三季度出货12.2M,同比增长10%;出货面积9.2M㎡,同比增长14%。第三季度出货4.3M,同环比增长6%、9%;出货面积3.3M㎡,同环比分别增长8%、10%。AUO因与头部客户保持稳定关系,且三星的订单增加,因此出货量稳定逐季增长,到三季度单月出货量超1.4M,且至9月单月出货量高达1.5M。
CHOT(彩虹光电)彩虹股份旗下:前三季度出货10.4M,同比下降14%;出货面积7.9M㎡,同比下降8%。第三季度出货3.2M,同环比分别下滑15、14%;出货面积2.5M㎡,同环比各自下滑10%、11%。彩虹在整体产能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调整产品尺寸结构,扩大超大产能,三季度85+出货已超140K,加上产能用于55寸和100寸的产品验投,出货量和出货面积逐季递减。
实际上,自从去年年初价格从底部强劲反弹以来,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的LCDTV面板价格波动相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波动率很小,基本只有月间或者季度间的小幅波动。
原因很简单,在上述AVCRevo的数据中也能反映出来,即LCDTV面板的供给端只剩七家厂商,叠加华星已宣布收购LGD仅存的广州厂,明年顺利整合后只有6家,即陆三强BCH+中国台湾友达和群创+日本的夏普,实际上,夏普在日本国内的G10也正在逐步关停,只剩广州增城SIO继续运营(不排除被出售的可能),也就是说,实际上供给端只剩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地。
回顾近两年的产业格局走势,在整体需求疲软收缩的状况下,头部面板厂基于产能压力,按需调整生产,因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份额的丢失,根据此前迪显的数据,TOP3累计份额从23年的61%降至24H1的60%,但随着LGD广州厂归属的变迁,以及夏普G10的退出,日韩系企业将逐渐退出LCDTV面板供应的舞台,因此TOP3累计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66%,头部企业在LCDTV面板产业链的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总体来看,供应端是陆三强BCH以及其它,因为BCH这三强的合计份额超过六成,如果叠加国内另一厂商彩虹光电,明年中国大陆的份额将超过七成,供应端的溢价能力将大幅提升。
电视面板供应端的格局已经趋于稳定,价格的稳定也体现在了业绩上,由于惠科还未上市,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数据未获得,但京东方、TCL科技以及彩虹股份均为A股上市公司,其上半年的LCDTV面板业务均获利不错,当然,由于各上市公司还有有其它业务,投资者看到的整体业绩或有差异,此处需要去细看各业务的情况,受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展开。三季报即将于本月底披露完毕,届时大家不妨去关注关注这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尤其是LCDTV面板业务的盈利情况,同时也可以关注高毅邓晓峰三季度在京东方和TCL科技上的持股变化。
电视面板当前更需要关注的是需求端,很多投资者应该对最近一轮的大周期印象深刻,2020年和2021年的时候,液晶面板价格狂飙,这三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十分靓丽,就是应为供不应求。如今在LCDTV面板供应端格局更加稳定、份额更加集中的背景下,只待需求端明显提升的“春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