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金融、财政政策组合拳的持续超预期落地,稳增长、增信心信号明确,在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信心大幅提振,预期出现明显反转,资金做多情绪全面高涨。
A股的情绪反转和政策的不断加码令资本市场燃起“回购热”,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回购大军,不少公司大股东也选择增持股份。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大,也有逾百家上市公司股东选择减持股份,高位套现离场,引发市场关于“减持潮”的讨论。
9月24日,证监会和央行宣布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工具;10月18日,央行公告称近期推出的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正式启用。两大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在首次提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落地,被视为是监管层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贡献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
新政策落地迅速,上市公司也响应积极。10月20日,23家沪深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取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贷款资金用于回购或增持,涉及资金总额超110亿元,这也意味着首批回购增持案例正式落地。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沪深京三市共有1125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1403亿元,下限合计约761亿元;其中在9月24日至10月21日期间,共有484家上市公司披露或更新回购计划,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845亿元,下限合计约463亿元。
9月24日以来新公布计划回购金额最高的是牧原股份(002714)。通威股份(600438)、海康威视(002415)、中远海控(601919)、伊利股份(600887)等的计划回购金额也居于前列。
2024年9月26日,牧原股份公告拟使用30-40亿元,且回购价格不超过58.60元/股进行股份回购,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10月18日,牧原股份以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实施回购股份240.38万股,占当日总股本的0.04%,最高成交价为42.9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0.82元/股,成交总额为1亿元。此外,10月20日,牧原股份发布关于签署《专项贷款合同》公告,表示将以年化利率2.25%的低利率成本向中信银行借入24亿元专项贷款,用于公司股份回购。
从增持情况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沪深京三市共有231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增持计划,拟投入金额上限合计约284亿元,下限合计约152亿元;其中在9月24日至10月21日期间,共有31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增持计划,拟投入金额上限合计约90亿元,下限合计约52亿元。
9月24日以来新公布拟增持金额最高的是中远海能(600026)。2024年10月21日,中远海能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6.79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3.5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远海能此次增持的资金来源也包括银行提供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公告显示,中国银行2024年10月18日向中远海运集团出具《贷款承诺函》,同意为中远海运集团增持公司A股股份提供专项贷款支持,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3.58亿元。除上述贷款外,增持的其余资金为中远海运集团自有资金。此外根据中国银行公告,“中远系”的中远海控、中远海特、中远海发也已签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协议承诺。
在以美股市场为代表的海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回购增持股票是一种常见做法,也是助推其过去几年长牛行情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大手笔回购,控股股东带头增持,将对股票价格起到直接的支撑作用,彰显了对公司长期前景的坚定信心,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并带动市场交易量增加和活跃度提升。
另一方面,每当市场情绪高涨,上市公司股价飙升,此时部分股东会选择减持套现,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沪深京三市共有577家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其中在9月24日至10月21日期间,共有242家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9月24日以来新公布拟减持比例最高的是长青科技(001324)。据长青科技9月27日公告,包括其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华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恒鑫汇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在内的多名持股5%以上的股东,将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连续90个自然日,将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8.91%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长青科技于2023年上市,相关减持股东均为公司上市前的原始股东,且股票均于今年5月解禁。
万朗磁塑(603150)的拟减持比例上限也超过8%。根据10月9日公告,其股东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将拟于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2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42%。截至今年上半年,金通安益共持有万朗磁塑8.42%的股份,意味着本次将是“清仓式”减持。
此外,拟减持比例较高的还有海看股份(301262)、怡和嘉业(301367)、鼎胜新材(603876)、福赛科技(301529),拟减持比例上限之和均在6%以上。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规减持股份,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去年8月以来,证监会不断优化减持规则,并于今年5月24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统称“减持新规”),从多个方面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包括严格限制破发破净、现金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减持股份,同时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把减持与股价表现、分红情况进一步挂钩。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减持本身属于正常行为,减持并不意味公司一定存在问题,也并不总是意味着股价下跌。如果公司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进行减持,这种合规的减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没有重大问题,例如不存在ST风险、破净等情况。不过,集中减持、清仓式减持等行为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股价波动加剧,影响投资者信心。
面对股价上涨,股东减持意愿增强是市场常态,如何在规范减持行为的同时,更好的维持市场活力,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仍是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作为投资者,我们也需理性看待减持现象,不被市场波动所左右,保持长远的投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