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小分队(5)
诚意寻找一位懂寿山石雕的朋友,在线等,急!
你这是从玩橡皮章升级到鉴赏石雕了?你的审美趣味真是突飞猛进啊!
这是因为小长假来了,我有位朋友要来福州玩。她说对寿山石雕很感兴趣,非要让我这个本地人给她介绍一下。
这对你来说应该小菜一碟吧?
坦白讲,对美食我还能说出花儿来,对美术我可一窍不通了。
桃子编专业对口了,让她给你紧急补补课吧!
那我们还得从寿山石本身说起……
你知道寿山石吗?听上去就是一种普通的石头,其实,它的来历可不简单!寿山石不像鹅卵石一样随处可见,它来自火山喷发之后岩浆流动、沉淀后形成的地下矿脉。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
传闻中的宝石
关于寿山石的来历,自古以来流传着各种传说。有的说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五彩石幻化形成,有的说是远古凤凰的彩蛋转变而成,但广为流传的,还得数樵夫陈长寿的故事。
传说,寿山住着一个棋艺高超的樵夫,名叫陈长寿。一日,他进山砍柴,意外撞见两位正在对弈的仙人,便忍不住和仙人下起了棋,没想到竟连胜多局。作为奖励,仙人送了他一盘棋子。回家路上,陈长寿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棋子撒了一地。神奇的是,这些棋子瞬间化作许许多多五彩斑斓的大石头,捡也捡不完。他将这些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赚取了不少钱。后来,人们就将这座山称为“寿山”,把这些美丽的石头称为“寿山石”。
尊贵的石界“帝后”
古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说的就是寿山“石帝”田黄石。有“石帝”自然就有“石后”——雍容华贵、细腻脂润的芙蓉石当仁不让。
田黄石
田黄石,就是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因为它只产于福州市寿山村的一条小溪旁狭长的水田砂层,所以尤为珍贵。相传清朝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1997年8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寿山石邮票,首枚的图案便是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
快看!这枚水晶黄冻狮钮印章属于寿山田黄石中的珍品。它通体明透,就像凝固的蜂蜜一样……
“石帝”确实富贵迷人眼,但我更喜欢“石后”高贵典雅的气质。
看,这件用白芙蓉石雕刻的罗汉坐像是不是十分逼真呢?工匠把罗汉爷爷神气的样子和温柔的表情刻得活灵活现,衣服上的花纹也装饰得十分流畅、精美。
芙蓉石
芙蓉石颜色丰富,主要有白色、黄色、红色等,其中最珍贵的还得是白芙蓉石了!它看起来就像初开的芙蓉花,纯洁通透、温润细腻,吸引了许多雕刻家的喜爱。
清朝皇帝曾将田黄石章与芙蓉石章一起作为下达诏谕的凭信,康熙帝御宝“御赐朗吟阁宝”即为白芙蓉石所制。乾隆帝一生所用的百余枚寿山石印章中,有不少是芙蓉石章。可见,芙蓉石成为“石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相石取巧,天工合一
寿山石雕就像是给石头变身,有圆雕、透雕、镂雕等十几种神奇的技法。当工匠开始雕刻时,他都会先和石头“熟悉”一下,看看它长得什么形状、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以及身上有没有特别的花纹,这就是“相石”和“审石”的步骤。接着,工匠要开展“俏色”的魔法,把石头上的颜色安排到最适合的角色。这样,石头本来的颜色就变成了故事里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寿山石雕从不玩“拼图游戏”,它坚持用一整块石头完成整个故事。所以,每一件寿山石雕都是自然和人工最完美的组合。
非遗加油站
1979年,在纪念红军入闽50周年、古田会议50周年之际,郭功森、林发述等7位著名石雕艺人集体创作了大型寿山石《红色闽西》组雕,分别由《长汀长岭寨》《龙岩新邱厝》《蛟洋文昌阁》《上杭临江楼》《古田会址》《福音医院休养所》《才溪模范乡》7件作品组成。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福建博物院一睹为快哟!
火炬小分队(5)
当我们欣赏寿山石样品时,可以先瞧瞧它的颜色美不美,再看看它的形状像什么,然后观察雕刻的细节,最后想象一下它可能包含的故事或情感。这样,你就能发现作品里隐藏的趣味啦!
寿山石雕刻不仅考验技艺,还考验工匠的审美能力。怪不得能将寿山石雕这门手艺学成的人如此稀少。
随着人们的不断开采,寿山石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无价之宝!
看到就是赚到。
那我可得带朋友仔细欣赏一下寿山石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