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风土建筑长期以来表征着地方文明进程,是风土的空间见证者,其空间文脉的溯源与更新亟待实践出新的路径。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保护和发展风土建筑成为一个综合性难题。从空间配置方法出发,探讨传统村落中风土建筑的空间配置,寻找“天、地、人、景”之间的关联,旨在以空间配置理论为框架剖析风土建筑中蕴藏的堪舆学,深究其背后呈现的狂欢性空间特质,以风土建筑的聚集地——浙江廿八都为例展开具体分析,提出“有改还原”空间配置、“有机循环”地缘文脉、“有为创新”空间实践的三种策略,以期为风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风土建筑;空间配置理论;狂欢景观;廿八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造物’研究”(2024G-132)阶段性成果。
风土建筑,主要指组成当地传统聚居结构的典型老房子及其外部环境[1]。其重点在于“风土”二字:“风”是风俗、民风,体现了当地的场所精神;“土”与地貌、地脉、地志相关,不仅是地方的地理特色,还包括了“地理—文化—时间”三者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拥有数以万计的风土聚落,其中包含了无数的风土建筑。而当前所暴露出的严峻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发展文旅的进程中,风土建筑被肆意改建,其精髓没有得到真正的保存,使得地貌与聚落都变得面目全非,其根本症结是对传承的对象与方式缺乏较为明确的把握。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对风土建筑的各方面进行考量,思考风土建筑及其所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并且引入更多的理论,来为风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空间配置原指特定空间中的分布,意在用空间分层表达场所的象征功能,原出于费慰梅对武梁祠地下空间研究时提出的研究方法。用空间配置理论对风土建筑进行研究,梳理空间配置理论里所蕴含的堪舆学与风土建筑的内在联系,有着清晰的对应空间指向。以浙江廿八都为例,从其外部地缘关系、内部空间格局及其背后的民俗狂欢特质加以分析,能够找出一个风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新视角。
一、空间配置理论与堪舆
19世纪40年代,费慰梅针对古代墓葬画像研究提出:“假如以各石块或拓片仅作各自独立的研究,那么石块间彼此关系及位置上的意义必完全丧失。倘能攫得它们在建筑部署位置上的意义,现在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借此获到解答。”[2]显然,在以石块或拓片为独立元素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其相互交错的位置意义也会随着丧失,所以把握其位置的意义有利于理解主题。基于此,巫鸿在对武梁祠进行研究时,通过一幅图像的特定位置,对其原本的意义进行了重新阐述和修正,从而更好地了解到画像在整个祠堂中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空间配置理论。当某一幅画面在整个建筑结构或画像程序中的特定位置被确认,那画面中所传递的文学内容及其在叙事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便成为该图像的信息源[3]。这与中国古代的堪舆内涵不谋而合。
中国古人称风水为堪舆,实际上是古代地理学。东汉许慎曾解释为:“堪,天道;舆,地道。”[4]这句话实际上指的就是以观测天空星斗、地形地貌来择吉而居。古时村落选址、房屋的建造皆受堪舆学的影响。两晋时郭璞在《葬书》中提到,气遇上风就消散了,但遇上水能止住,古人藏风聚气,使气聚而不散。其所述,实际上是指选址时要选一处能藏风聚气、充盈生气的理想自然环境。这种观念之下,中国古代已经形成对“天、地、人、景”空间的配置方法,即对立而统一、秩序而混沌的认知。
综上,空间配置理论是通过画面在画像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整座墓葬或祠堂中的位置,深究其意义。堪舆学空间也是一种配置,最终目的就是在自然界中选取一个特定的空间来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由此可见,二者都是建立在空间位置的基础上,通过位置来表达深层的含义。从本质上来说,堪舆就是中国的空间配置理论,是真实空间当中建筑的一种图式的空间配置。
二、浙江廿八都空间配置的形成基础
堪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建筑文化的专属功能,自然对风土建筑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堪舆意识作为中国的空间配置理论,也同样左右着建筑的整体选址和立向布局等,目的是经营空间的平衡秩序,对应“天、地、人、景”之间的有效统一,目标指向承载生命的“天、地、景”空间的配置。风土建筑是包含着人与环境关系的生命体,形成的第一要义为“地”,目的在于打造建筑的地脉,形成在空间配置基础之上的合乎逻辑的地缘场所,以及衍生的地方空间特性。而近年来由于急于发展文旅产业,一些地区逐渐舍弃了传统空间配置的原型,给风土聚落带来了建设性损害,一些聚落内的风土建筑几乎全部拆除,部分宗庙、祠堂被迁建,地脉被生硬地打断。位于浙江省衢州江山市的廿八都古镇虽也在“激流”之中,但一方面聚落外部依然保留着“天、地、景”的空间配置,拥有传承演绎至今的地缘文化循环特质;另一方面则通过适当的内部空间实践,实现“天、地、人、景”的统一。
(一)古镇聚落的外部地缘关系
建筑在真实空间中的一种空间配置图示,实际上等同于堪舆,主要是通过调查宅地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而更好地适应自然,营造优良的居住环境,且但凡所选堪舆学上理想宅地的位置,肯定脱离不了堪舆理念中的“形势”。《管氏地理指蒙》中提到:“形势之异相也,远近行止之不同。”[5]势,远势,是山川大势,从宏观上把握全局;形,近形,指的是宅地四周的环境,在微观上掌握情况。
廿八都祖先正是遵循“形势”,选择了适合的建筑聚集地。就远势而言,堪舆学认为宅地的坐落应“前有照、后有靠”,即前有水,后有山。廿八都镇正是如此,其属丘陵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四面环山,背倚仙霞岭山脉,前有枫溪河,中部古镇所在地被围合成地势平坦的盆地结构,能藏风聚气。从近形来看,镇区中的浔里街、枫溪街贯通南北,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状态的生活环境,增强了村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古人常说,宁选玉带不选弓区,要选水头不选水尾,即选址应选在水源形成的堆积岸内。廿八都就是被枫溪河自北向南贯穿,其中枫溪玉带之处均有较为集中的建筑。综上,廿八都当地的自然格局为“两山夹一水”型,形成了一种“双龙戏珠”的态势,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场所。
(二)古镇聚落的内部空间格局
空间配置理论中所蕴含的堪舆学在聚落内部空间格局中主要表现为住宅的立向和格局形制。清人丁芮朴将唐宋以来的堪舆理念分为“形势”“理气”二派。上述的“形势”主要用于大地形势的选择,而“理气”是运用于住宅的立向布局,结合建筑物在时空要素中的位置、布局来规划。
“理气”对建筑的立向是以天气为重,注重吸纳阳光和引导生气入宅。风者,气也。朝南,迎的是巨风;朝东南,是熏风;朝东,是滔风;朝东北,是炎风;朝北,是寒风;朝西北,是厉风;朝西,是飂风;朝西南,是凄风。其中,巨风、熏风、滔风是好风、好气,炎风、寒风、厉风、飂风、凄风是不好之风、之气[6]。中国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建筑朝南的优势:冬季背北风,面向南朝阳;夏季光线充足,凉风从南方吹来。廿八都的风土建筑以朝南背北为基本立向,满足住宅对气和阳的需求。
“理气”最直接的反映是对模拟宇宙生成的八卦九宫等化生模式的运用[7]。廿八都的风土建筑一般分为五开间两天井和三开间单天井。前一类建筑规模庞大,空间沿中轴线排列,依次为照壁、大厅、屏风门、前堂、天井、中堂、天井、后堂。其中,每组院落在方位上以八卦之处为主次,每个单独的院落则以一栋之房为主次,中轴线所在正房个体建筑较其他院落的要高大,此乃八卦中的乾、坤之分。据《易经·说卦》所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8]由此推断,八卦和人伦之间存在着一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是堪舆学家给家庭成员分配房间的一个理论依据。较典型的就是位于镇前山坂2号的曹章琼旧宅。后一类建筑则较为普遍,通常为小型三合院或四合院,空间沿中轴线布置,依次为正门、左右厢房、上下堂以及天井。
三、带有民俗狂欢特质的浙江廿八都
我国风土聚落普遍都经历过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在这种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所以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合理地利用自然优势趋利避害,成为人们择居的第一准则[9]。而择居的标准是图式的空间配置,即堪舆,强调对某一区域的“天、地、人、景”空间配置进行统一。基于此,人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农耕文化。由于要迎合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农民们有时相对闲暇,西方学者称之为农闲时光。在此期间,农民便会自发组织具有娱乐性、狂欢性等特征的活动。我们在风土聚落中不难发现,某些建筑在尺度、外观或是被使用的方式等方面明显偏离日常生活状态,这些建筑就是在农闲时光中的配置,带有独特的狂欢范围。在中国风土聚落中,人们很注重这种带有狂欢式空间结构的建筑的营造,其所体现的是一种场所精神,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当地风俗文化。狂欢式是苏联思想家、符号学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内容之一,其源于狂欢节,指的是狂欢节活动中所有庆贺、礼仪和形式的总称,类似狂欢节的各种形式也被纳入其中。在中国,古代传统庙会就是村民表述他们狂欢式并平衡劳作、农闲的一种活动方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少有的全民性活动之一,各种职业、性别、年龄的人均可不加限制地参加这类活动,在仪式中多采用演出、宴席等形式。
在廿八都中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庙会,而宗教场所是廿八都庙会的主要集结地,内设固定戏台或临时搭建的活动戏台。在庙会期间,有表演浙江婺剧、江西赣剧、福建闽剧等的习俗,此外,还会上演由当地艺人自编自演的木偶戏。据《廿八都镇志》中对水星庙(图1)的记载:“进山门即前殿,前殿山门上方为戏台……前殿戏台前、大天井、正殿前部为观众厅;两厢朱楼为妇女专席,严禁男人进入。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为水星庙太阳神庙会,十月初一为洪川案菩萨庙会。洪川案庙会历时五天,八方香客聚集,人流如潮,香烟缘绕。”[10]可见,廿八都通过对当地的“天、地、人、景”进行梳理,有效发展农耕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狂欢活动,最后借助宗教场所作为营造狂欢氛围的载体,赋予乡土空间配置新视觉,人们在此可以尽情地狂欢起来,抒发在劳作期间所积攒的压力。
四、结语
廿八都作为风土建筑的聚集地,受到外部地缘“天、地、人、景”的空间理念和内部空间格局的诉求配置,形成以堪舆为依托的空间配置图示。这些布局方式不仅在聚落中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和意义的空间,而且透视出某种狂欢式的空间结构和文旅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该处的地缘特性行为让风土建筑在今天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本文通过以上思考,提出“有改还原”空间配置、“有机循环”地缘文脉、“有为创新”空间实践的策略,即:首先对某一地域的“天、地、人、景”空间配置进行梳理、分层,有效还原其本体的空间意义;其次对地缘文脉的历史成因、文化习俗等基因进行收集,充分展示彰显其传承演绎至今的地缘文化循环特质;最后借助适当的可实践的空间实践,赋予乡土空间配置新面貌。
参考文献:
[1]常青.风土建筑保护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时代建筑,2000(3):25.
[2]刘乐乐.“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3]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柳扬,岑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69.
[4]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5]郑同.堪舆:上册[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144.
[6]段永.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J].中华建设,2019(7):38.
[7]余格格.知识、观念与实践:宋代地理术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55.
[8]高友谦.理气风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0:77.
[9]王娟,王军.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
[10]蔡恭,祝龙光.廿八都镇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09.
作者简介:
熊承霞,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造物思想。
倪玉仙,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设计与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