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空演化及收敛性研究

2024-10-28 00:00张国旺曲雪娇
现代管理科学 2024年5期

[摘要]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全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测度我国30个省域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并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收敛模型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空演化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缓慢上升,但整体水平较低。立足总体差异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不断下降,且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立足区域内差异而言,东部、中部与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内差异呈缓慢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则持续上升;立足区域间差异而言,东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间的差异波动上升,其余地区区域间差异均缓慢降低。全国层面及四大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均具备绝对和条件β收敛性,其中中部地区绝对β收敛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及技术创新水平均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时空演化;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收敛特征

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持续加快创建新发展格局、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为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提供重要指引。随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已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到全新战略高度。然而,部分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环境保护力度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2-3],使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进程不一致。于此,本文尝试通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标体系,利用基尼系数法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及收敛特征,旨在为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有关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领域的研究多聚焦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理论维度,学者们多从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两层面进行分析。基本内涵层面,郑腾飞等[4]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产业共同构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夏杰长等[5]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中国式”为方案选择和路径方向、“现代化”为目标任务和时代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经济系统。孙智君等[6]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囊括金融、结构、技术、要素等发展领域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实践路径层面,张杰[7]认为稳定实体经济主体地位、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盛毅[8]认为我国须从适应国内发展为主转向提升国际地位为主,通过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证维度,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证研究鲜少,仅有纪丽娟[9]基于战略保障性、安全韧性、创新引领性等层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加权平均法测度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数,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大多学者侧重于分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水平测度层面,林木西等[10]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4个层面创建相应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发现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在不断上升。王学凯[11]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加权平均法测度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数,实证研究发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呈逐步增长态势。影响因素层面,刘宇[12]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李媛等[13]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有文献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分析作出了有益探索,为本文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但仍有待改善之处。学术界尚未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形成统一界定,且大多数研究仅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整体动向进行分析。相较于既有文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从中国式产业实体性、中国式产业技术性、中国式产业资源性、中国式产业绿色性、中国式产业金融性5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测算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为学界后续指标构建研究提供参照依据。二是利用Daugum基尼系数法、收敛模型深入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空演化趋势与收敛特征,结论有助于掌握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短板,为加快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产业强国提供有益借鉴。

二、 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式

1. 指标体系构建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具体来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作为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说明新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澎湃动能。于此,立足上述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分析,并遵循现有研究成果[14-15],本文从实体经济、技术、金融、人才、绿色层面出发,构建包含5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表1)。第一,中国式产业实体性是全面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国家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加大产业“破、立、降”力度,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经济支撑。第二,中国式产业技术性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产业,打造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和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中国式产业资源性是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通过有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与布局,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第四,中国式产业绿色性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国家通过完善产业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在促进产业节能减排的同时,推动产业生产模式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第五,中国式产业金融性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各地政府通过有效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系统,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智能化金融保障。

2. 测算方式

(1)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

相较于一般熵权法,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是一种能够同时分析对比和冲突性的客观赋权法[16]。于此,为准确、客观地反映指标权重,本文利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探究指标的冲突强度与对比强度。

(2)TOPSIS综合测算模型

TOPSIS综合测算模型主要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预设目标有效估算两者正负距离,并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分析。于此,本文参照杨红瑞等[17]的研究思路,采取TOPSIS综合测算模型获取各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指数。

(3)Daugum基尼系数法

假设本次研究总共包含[n]个省份,能够划分为[m]个区域,基尼系数[G]公式构建如下:

[G=j=1mh=1mi=1njr=1nhyji-yhr2n2y] (1)

式(1)中,[y]表示各省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均值,[yji]、[yhr]分别表示[j]和[h]区域内[i]省、[r]省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

参照李泽明等[18]的研究思路,本文将总体差异划分为区域内、区域间差异及超变密度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平均值将[m]个区域依次进行排序,设置[yh≤…≤yj≤…≤ym]。首先,区域内差异([Gw])为各区域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值,公式构建如下:

[Gw=j=1mGjjPjSj] (2)

式(2)中,[Gjj]表示[j]区域的基尼系数值,即[Gjj=12n2jyji=1njr=1njyji-yjr],[Pj]表示[j]区域内包含省份占全部省份的份额,[Sj]表示[j]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之和与总体劳动生产率比值,即[Pj=njn,Sj=njyiny]。

其次,区域间差异([Gnb])与超变密度贡献([Gt])的公式构建如下:

[Gnb=j=2mh=1j-1Gjh(PjSh+PhSj)Djh] (3)

[Gt=j=2mh=1j-1Gjh(PjSh+PhSj)(1-Djh)] (4)

上述式中,[Gjh]表示[j]区域与[h]区域之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差异,即[Gjh=1njnh(yj+yh)i=1njr=1nhyjt-yhr],[Djh]表示[j]区域与[h]区域之间的交互影响,具体公式构建如下:

[Djh=djh-qjhdjh+qjh] (5)

[djh=0∞dFj(y)oy(y-x)dFh(x)] (6)

[qjh=0∞dFh(y)oy(y-x)dFj(x)] (7)

上述式中,[djh]表示[j]区域与[h]区域中[yji-yhr>0]的数学期待值,也被称作区域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增长差值;[qjh]表示[j]区域与[h]区域中[yji-yhr<0]的数学期待值,也被称作超变一阶矩阵;[Fj、Fh]均表征[j]区域与[h]区域的累计密度分布函数值。

(4)收敛模型

[β]收敛主要指伴随时间的快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可能会对较高地区产生一定追赶效应[19]。[β]收敛可分类为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两种类型[20]。具体[β]收敛公式构建如下:

[ln(yi,t+1yi,t)=α+βln(yi,t)+ρj=1nωijln(yi,t+1yi,t)c929faf5d943eea7b82bea51f3ed2853+λj=1nωijln(yi,t)+θkXi,t+μi+ηt+εi,t]

[εi,t=γj=1nωijln(εi,t)+δi,t] (8)

式(8)中,[yi,t+1yi,t]表示第[i]省份在[t]到[t+1]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增长率,[α、β]表示待估算系数值(当[β<0]时,表示呈收敛趋势)。空间权重矩阵以[ωij]表征,空间效应系数值采用[ρ、λ、γ]表示,随机误差项以[εi,t、δi,t]表征,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利用[μi、ηt]表示,[Xi,t]表示控制变量集合,借鉴相关研究[21-22],本文选取如下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GDP]),利用人均GDP表示;城镇化率([URB]),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征;产业结构([IND]),采用第二产业增长值在GDP所占比重衡量;人力资本水平([PEP]),选择普通本专科及以上人口数占全省人口总数比重表示;技术创新水平([INN]),选取政府R&D经费投入额占政府财政总额比重测度。[θk]表示控制变量系数值,当[θk≠0]时,为条件[β]收敛,当[θk=0]时,为绝对[β]收敛,收敛速度以[v=-ln(1+β)T]表征,其中时间跨度以[T]表征。

3. 数据来源

考虑到港澳台和西藏地区数据缺失较为严重,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作为本次样本观测对象。原始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报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和政府官方网站。对于部分研究数据缺失问题,利用插值法、替代指标法、估算法进行补齐与说明。

三、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本文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对2008—2022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测度,并分维度绘制相应时间演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可以知悉,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整体发展指数较低。究其缘由,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旧采用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粗放型模式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浪费、渠道单一、高投入、低效益等问题,这阻碍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步伐。

从五大子系统来看,第一,中国式产业实体性指数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考察期内呈缓慢上升态势,这与外部发展环境、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能力提升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第二,中国式产业资源性指数整体波动性较小。细究其因,我国教育、医疗、文化、健康等社会保障资源日趋完善,在提升社会民众生活幸福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三,中国式产业技术性指数增幅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国家重点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中国式产业绿色性整体增长态势较为缓慢。可能原因主要在于,进入新阶段,加快产业绿色化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第五,中国式产业金融性指数在考察初期波动态势较为明显,自2017年开始逐渐呈缓慢上升态势。2017年,国家标准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金融保障。

四、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分析

为细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差异,本文利用上述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进行测度(表2)。与此同时,为直观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来源,绘制2008—2022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差异演化趋势图(图2)。通过综合分析表2和图2测算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考察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差异持续下降,其中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区域间实体经济、绿色理念、金融环境、技术创新和资源禀赋等层面均存在显著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差异水平。具体而言,分析表2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基尼系数从2008年0.260下降至2022年0.178,这说明我国30个省区市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在持续缩小。分析图2(a)结果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bed18406e0a60056a4f1be52c7cc6418与总体差异变化态势基本一致,说明总体差异变化与区域间差异息息相关;区域内差异整体呈缓慢下降态势,说明不同区域内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差距在缓慢缩小;超变密度在考察期内具有“下降—上升”特征,说明各区域间交叉现象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基尼系数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分析图2(b)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区域内和超变密度的差异贡献率虽有增有减,但区域间差异贡献率长期稳定在70%~80%范围内,远超区域内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

第二,立足区域内差异层面,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缓慢下降态势,仅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不断上升,说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发展差距在持续缩小,而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细究其因,近年来国家陆续提出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其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金融环境,提高绿色生产效率,逐步缩小上述地区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西部地区内不同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创新水平等层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出现断点问题,难以形成具备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致使西部地区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分析图2(c)测算结果可知,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降低幅度最大,且区域内差异水平最大,说明东部地区区域内各省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存在不平衡、不稳定发展现象;东北和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存在交叉现象。2008—2016年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内差异比西部地区大,之后小于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考察期内中部地区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说明中部地区区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较为均衡、稳定。

第三,立足区域间差异层面,东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波动上升,其余区域间差异缓慢降低。究其缘由,东部地区中国式产业技术性、资源性、绿色性和实体性发展水平较高。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本身具备良好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能够更好提升地区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在持续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技术型人才集聚,优化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北部地区中国式产业绿色性发展水平较低。东北部地区虽然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困难,且传统重化工业产业占比较大,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进程。同时,东北部地区中国式产业金融性发展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发展。东北地区存在金融机构单一、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现实桎梏,导致产业金融投资环境不佳,较难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进而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进程。综合来看,东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余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呈缓慢降低态势。伴随国家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部-中部、东部-西部、中部-西部、中部-东北和西-东北地区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协同机制,能够推动部分传统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提高自身中国式产业技术性、资源性、绿色性、实体性和金融性发展水平,进而缩小上述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分析图2(d)测算结果发现,从降低幅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降幅排序为东部-西部、东部-中部、中部-东北和西部-东北地区,说明我国四大地区间发展差距在持续缩小,且平衡趋势显著。从水平大小来看,东部-西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最大,远高于其他区域间发展差异,东部-东北、中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存在交叉现象,其中2008—2021年东部-东北地区区域间差异最小,2022年中-东北地区区域间差异最小,表明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与东部、中部地区较为相近。

五、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收敛性分析

1.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绝对[β]收敛分析

在进行绝对[β]收敛分析之前,要对全局莫兰指数进行有效检验(限于篇幅,具体测算流程不再赘述)。可以知悉,考察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在[0.415,0.526]范围内波动,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存在规律性,且相邻省份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据此,在展开[β]收敛分析前,须探析空间因素的影响效应。为选取高度匹配的空间计量模型,依据张秀等[23]的研究,本文依次检验LM、LR和Wald。其中,LM检验主要对OLS模型(双向固定模型)与空间固定模型(SLM、SDM和SEM)1的应用范围进行分析,LR和Wald检验重点对SDM模型转化为SLM、SEM模型的可能性进行探究。表3为全国及四大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模型结果。从绝对[β]收敛结果发现,全国及四大地区系数估计值[β]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均具备绝对[β]收敛性。从收敛速度来看,全国层面收敛速度值为0.234,东部地区收敛速度为0.268,中部地区收敛速度为0.305,西部地区收敛速度为0.229,东北地区收敛速度为0.215,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中部、东部、全国、西部和东北地区。

2.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条件[β]收敛分析

7600c8d15064e7d74771ee903259da53通过分析表3条件收敛结果可知,在引入影响因素之后,全国及四大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系数值均显著为负,表明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性。换言之,在考虑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之后,全国和四大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发展中均趋向于稳定水平。从收敛速度来看,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为0.338;全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次之,分别为0.265、0.287和0.274;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为0.205。通过分析控制变量回归结果可知,各影响因素对全国及四大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影响存在差异。立足全国维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能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助推作用相对在减小。城镇化率、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水平的系数值均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上述因素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从不同地区维度分析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可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均能够为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入强大内生动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打破中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率、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均在1%水平时显著为正,说明提高城镇化率、优化人力资本是推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六、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考察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其中中国式产业绿色性与金融性亟需强化。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区域总体差异呈逐步下降态势,且地区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内差异层面,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内差异均缓慢下降,仅有西部地区缓慢上升。区域间差异层面,东部-东北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区域间差异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余区域间差异均在不断降低。第三,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具有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特征。其中,中部地区绝对[β]收敛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从影响因素层面来看,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及技术创新水平均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建议

第一,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上述研究指出,考察期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其中中国式产业绿色性与金融性亟需强化。据此,我国应通过强化中国式产业绿色性与金融性,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一方面,各地政府应明晰绿色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产业财政税收优化政策,为技术研发以及节能减排产业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产业绿色转型成本,增强中国式产业绿色性,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相关金融部门应构建多层次、多领域金融市场体系,满足产业不同阶段融资需求的同时,加强区域间产业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中国式产业金融性,提升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

第二,健全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逐步下降,且地区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据此,我国应结合地区性产业发展战略重点,从实体经济、技术、金融、人才、绿色层面出发,健全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缩小地区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应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国家级跨区域产业互联网中心,健全“数实”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地区间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促使更多人才实现跨地区广泛就业,为缩小地区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提供保障。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健全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引导中部地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现代化产业发展效能,缩小地区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对于西部和东北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西部乡村振兴、东北全面振兴倡议,打造跨区域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不同区域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升产业要素配置效率,缩小地区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差距。

第三,多措并举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及技术创新水平均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有鉴于此,各实施主体应注重提高城镇化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及技术创新水平,多措并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城镇化率层面,各地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城镇资源要素配置能力,逐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优化城镇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提高城镇化率,有效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层面,各地政府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低碳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与高端化转型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层面,相关部门可将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成果+科技+人才”全过程现代化产业发展系统,完善高技术人才资本集聚地,激发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活力,稳步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军,石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阐释和实践方针——兼论上海的探索实践[J].新金融,2023(3):4-9.

[2] Alireza M,Kathy M,Karen J L, et al.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Facilities Management on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an Open Campus[J].Facilities,2024,42(3-4):223-244.

[3] Ma L,Shen S,Rao Y.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New Era[J].Sheng Wu Gong Cheng Xue Bao =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24,40(1):292-303.

[4] 郑腾飞,魏丽,张于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42-46.

[5] 夏杰长,李銮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基础、约束条件和关键突破[J].河北学刊,2023(6):113-122.

[6] 孙智君,安睿哲,常懿心.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要素研究——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阐释[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1):3-17.

[7] 张杰.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问题与对策[J].河北学刊,2023(4):132-139.

[8] 盛毅.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战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23(2):5-13.

[9] 纪丽娟.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1):100-105.

[10] 林木西,王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2(12):23-36.

[11] 王学凯.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的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2023(10):1-13.

[12] 刘宇.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影响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98-107.

[13] 李媛,阮连杰,任保平.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制与效果[J].人民黄河,2023(10):1-6.

[14] 胡海,庄天慧.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39-151.

[15] 白雪洁.以数字经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5):41-50.

[16] 吕承超,崔悦,杨珊珊.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距及时空演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1(5):3-20.

[17] 杨红瑞,郑林昌,张举钢.中国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差距及“虚实”双重效应考察[J].现代管理科学,2024(2):161-172.

[18] 李泽明,刘兵.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4(8):89-93.

[19] 刘高秀,刘菖山,孙婧.我国绿色财政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变及时空收敛性[J].财经论丛,2024(1):28-37.

[20] 郑江淮,陈喆,冉征.创新集群的“中心—外围结构”:技术互补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1):66-86.

[21] 解其昌,柏定川.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位数动态收敛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9):48-62.

[22] 胡士华,黄天鉴,王楷.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时空分异、动态演进与收敛特征[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9):3-19.

[23] 张秀,张耀峰,张志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动态空间收敛性[J].经济问题探索,2024(1):15-37.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语言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753)。

作者简介:张国旺,男,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创新、技术经济;曲雪娇,通讯作者,女,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技术治理。

(收稿日期:2024-06-15 责任编辑:苏子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