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资助: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文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创新改革”(编号:22097024093729);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文物学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编号:XJJG-21-70-3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文物学概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级专创融合本科课程项目“文物学概论”
摘要:文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梳理、分析和归纳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进展、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运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中国青铜器的文献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之日起至2024年1月24日,共纳入1807篇文献。中国青铜器研究发文量从2005年开始大幅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发文量贡献最大的机构,研究机构相对集中。主要关键词为青铜器、铭文、西周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铭文、纹饰、铸造工艺和矿物来源等。考虑铸铜技术、预防病害和科技分析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国青铜器研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基于科学考古已有一定成果,未来应加强对青铜器的预防保护,为同一研究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总结与青铜器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观点,从而为中国青铜器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青铜器;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的青铜器,素来享有“国之重器”的美誉。多年来,中国青铜器(以下简称青铜器)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并且产生了诸多新观点。本文以青铜器研究为对象展开分析,把握青铜器研究进展、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总结分析青铜器相关文献,为未来青铜器研究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直观的思路。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确保文献检索能够覆盖青铜器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我们首先通过主题检索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青铜器”“青铜”“青铜研究”作为检索词,查找1999—2024年所发表的CSSCI期刊论文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为2024年1月24日,得到检索结果 2236 条。然后逐一核查,筛除书评、新闻等非学术类文章,得到有效数据1807条。最后使用CNKl导出功能,获得Refworks格式文件,并以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进行分析。
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直观详细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概况,梳理重要文献的结构和分布,揭示其演化历程和前沿热点。本文采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软件版本为:V6.2R6,2024年1月24日版)对青铜器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多元、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由作者及机构分布、阶段性发文趋势、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类聚四个维度探寻青铜器研究领域的演化路径和发展动态。
二、结果分析
(一)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文献发表数量和年份的共现可揭示某一领域研究的演进特征[1]234,年度发文量是显示青铜器研究发展趋势和热点的一个关键参数[2]。本文通过收录1999—2024年(其中2024年数据仅收录至1月24日)有关青铜器研究发文量制作图谱,由图1可见,从1999年起,我国有关青铜器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状态,但其过程较为曲折。其中,1999—2002年这四年,我国青铜器研究的发文量平均在每年34篇;2003—2005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2005—2008年发文量又呈上升趋势;2010年发文量首次到达100篇;2011—2017年这7年中,我国青铜器研究的发文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每年约发文82篇;2018—2022年发文量变化幅度仅在1—2篇之间;2019和2022年则是1999—2024年这26年间发文量最多的两年,为102篇;然2022—2023年发文量下降了16篇。不过就总体而言,我国有关青铜器研究的发文量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
(二)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国内发文量核心机构的表格与图谱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该领域核心研究机构的发文情况。其中,青铜器发文量排名前15的核心机构,就1999—2024年而言,发文量最多的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1999年至2024年1月共发表了83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位居第二、三位,分别为68篇和56篇。紧随其后的7家研究机构的发文量相当,都在30篇上下。从图2可见,我国有关青铜器研究发文量前15位的核心研究机构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而在这些北方地区中,排名前三的核心机构中就有两家位于北京,表明北京处于该领域的前沿。而且,各大高校和各研究所是该领域的主力军,在推动我国青铜器研究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核心发文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即特定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研究成果突出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方向。我们对国内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从图3可以看出,陈建立为国内青铜器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从发文年份来看,排名前10的核心作者有五位都从2006年开始发表有关青铜器研究方面的论文,推测我国在这一年的青铜器发掘考古中取得了重要进展。2006年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的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和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都出土了大量青铜器[3]。高红商代遗址的集中发现为吕梁山区的一些晚商青铜器找到了归属。2006年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的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72件,是福建地区一次性出土青铜器最多的考古发现。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大型“乐器坑”的发现,对于被盗秦公大墓墓主的确认以及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四)关键词及研究热点分析
1. 高频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直观地表现出研究偏重及其变化趋向。本文截取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以研究截至2024年1月24日我国国内青铜器研究的焦点分布情况。其中,“青铜器”在相关研究中出现得最多,有396次,中心度1.27为最高。而“西周”“商代”“周代”“商周”“商周时期”“东周”“年代”这些关键词表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青铜器断代的研究较为频繁。“铭文”“西周”“商代”“周代”“金文”“纹饰”“商周”“商周时期”“殷墟”“青铜文化”“三星堆”“东周”“铜器”“年代”“青铜礼器”这些关键词表明这些年来对于青铜器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多偏重于探究与青铜器历史文化相关的问题,未免显得青铜器的研究方向与内容过于单一。而“矿料来源”“铸造工艺”“铅同位素”“科学分析”这些关键词则揭示青铜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领域与视角。跨学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新的东西,让青铜器研究更立体、覆盖面更广。我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关青铜器的研究绝不应只停留在某些方面。我国青铜器研究是一座仍待继续探明的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矿藏,相信未来对其开展多学科的研究会蔚然成风。
2. 关键词突现性分析
在CiteSpace 运行的关键词图谱中会产生突现关键词(含突现词、突现强度和起止年份),它能够清晰呈现特定领域研究的沿革[1]236,以下选取前17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图4中,项目类型Year代表出现年份、Strength代表出现强度、Keywords代表关键词、Begin代表突现开始时间、End代表突现结束时间。本文依照突现关键词,将研究前沿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早期、中期和近期。
⑴早期研究前沿
早期研究前沿开始突现的时间起于1999年,至2003年,4个关键词(青铜文化、文明起源、纹饰、考古)持续突现至2012年。最先突现的是考古,起于1999年,止于2012年,历时最长。我国考古学始于欧美考古学的传入,真正起步于1926年。我国考古学开始发展的时间虽晚于欧美国家,但仍蓬勃发展,1999年到2012年正处于我国考古学的快速发展时期,此时的考古发掘成果十分丰富。“文明起源”一词突现于2003年,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密切相关,对“文明起源”的研究是为了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纹饰一直以来是青铜器研究的重点,纹饰在不同时期的流变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青铜文化突现于2001年,止于2012年,强度最强,是研究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涵盖范围极广,包括青铜器本身及其衍生等,一直以来都是青铜器研究学界的研究热点。
⑵中期研究前沿
中期研究前沿开始突现的时间起于2006年,至2009年,4个关键词(兽面纹、铭文、泥芯、岭南地区)突现起止于2012年至2019年。最先突现的是铭文,且热度持续时间最长,强度也是4个关键词中最强的。铭文一直是青铜器研究中的重点,青铜器有无铭文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铭文是研究青铜器的功能作用以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一手资料,如西周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不仅说明青铜器拥有表彰功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印证西周的分封制,充分彰显了铭文对于青铜器研究的重要作用。
⑶近期研究前沿
近期研究前沿开始突现时间起于2013年,至2020年,9个关键词(科学分析、铜器、铸造技术、青铜容器、曾国、铸造工艺、先秦、西周时期、铅同位素)突现止于2019年至2024年。“科学分析”是其中突现强度最大的,指数为4.85。科学分析的突现与科技强国战略的施行密切相关,并且是对跨学科研究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践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近期研究前沿分析可分成两个层次,首先是科学分析、铸造技术、铸造工艺、铅同位素组成的第一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从跨学科层面对青铜器进行研究,体现了多学科研究思维,从全新的视角对青铜器进行研究,是对传统人文社科层次研究的补充,能够使青铜器领域的研究更全面、更立体,极大拓展了青铜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青铜器的跨学科研究创造良好的开端。之后是青铜容器、曾国、先秦、西周时期组成的第二个层次,该层次仍从人文社科层次对青铜器进行深入研究,在与第一个层次的研究结果形成对照的同时,又起到补充作用。
3.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文献集中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可确定学科内各主题间的关系[1]237。利用CiteSpace迭代分析得出关键词共线网络图谱,获得N=279(即网络节点数)、E=616(即关键词连线数)、Density=0.0159(即关键词稠密度)。由图5可知,“青铜器”显示的节点为最大,揭示出其在相关文献中出现得最为频繁,占最大优势。此外,“青铜器”与各个关键词之间产生较为广泛的辐射状连线,显示出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结性。“铭文”“科学分析”“铜器”这些关键词显示的节点虽没有“1BFHHMvJ9vjC2q0m/NUVXg==青铜器”显示的节点突出,但仍是较为突出与重要的节点,且这些关键词较其他连线密集,显示它们也是青铜器相关研究的重要节点。除“青铜器”外,其他关键词所显示的节点较小,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青铜器相关研究还有着较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 研究评述
本文通过对1999—2024年所发表的CSSCI期刊论文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有关青铜器研究的论文,对该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分布、核心机构、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现性、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得到大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
通过收录1999—2024年的青铜器年发文图谱分析,就总体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仍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青铜器核心机构的表格与图谱中不难看出,该领域核心机构大多位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发文量前15位的机构,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在该领域处于重要地位,而北京则是该领域的前沿地带。同时,各大高校和各研究所在该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对青铜器研究高频关键词前20图谱的分析可知,青铜器研究内容的偏重是十分明显的,集中于青铜器本身以及青铜器断代的研究,同时其研究范围仍然广泛。“青铜文化”是众多关键词中成为研究热点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这与我国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密切相关,我国青铜器领域的研究还是将重点放在对青铜器本身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论研究上,对于青铜器多方位的研究较为滞后。对于青铜器关键词共现图的分析直观地表现出相关研究始终围绕“青铜器”这一关键词,对于其他诸如铭文、科学分析、纹饰、年代等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说明我国青铜器研究还有待深入发展,且研究方向广阔。
(二) 研究展望
展望未来,我国青铜器研究前景广阔,但相关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1.改进新媒体技术应用
在考古领域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考古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直观、生动地传播,但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导致考古信息的时效性较差[4]。从这一特点出发,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⑴鼓励个人账号对青铜器研究提出自己新颖的看法和见解;⑵官方账号更新内容,最好是拟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排期;⑶重视文章排版,与时俱进,但是要建立在排版简介和内容清晰明了的基础之上;⑷在青铜器领域,接触最多的是业内人员和专家,还有一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部分人群。基于此,推送该领域信息时,需要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采取更加具体、精细和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对该领域信息进行分类传播。
2.带动南方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
采取跨区域沟通与合作是带动南方地区在该领域研究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举办线下展览等形式,切实提高南方地区的研究力度。
3.进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
我国的青铜器内蕴丰富,可供研究的对象十分多样,除却青铜器本身,还有蕴藏在青铜器之中的制度、工艺技术、文化等。因此,对于青铜器的研究不应局限在人文社科方面,单一的研究角度难以深入地了解青铜器,需要对其进行跨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研究,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让古老的青铜器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重现生机、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石琳.语言治理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6feddb5c6b6b553300e15fc440dbe94c科学版),2022,43(12):233-240.
[2]齐秀芝,贺雪梅.知识图谱视角下的中国青铜器可视化分析[J].包装工程,2022,43(10):396-406.
[3]新华社.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8日在北京揭晓[EB/OL].[2007-04-08].https://www.gov.cn/jrzg/2007-04/08/content_575447.htm.
[4]金燕,陈姝亭.论“考古圈”公众自媒体的创设结构与运营困境[J].中国市场,2022(36):173-175.
作者简介:
刘美善(2003—), 女, 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读本科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钟苏晓(2003—), 女, 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读本科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黄怡铃(2005—), 女, 汉族,福建泉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读本科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毕秋莹(2003—), 女, 汉族,江西上饶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读本科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艾彤(2003—), 女, 汉族,江西抚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在读本科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通讯作者简介:
杨青林(1982—), 男, 汉族,福建漳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