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就俄天然气经乌输入欧洲所订立的协议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这项协议使得俄天然气在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仍然能够继续经乌领土输送,同时它也是俄乌之间目前唯一幸存的贸易协议。不过,这项协议正面临终结。
8月27日,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打算延长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协议,乌已准备好讨论应欧洲要求通过其天然气运输系统从其他供应商获得天然气。8月30日,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乌方不会延长这一协议。乌政府高层强烈表态将不会续签该协议,意味着什么?
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前,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来源国,占欧盟进口量的43%。从俄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有数条。其中,“北溪”管道穿越芬兰湾和波罗的海至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除了“北溪”之外,其他管道均需经由第三国中转。其中,两条经过白俄罗斯、波兰,分别为“北极光”与“亚马尔—欧洲”管道;两条经过乌克兰,分别为“兄弟”与“联盟”管道;还有两条经过土耳其,分别为“蓝溪”与“土耳其溪”管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欧盟与乌克兰之间的能源关系构成欧洲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内容。乌克兰凭借关键过境国地位从俄欧天然气贸易中获取高额的过境运输费以及优惠的天然气价格。根据俄乌商定的以货易货方式,俄每年向乌提供1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来替代向乌缴纳过境费,同时俄以优惠价格向乌额外销售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然而,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的爆发彻底颠覆了俄乌传统天然气关系。乌克兰最终在俄罗斯与欧盟的地缘竞争之中倒向了欧盟。2006至2009年间,俄乌围绕天然气价格、过境费等发生多次争端。俄方按照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市场价格向乌销售天然气,而乌此前获得的天然气认购价格仅为50美元。俄乌天然气冲突甚至一度导致俄对中东欧地区天然气供应中断,一些西欧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然气短缺。
2013年11月乌克兰准备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这成为促使俄乌天然气争端演变成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输往乌的天然气不仅在价格上恢复至每千立方米485美元的“政治性气价”,而且在付款条件上强制实行预付款机制。乌指控俄将气价大幅上涨的行为是“经济侵略”。由于乌未能按时缴纳预付款,2014年6月,俄气公司在最终支付期限到期后切断对乌供气。经过近半年的中断供气,乌在2014年底前分两次偿还所欠的31亿美元天然气债务,而俄随之恢复向乌供气。
2019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天然气过境协议,即乌允许俄气公司通过乌管道向欧盟出口天然气。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俄欧能源关系发生剧变,俄天然气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超过40%降至10%左右。由于欧盟国家减少俄天然气进口、乌克兰关闭俄天然气两个入口中的一个,俄经乌输送的天然气量从2019年的400亿立方米减少到2023年的150亿立方米。
实际上,俄自克里米亚危机后一直在推动“北溪-2”天然气管道来完全替代从乌克兰过境向欧盟输气。在美国国会的制裁和美国政府的强烈施压下,“北溪-2”管道艰难建成,但最终因德国政府中止启用审核程序而陷入搁置。
对于当事方而言,如果乌对俄关闭输气管道,乌方将损失八亿美元的过境收入,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此外,乌将寻找其他天然气来源,包括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反向进口天然气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俄方的损失则相对更大。一旦乌中转输气渠道被掐断,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将仅存由土耳其向巴尔干—南欧地区供气的“蓝溪”和“土耳其溪”。这意味着面临财务困难的俄气公司的天然气出口量又将腰斩一半,将遭受70亿~8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俄气公司将难以履行与欧盟国家的长期天然气合同。该合同有效期至2040年,在生效期间,欧盟公司将通过俄天然气工业银行向俄支付天然气费用。在美西方制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份合同无疑为俄气公司本身和相应付款银行提供了免遭制裁的保护伞。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为欧盟重新供能”(REPower EU)计划,欧盟将在2027年之前完全弃用俄天然气。然而,这一前景不容乐观。今年5月,在欧盟天然气总供应量中,俄天然气的比重达15%,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首次超过美国。自2026年起,来自美国和卡塔尔的大量液化气将进入欧洲市场。然而今年初,拜登政府以“气候威胁”为由暂停授权新建液化气项目向未与美国签订自贸区协定的国家出口,此项举措可能会导致欧洲买家怀疑美国液化气供应的长期可靠性。
在欧盟国家中,最依赖乌克兰过境运输俄天然气的国家是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其中,奥地利和意大利受俄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影响最小。奥地利国内多条管道相互交错,具备了适应俄管道气以外的替代选择。意大利不仅可以通过管道从阿尔及利亚和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而且也可以通过液化气终端获取天然气。匈牙利则可以经“土耳其溪”管道继续获得俄天然气。“土耳其溪”是俄向土耳其及欧洲南部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项目,于2020年初正式通气。相对而言,由于位于各供应路线的最远位置,斯洛伐克的选择余地较为有限。
中东欧国家正在为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的终止做准备,在中欧和东南欧天然气联通行动计划(CESEC)下推动建立“垂直天然气走廊”。这一走廊将利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现有基础设施,使希腊和土耳其的液化气进口抵达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该走廊还包括在东南欧扩建管道网络,将保加利亚打造成连接希腊、摩尔多瓦、土耳其和乌克兰的枢纽。可以预见的是,欧洲统一能源市场将通过更多的整合和扩张来应对持续的地缘政治挑战。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欧亚大陆的天然气贸易格局正在加速调整。阿塞拜疆努力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以满足欧盟需求。早在2008年,阿塞拜疆的“沙赫—丹尼兹”二期气田就被确定为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SGC)的气源地。“南部天然气走廊”自2020年开始运营,是从里海通向欧洲市场的重要天然气供应路线,由此,阿天然气得以正式输往欧洲。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欧盟积极与阿塞拜疆展开合作并逐年增加其输气量。这些天然气部分通过乌克兰境内管道输送,意在维持乌作为能源过境国地位的同时切断俄天然气进入欧洲。2022年,阿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增加了56%。2023年,阿跻身为欧盟管道天然气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国。然而,阿塞拜疆实现雄心勃勃的出口承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提升本国主要里海气田“沙赫—丹尼兹”的产量。二是实施气源多元化,其中,土库曼斯坦是解决阿塞拜疆对欧天然气出口挑战的关键,土将是关键的天然气供应方。
qWMDIggq/wp6RZ9aHtkyVA==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无需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即可成为能源枢纽中心,一直深深根植于土耳其的能源外交理念。作为欧盟候选国的土耳其,成为欧洲天然气枢纽对其无疑是一种地缘优势,可保持与欧洲市场的协调一致并扩大自身在黑海和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乌克兰危机的延宕客观上加速了土耳其作为欧洲天然气枢纽的建设进程。2022年10月“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土耳其成为俄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国。土耳其从偏居欧洲管道网络远端的消费国一跃成为俄在欧洲市场保持存在的关键国。为了确保向欧洲出口的替代路线,俄罗斯积极支持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气枢纽和建立确定气价的电子交易平台。基于枢纽的交易过程是通过电子交易平台来购买指定数量的天然气,因此无从确定天然气的确切来源。这意味着俄罗斯仍能以“匿名”方式维持一定数量的对欧天然气出口。目前,俄气公司已经与土耳其就制定土天然气枢纽建设路线图达成协议并着手启动项目实施,包括扩大天然气交易量以推动伊斯坦布尔能源交易所的加速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今年底乌克兰终止与俄罗斯的过境协议,俄管道天然气将只能经土耳其到达欧洲。然而,在欧洲下定决心与俄能源脱钩的趋势下,俄直接促进土耳其建成天然气枢纽的能力实为有限。
虽然欧盟本身的天然气需求增加了土耳其建设天然气枢纽的机会,但土能否成为枢纽不仅取决于时机,更取决于实施速度。未来几年欧洲迫切需要替代俄天然气的供给来源,但随着欧洲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推进,欧洲对天然气的总体需求将趋于下降。考虑到这种潜在可能,土耳其天然气枢纽的未来定位将面向包括欧盟在内的所有第三方,从欧洲市场的区域交易中心走向全球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