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引
朱行能先生在《写作思维学》中指出:“思维是写作的一个根本源头,只有善于思索,才能善于写作。”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就是用网状思维梳理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用线状的理性文字进行表达,动笔前的重要一环就是做到观点要明确。
观点,一般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首先,观点要正确,不跑偏;其次,观点要聚焦,不散乱;再次,观点要简洁,不哕唆;最后,观点要深刻,不肤浅。黄厚江老师在《作文课的味道》中提出:“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也是写议论文的第一要求。”
写作导航
如何拥有明确的观点呢?我们不妨用好四大思维支架。
第一,本质思维。本质思维,是指抓住事物的基本属性、核心特征、根本原因、关键要素和内在规律,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或细节。比如2023年江西的中考作文材料——湖水对青山说:“我给你照了一张相,不知你是否满意?”“满意,很满意——”青山说:“谢谢你!还得谢谢白云,我从不知道,和白云在一起,我是如此的美丽。我很喜欢这张合影。”读完材料,从你的感悟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这需要透过材料分析青山、白云和湖水的关系,找到关键句背后的核心信息,从不同的维度提炼观点。比如从“湖水”的角度,可以得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美好”等观点;从“青山”的角度,可以得出“合作,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合作才能共赢”等观点。
第二,模型思维。这是通过建立模型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发现了问题背后的核心信息或本质属性,却无法用最简练的话语来表达观点时,就要找到观点明确的语言模型。比如表达观点常用句式:……是……; 要/应当/必须……;……能够/将会……。这有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避免在琐碎的细节中迷失方向。
第三,定位思维。这本是用在管理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内核是聚焦,具有对内和对外双向的“控制能力”,用在议论文写作上也是可以的。一方面,用定位的本义,即观点在何处亮明,比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在题目上直接表明观点;《敬业与乐业》,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精神的三间小屋》,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另一方面,用定位的延伸义,观点在何处亮相,从内要看论证走向,即如何让论证更充分,观点更明确;从外要看论据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切,逻辑链是否通畅,读者能否被说服。以上做法都可以让观点更明确。
第四,结构化思维。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抓到本质,并且能够把本质拆解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就是结构化思维。这个思维方式可以统整前三个思维模式。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写作结构,让结论先行,倒推“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样的逻辑就像一条线,把论点和论据串起来,层层递进,观点有据可依,也就更明确了。
佳作展示
做一个豁达的人
陈童童
假如你来到一个荒僻的地方推销鞋子,但这里的人却没有穿鞋的习惯。面对此种情况,你的第一反应是“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到这儿来卖什么鞋”,还是“这些人都不穿鞋,他们都会来买我的鞋,真是一个好商机”?第二种人抱着一种豁达的心态来看问题,也正是我想成为的人。
把豁达理解为一种无所谓或一笑而过的佛系心态是错误的。一个人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可能会演化为一种恶性循环式的自我放纵。真正的豁达是一种乐观和豪爽,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更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心胸豁达的人。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跌入人生低谷,却能在拄竹仗、着草鞋,穿过风雨时念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外卖小哥王计兵,在风雨中日日夜夜地奔波,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写成一句句诗。人们从他的笔下感受到的,不是生活的忙碌和疲惫,而是一种雨过天晴的坦荡以及对生活无尽的感激和热爱。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豁达,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从狭隘变得宽阔,由抱怨变为悦纳,这也是豁达。记得以前随父母在国外生活,人生地不熟,在新学校也没有熟悉的朋友。我抱怨在国外的一切,吃的、住的、用的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国内,常常想着回去。一天,妈妈跟我说:“与其抱怨,不如接纳,说不定以后你还会舍不得呢!”妈妈的话让我若有所思。我尝试接纳要说英文的学校,接纳难吃的奶酪,接纳不同肤色的朋友。回国的时候,从飞机上俯瞰这片异国大地,心里诸多不舍却也颇多感慨,这里盛放着我的童年。后来读到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禁感慨:这份豁达,我也有过的。
做一个豁达的人,需要我们遇事不能太计较、太较真儿,凡事往积极的一面想,也许就柳暗花明了呢!
豁达,让心情豁然开朗,让生活豁然达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豁达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