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旱涝、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贞丰县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贞丰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并指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旨在为贞丰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贞丰县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8–0-03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常年受云贵静止锋影响,秋冬季多绵雨、大雾天气,夏季暴雨、冰雹、雷雨强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受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小麦、水稻和烤烟等,特色水果“三果”(火龙果、百香果、芒果)受冰雹、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巨大。此外,受热低压影响,大风天气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提高贞丰县防灾减灾能力。
1 贞丰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贞丰县气象局由管理机构综合管理办公室、直属单位贞丰县气象台、地方气象机构贞丰县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
1.1 建设气象观测站点
贞丰县气象局原址在珉谷镇左旗村,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原址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为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于2015年整体搬迁至新站开展工作,从2023年1月1日起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
截至2023年11月,贞丰国家基本气象站安装有双套自动站,主要观测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能见度、地面温度、草面温度、浅层地温、深层地温、大型蒸发、日照、天气现象等地面要素,环境气象观测的有气溶胶质量浓度。全县重点安装在暴雨入境路径和地质灾害点附近,分布安装41个自动气象站(其中,7个6要素站、3个5要素站、5个4要素站,8个2要素站、18个单要素站)。
1.2 加强人才引进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贞丰县气象局原有综合业务人员5名,2023年通过引进、招聘4人。一方面,县级气象台原有综合业务人员对贞丰县气候背景和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的了解较为充分,对贞丰县中小尺度、局地性灾害天气分析具有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引进招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使其加入贞丰县气象防灾减灾队伍,整体业务质量稳定。
1.3 开展人工增雨防雹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贞丰县气象局严密监测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时开展防雹增雨外场作业,为防灾减灾、服务工农业生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重大活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首先,主要冰雹路径方位防雹站布局进一步得到合理优化,防雹增雨作业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作业装备现代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人工影响天气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人影管理机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最后,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人员待遇普遍提高,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
当前,贞丰县共配备有5门“三七”高炮,2部固定火箭发射装置,1辆车载移动火箭等作业装备,布设于龙场、小屯、长田、珉谷、白层、鲁容等乡镇(街道办)。其中,白层、鲁容防雹站为“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的标准化防雹站,龙场、长田、双乳峰作业点的“三七”高炮已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从事人影管理工作的县人影机构设置编制数6人,外场作业队伍和后勤保障人员共40余人。
1.4 实现气象信息发布和接收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1-2]。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贞丰县气象局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首先,每年在汛期前完成各级应急责任人信息的更新,实现气象信息员村级全覆盖,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在村民小组及驻村第一时间全覆盖。其次,积极拓宽公众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当前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有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等手段,基本覆盖各部门、所有行政村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汛重点区域,气象信息员接收到气象信息后,能及时将信息转发给相关人群。最后,开展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3个叫应”,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当突发性的暴雨天气出现时,直接拨打相关应急责任人的电话。提醒有重大天气来临,为防灾减灾救灾赢得时间。结合“5G+气象靶向短信触发预警”发布手段,雨量达到红色发布标准时,制作精准到乡镇的暴雨红色预警内容,由移动等通信部门靶向推送预警信息,对暴雨、特大暴雨天气高风险区域的高风险用户精准推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升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服务水平,提高预警发布对象覆盖率。
1.5 丰富新媒体技术传播方式,加强科普宣传
以往气象消息传播以电视和广播为主,报纸和杂志为辅,现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贞丰县气象局增加了短信、微信、抖音等传播方式,公众接收气象信息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此外,贞丰县每年都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还组织乡镇气象信息员培训、中小学生去气象局科普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等,多方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提升其自救互救技能。
2 贞丰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县级预报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综合业务能力不足
首先,现有预报队伍主体大部分是从事传统天气预报的老预报员,专业性不强,缺乏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预报技术人才。其次,年轻预报员对本地区的气候背景和气象灾害风险的分布不够了解,对中小尺度、局地性灾害天气的预报能力较弱,过于依赖上级预报指导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且对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的重视不够。最后,业务人员普遍为非气象相关专业人员,对气象预报原理、基础公式、方法和软件分析等知识的掌握不足,对系统性业务流程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业务竞赛水平不高,综合业务能力不足。
2.2 预警信息得不到高度重视,预警覆盖不全面
气象信息到达公众手上并发挥作用是气象信息发布的目标,也是气象信息服务中的难点、重点问题[3-4]。
当前,常规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覆盖各级应急责任人,从预警传播覆盖率来看,贞丰县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预警仍未实现100%覆盖。当遇到强降雨天气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时,启动“绿色通道”全网发布手机短信至本区域所有人员手机上,但多数强降雨天气经常出现在半夜,手机短信无法叫醒所有的群众。而且有一部分老幼群体和残障人士因文化水平低、防灾减灾知识匮乏,使用老年机接收预警信息手段较差,传输条件不佳,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3 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防雹站安全管理风险加大
根据城镇化建设规模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部分防雹站距标准化、规范化防雹站要求存在差距,站点500 m周边环境已处于人员密集区和县乡主要交通线附近,防范冰雹的射界范围严重受限,作业保护范围缩小,没有做到高标准农田、坝区和冰雹路径全覆盖,且高炮使用年限长,自动化作业模式未全覆盖实施,作业沿用人工操作。近年来,航空飞行线增多,但空域申请方式落后,申请批复效率低,影响了防雹作业效果;县级作业弹药存储安全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普遍利用临时弹药库存储,在弹药运输存储和防暴防恐等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风险。
2.4 人影管理不够规范,经费保障不够充足
全县防雹站30余名从业人员普遍文化较低、年龄偏大、待遇低。由于作业年龄结构偏大、待遇收入低等因素,时而发生作业人员辞职的情况,人影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随着人影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外场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越来越大,县人影服务中心人员普遍为非气象相关专业,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要承担人影作业装备维护管理、作业人员上岗安全业务技术培训和防雹站日常安全管理、弹药的运输储存、空域申请协调、组织外场作业等,各个工作环节均牵涉安全管理不容闪失。因此,县级人影管理机构的力量较为薄弱,亟须补充强化管理力量,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
3 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
3.1 努力探索,做到预报精准
首先,在适用上级预报结论时,应结合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结合本县天气气候特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布等背景知识,通过多年预报经验,经过会商和分析形成并发布本地天气预报,预报时效过后需进行及时复盘,不断分析总结经验和做法。其次,注重对卫星、雷达等新资料、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新进人员要虚心向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员工请教,以此不断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掌握预报技巧,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最后,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比赛。业务竞赛是业务人员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通过不断地培训和实际操作,总结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业务技能水平,从而解决预报业务中预报不够精准等问题[5-6]。
3.2 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首先,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各级应急责任人应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将接收到的重大预报预警信息进行二次传递,将信息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
其次,相关部门加强资源共享,增强责任意识,构建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渠道相辅相成、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传播体系,以实现气象信息有效传播。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级及防御指南纳入基层责任人必修课,强化对乡镇气象协调员、信息员的专项培训,使之肩负起基层气象灾害预警宣传的重任[7-8]。
再次,建立宣传科普长效工作机制。将宣传科普内容分重点、分年龄层次、分宣传对象制作整理,紧密结合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特定宣传日开展大规模、高品质的科普活动,以深化公众对气象预警信息的了解和提高其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建立农村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在地质灾害隐患区配置广播设备,每天播报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让村民实时获取预警信息,增强灾害防范的警惕性和意识。
最后,根据县域地理环境特征和主要灾害类型,遵循普遍叫应和重点叫应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和修改强降水天气“3个叫应”阈值,对部分地质和洪涝灾害高风险乡镇适当提前叫应,对较低风险乡镇(街道)适当放宽叫应阈值,有效指导基层开展灾害风险防范。
3.3 迁建有作业风险的人影作业站点,加强县级弹药管理
为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防雹站建设要求,结合实际调整人影作业站点布局,对具有安全风险较大的站点——龙场、小屯、长田尽快统筹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及时推进标准化、规范化防雹站迁址建设进度。县级气象部门需做好调研,结合其他气象部门高标准防雹增雨站建设经验和风险普查成果,联合农业、烟草、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仔细分析冰雹高风险地区、高标准农田、坝区、生态脆弱地区分布,共商做好建设和业务指导,开展好迁址建设规划,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益。建立固定的县级人工影响天气弹药存储库,联合工科、公安等部门加强运输和存储弹药安全管理,对弹药出入库、运输、日常管理等环节做到深入排查,及时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
3.4 人影作业人员纳入地方管理,加强人影财政保障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作业炮站“5个专”模式(包括专人管理、专业检查、专门考核、专题部署和专项经费),将人影作业队伍的管理纳入乡镇政府管理职责,提高乡镇政府对人影工作的参与度,招聘组建以原有炮兵骨干、基干民兵、退伍军人为主要力量的人影作业队伍,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开支预算。
其次,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建立健全的协调工作机制。依照相应工作职责,将人工影响天气财力保障、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纳入相关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最后,县级财政逐年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实现装备自动化改造和装备更替,提高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保障能力。
3.5 制定完善的人影作业方案,建立健全的联动作业机制
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根据县域农作物分布、人口经济分布特征,制定人工影响天气空间规划实施方案。针对性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县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会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演练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在抗旱、增加水库蓄水、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活动保障时,人影作业与多种防灭火方式相结合,实现多部门协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4 结束语
灾害性天气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巨大,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势在必行。贞丰县气象局需要通过培训、实践、竞赛等方式,提高综合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发布体系,通过政府部门主导,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高质量、现代化的业务和气象服务水平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天红.基于风险评估的贵州省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2] 关哲忠,陈炜钦,吴斌.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7):93-95.
[2] 徐璐娜.健全海原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河南农业,2022(17):35-37.
[4] 于奎芬.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对策与思考[J].农家参谋,2022(24):92-94.
[5] 张强.关于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几点思考[J].南方农机, 2018,49(21):217.
[6] 王超群.灾害预警直达“最后一公里”难在哪里?[J].中国应急管理,2023(10):90-93.
[7] 范宏云,李圆圆,陈胜.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8): 240-242.
[8] 李社宏,赵艳丽.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J].陕西气象,202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