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次“雷打雪”天气过程分析

2024-10-27 00:00陈欣昊王一格杨亦典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8期

摘 要:利用综合气象要素、多元融合实况格点产品、探空资料、雨雪相态和雷达特征的结果,分析了2023年11月11日发生在西安地区的1次“雷打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在冷暖空气交汇的典型天气形势下发生的,伴有雷电,预报难度较大。降雪过程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包括西南暖湿气流和低槽东移,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条件。中低层湿度条件良好,为降雪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不稳定能量,随着冷空气侵入,冷垫逐渐增厚。雨雪相态转换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雨、雨夹雪和湿雪等降水相态。雷达特征显示降水初期回波分散,后期逐渐增强,降水粒子较小且分布不均匀,-10 ℃层高度冰相粒子浓度较大,可能是雷电形成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雷打雪”天气;西安;雨雪相态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8–0-03

“雷打雪”天气,是指在降雪的同时出现雷暴现象,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自然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对气象学研究者的工作带来挑战。国内外学者对“雷打雪”天气的研究虽不够深入,但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气象学家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方法,对雷暴和闪电的成因、发生机制、影响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例如,通过对高空急流、冷锋与暖湿气流交汇等气象条件的分析,发现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冬季雷暴的发生。此外,他们还研究了山地地形对雷暴的影响,发现山地地形可以催化雷暴的产生,并且使雷暴更加强烈。

在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雷打雪”天气现象,发现我国南方地区在冬季出现“雷打雪”天气的概率较高,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1-3]。虽然冬季打雷在我国北方并不常见,但在以下4种情况可能出现打雷[4]:一是超级单体风暴,能够产生大量的雷暴和闪电。这种风暴在冬季不常见,但仍有出现的可能。二是当冷锋与暖湿气流交汇时,可能导致雷暴和闪电,因为前期的气温偏高,在寒潮快速南下的过程中冷暖气团交汇形成了强烈对流。三是高空急流,这种快速流动的气流可能导致雷暴和闪电。在冬季,高空急流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因为高层大气更加稳定,有利于高空急流的产生。四是山地催化的雷暴,当山地地形与适当天气条件结合时,可能出现山地催化的雷暴。这种雷暴通常比其他类型的雷暴更强烈,因为山地地形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流条件。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雷打雪”天气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这种天气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利用气象观测资料、雷电定位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针对西安地区2023年的一次“雷打雪”天气进行复盘,从天气背景、物理机制、双偏振雷达特征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发生条件,为今后同类天气事件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1 天气实况

1.1 全市降水分布情况

2023年11月10日夜间至11日白天,强冷空气在蒙古高原原地气压加强,当地最高气压达1 065 hPa,达到下半年新高,同时加强并继续南下至中国北方,导致北方出现大雪和寒潮天气。西安地区出现下半年来的第一场雪并伴有雷电活动,出现少见的“响雷打雪”现象。

10日20:00起,随着短波槽的东移,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进一步加强,与南下强冷空气的交汇剧烈,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700 hPa西安区域有西南暖湿气流,且处于辐合区,中低纬度南支槽较强,为暴雪天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11日08:00 500 hPa上随着低槽东移,气流平直,除了偏东南的蓝田有弱降雪,其他区域降雪过程趋于结束。

从降水量情况来看,2023年11月11日02:00~11:00,碑林区、西咸新区、临潼区局地暴雪,全市共83站出现降水,11日02:00~11:00最大累计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降水均出现在省人大机关大院站,主要降水时段为06:00~11:00,最大累计降水量为13.3 mm,最大小时降水4.5 mm(07:00~08:00);全市共出现闪电8次(图1)。

1.2 探空资料分析

从11日08:00泾河探空图(图2)来看,底层有东北风,说明有较强平流入侵,近地面低层至500 hPa有明显的风切变,中低层湿度条件好,地面至400 hPa基本维持相对湿度大于80%的高湿层结区域,动力和水汽条件充足。K指数为11.6,地面至400 hPa整层都处于不稳定层结,说明不稳定层较厚,为降雪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不稳定能量。

2 雨雪相态分析

此次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11日06:00~11:00,图3显示了此次过程西安市的雨雪分布。可以看出,除秦岭高海拔山区降水相态一直以纯雪为主外,浅山和平原地区存在复杂的雨雪相态转换。过程前期(03:00~06:00)温度较高,浅山和平原地区以小雨或雨夹雪为主;06:00起随着气温下降,浅山及城区转为湿雪,周至、长安、鄠邑平原部分地方为雨夹雪或湿雪,且雨夹雪范围随时间逐渐减小;09:00~11:00

气温略有回升,与之对应的周至、鄠邑、长安、蓝田平原地区以及北部区县部分地方存在湿雪转雨夹雪。此外,由于此次降雪含水量较高,加之路表温度偏高,无新增积雪。以上实况分析结果与人工站观测结果和摄像头实况监控基本一致。整体而言,此次天气过程呈现出雨雪相态转换复杂、降雪含水量高的特点。

3 雷达特征分析

实况监测资料显示,西安11月11日02:00~11:00出现降水天气,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06:00~11:00,前期雷达回波分散、组织性差,06:00起逐渐发展为30 dBz以上的层状云回波(图4)。具体过程如下。

3.1 发展初期(02:00~06:00)

11月11日02:00,西安西部有10~25 dBz的回波发展并逐渐向东移,回波弱、回波生消快、影响范围小,且呈现多发、散发的状态,主要影响范围为城区及以北区县,降水较弱。

3.2 主要降水阶段(06:00~09:40)

06:10起位于咸阳地区的回波迅速发展增强至35 dBz以上,东移过程中影响范围扩大,大于30 dBz以上的回波控制西安未央区、新城区、莲湖区、灞桥区及西咸新区,降水明显增大。06:50回波中心进一步发展增强至39 dBz,强中心范围增大主要位于城六区。

从双偏振产品来看,差分反射率(ZDR)1.2 dBz,说明降水粒子较小;差分相移率(KDP)分布不均匀,总体0.1°~0.3°/km,局地可达1.taJXrZQeNBmgEjeZ6xkWI1ndyfGaF5jnPr9z4pnw2Ig=0°/km以上,说明降水粒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局地降水较大;相关系数(CC)总体较高可达0.99以上,但局地0.85左右,说明降水分布不均匀。对比同一时次0.5 km高度的水凝物粒子(HCL)显示降水相态为雨雪混合物,且-10 ℃层高度冰相粒子浓度较大,可能是雷电形成的机制之一。

此后,07:00~09:40源源不断有大于35 dBz的强回波中心由西向东移动影响城区,“列车效应”造成了城区该时段内城区降水较大。从水凝物粒子识别产品来看,07:10全市降水由雨夹雪转为纯雪。

3.3 降水减弱阶段(09:50~11:00)09:50后雷达回波在东移过程中减弱,西部无新的回波生成,回波中心逐渐减弱至20 dBz,结构松散,降水总体减弱,11:00逐渐结束。

图4 西安X波段相控阵雷达11月11日02:50、06:10组网组合反射率和06:50相关系数(CC)以及07:10水凝物粒子识别(HCL)产品

4 总结与思考

此次“雷打雪”天气过程是典型的冷暖空气交汇造成的,且伴有雷电,预报难度较大。结合上述气象要素、探空资料、雨雪相态和雷达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此次“雷打雪”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发生的,包括700 hPa的西南暖湿气流和500 hPa的低槽东移,为降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2)从探空资料来看,中低层湿度条件好,地面至400 hPa维持相对湿度大于80%的高湿层结区域,K指数较大,说明不稳定层较厚,为降雪过程提供了足够的不稳定能量。

(3)雨雪相态转换受多种因素影响,浅山及平原地区出现多种降水相态。雷达特征显示降水初期分散、组织性差,后期逐渐发展为层状云回波,强度增强,粒子小且分布不均。相关系数总体高,但局部较低,说明降水分布不均。对比同一时次水凝物粒子显示降水为雨雪混合物,-10 ℃层高度冰相粒子浓度大,可能与雷电形成有关。

(4)虽然此次“雷打雪”天气过程降水量较大,但由于含水量较高且路表温度偏高,因此并未形成明显的积雪,对交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

此次“雷打雪”天气过程是在多种气象要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具有雨雪相态转换复杂、降雪含水量高等特点。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气象资料和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雷打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和机制,为未来的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仁乔,宋清翠.“雷打雪”现象发生机制初探[J].气象, 1990(3):45-48.

[2] 李新芳,李锡怀.洛阳“雷打雪”现象发生机制分析[J].四川气象,1999(1):41-42,35.

[3] 郑丽娜,靳军.“2.28”山东罕见“雷打雪”现象形成机制分析[J].高原气象,2012,31(4):1151-1157.

[4] 董秋婷,刁军,贺明慧,等.基于新型探测资料的沈阳地区一次“雷打雪”天气过程分析[J].青海气象,202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