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绿色农业是一种正在探索的新型农业模式,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助于增加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转变种植模式。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和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但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进程。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内涵,分析了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基于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策略。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8–00-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频发。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倡导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绿色农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绿色农业是指将现有的先进技术手段与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有机结合,遵循农作物的自然生产规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与农作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新型农业。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理念为“绿色、经济、安全、生态”,通过有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可促进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改变农村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旨在促进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并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1]。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通过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或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设。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绿色农业种植新型模式在生产效益上更具优势,同时符合低碳生产的要求。例如,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将生活环境产生的粪污无害化后还田,既能提高农作物对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也能缓解大量养殖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2]。在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为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了耕地,导致农作物减产。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不能被农作物充分吸收的化肥与农药残留并积累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通过雨水的侵蚀与沉淀,最终可能会污染地下水。绿色农业种植要求种植者能够准确把握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及规律,以及土壤自然转化、消化各种物质的能力[3]。在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保证土壤能够自然消化,不给土壤带来额外的负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强调与传统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减少传统种植技术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对家畜、家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还田,不仅能为农作物供给养分,还不会给土壤带来过大的负担,生产出的农产品也更加绿色健康[4]。
2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视线聚焦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身体健康,绿色食品因此受到众多人的青睐,在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这为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5]。加快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种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1 经济效益突出
绿色种植技术主要是将专业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融入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在种植作物前,利用先进的技术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征等,确定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类别、品种等,从而降低种植者的试错率[6]。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特点,为农作物提供高效的肥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保障农作物能快速生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突出,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使用的管理和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方面的物资投入和人力投入;二是与传统种植模式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相比,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远高于一般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三是绿色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具有较好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能够为绿色农产品可持续生产提供保障,实现经济收益的可持续性[7]。
2.2 环保效益提升
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要求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条件下有序科学发展。传统的种植技术是通过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导致对土壤和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领域,整体农业生产效益出现降低。因此,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条件下,更应该考虑环境保护。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土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8]。通过利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各种农业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肥料资源等,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3 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
在食品的深加工中,只有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才能保障生产出的产品安全。近年来频繁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促使社会各界人士比较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遵循绿色无污染原则,采取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全面考虑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农作物的每个生长周期给予适宜的养分,在保证农作物能够健康快速生长的条件下,减少化学农药的用药量,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性[9]。
3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的效果与资金投入成正比,但从当前项目资金投入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够成熟,需聘请相关专家和实验室等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等,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后续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示范成果支撑。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技术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培训等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当前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难以推进绿色农业向前发展。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前期宣传推广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转变农民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传统认知,也难以使其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导致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无法顺利推广[10]。
3.2 绿色生产和消费意识不强
第一,当前一些消费者没有认识到绿色食品消费的重要性,虽然表达了对绿色消费的正面情绪,但没有改变消费行为和市场份额。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二,农业生产者对环境的认知不足。农业投资是多元化的,部分生产人员由于受到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对于绿色生产的认识不足,且经验性用药也是只增不减,严重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质量[11]。
3.3 宣传不到位,人才缺口较大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和实际种植情况的契合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有力的宣传,宣传方式单一,导致农民无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现有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仍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开展种植;二是缺乏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随着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相关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缺口较大,先进的种植技术的推广出现断层,导致农民难以理解或无法彻底地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12]。
3.4 农民接受程度低,推广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传统种植思想,限制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及普及。近些年,基层工作负担加重,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次数减少,导致负责技术推广的基层技术人员对当前的绿色种植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农民讲解如何应用绿色种植技术。同时,由于目前从事种植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难以理解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导致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13]。
4 有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策略
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近年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转变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技术人员理论经验丰富,而实践经验的欠缺,加之种植者在生产中的不规范操作等行为,导致我国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方面,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14]。在绿色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针对种植技术的研发、优质品种的培育、创新绿色种植技术,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等。政府也需要将资金投入推广人员培养,提升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主动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5]。因而农业等相关部门应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方面的投入力度,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提供资金支持,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开展绿色农业先进种植技术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充分结合,将效果较好的绿色农业种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至田间地头。
4.2 深化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各地政府部门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相关政策扶持,投入最大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首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群众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资金补贴力度,调动种植者的积极性,例如,增加对农业科技示范的补贴金额,尤其是绿色农业种植科技示范户[16]。其次,政府需要加强招商引资,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给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再次,绿色种植技术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种植技术有机结合,专业性极强。政府需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细致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通过互联网设备、电子监控等先进设备采集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农作物生长的相关信息。最后,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渐提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来经济效益,有利于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及普及[17]。
4.3 建立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
打造成效明显、示范效果好的绿色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导农民参观种植示范基地,直观地向农民展示绿色种植技术,可有效增强农民发展绿色种植技术的信心[18]。
此外,示范基地有助于种植人员深刻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全部应用过程,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高在实际种植中的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以此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9]。
4.4 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
相关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没有全面了解绿色农业这一概念,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习惯使用传统种植技术、管理模式,难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业部门应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丰富宣传载体[20]。当地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对绿色种植技术的宣传引导,可以从绿色种植技术的技术优势、经济效益、农产品安全质量、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对环境及耕地质量安全的影响方面等开展宣传。
一方面,技术推广人员要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优势等详尽地介绍给农民,同时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周边成功案例,提高农民群众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可度、满意度,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价值,并具体落实到种植
实践[21]。
另一方面,在宣传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微信、QQ等社交工具引入其中,以在线的方式加强沟通,及时指导和帮助农民,从而提高绿色种植技术在农民心里的信任度。
5 结束语
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存在投入资金不足、宣传不够,实施效果不显著等问题,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引进技术人才、落实惠民政策、强化宣传等有效措施,实现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海英.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途径[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3):63-64.
[2] 崔丽丽,王金排.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9):21.
[3] 李中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及推广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117-118.
[4] 李涛,王金凤,解芬.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作用及发展策略[J].云南农业,2023(2):14-16.
[5] 陈莉,徐春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J].农村实用技术,2022(11):90-91.
[6] 郭清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机市场,2024(2):58-60.
[7] 李胜.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及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1):226-228.
[8] 王盛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河南省的推广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5):99-102.
[9] 孙艳玲,郝璐,李梦媛.乡村振兴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当代农机,2023(5):75-76.
[10] 温国斌.基于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研究[J].河北农机,2023(8):69-71.
[11] 聂宁.浅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现状及途径[J].种子科技,2023,41(6):139-141.
[12] 陈为海.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J].种子科技,2022,40(18):136-138.
[13] 姜玲,王龙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3):56-58.
[14] 张培农.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4):108-109,176.
[15] 刘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策略探究[J].当代农机,2022(4):52,54.
[16] 杨寿光.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农家参谋,2022(5):34-36.
[17] 白士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发展建议[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2):149-151.
[18] 冯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策略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2):124-125.
[19] 赵文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索[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133-134.
[20] 朱永兴.沿海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5):236-237,242.
[21] 李冬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