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们很多的巴巴

2024-10-25 00:00:00简平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8期
关键词:批评家边境开学

常新港是位杰出的“讲述人”。在小说《批评家巴巴》里,他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小说开篇,当“讲述人”爷爷要给他七岁的孙子讲故事时,孩子的妈妈说:“一定讲个他能听懂的!”但真的一定要这样吗?爷爷问孙子:“听爷爷讲个你能懂的,还是让爷爷讲一个你不知道的?”孙子的回答非常干脆:“讲一个我不知道的!”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文学是一种创造,小说里的世界当然不是我们所司空见惯的,正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缺失,所以就要从小说里去弥补,去感受,去体验,这也就是小说能给我们带来的新奇、乐趣、宽慰和力量。如果我们都已知道了,那还读小说干吗呢?

那个孙子太聪明了,他让爷爷讲了一个他“不知道”的故事。说实话,这个故事是很多孩子都不知道的。故事发生在1969年的冬天,因为北方边境发生了与邻国的摩擦,气氛紧张,战事如何发展不可预料,于是,与边境近在咫尺的农场学校不得不关闭。没想到,这一关闭不是几天几周几月,而是直到1971年3月才重新开学。那么,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不上学的孩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在这个故事里他们本身又会有怎样的成长呢?这是我们很想知道的呀,由于年代遥远,这部小说就更吸引我们了,因为里面隐藏着“知道”的意义和价值。

的确,那段时期真的有故事发生了。那是两个懵懂的孩子与一条叫巴巴的小狗之间的故事。巴巴模样丑陋,但却绝顶聪明,关键它还是一个有思想的“批评家”,对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爱憎分明,不随波逐流,也不一味沉默,敢于发声,敢于行动,而这是孩子乃至大人都很难做到的。巴巴善良,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帮助弱者,面对困境和恃强欺弱者毫不畏惧,正是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它教会了孩子很多,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良知,什么是羞耻,怎么识己识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巴巴一直跟在两个孩子的身后,紧盯着他们,还常常对他们露出“蔑视”的眼光,以致孩子们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怕它、讨厌它,可在明白它是在引导、帮助他们之后,他们跟巴巴便成了难分难舍的好朋友。

怕战争打响后家里养着的狗发出的吠叫声会惹祸,结果就有了灭狗行动,一只狗都不能留。于是,小狗巴巴也就注定了在劫难逃。整个过程如此揪心,如此惶恐,不仅因为巴巴的命运难测,也因为人性的难测。如果说,巴巴深陷了夺命的灾难,那么,对孩子而言,他们同样也在灾难之中,他们无法上学,他们不得安宁,他们与巴巴生离死别……终究,边境无战事,可巴巴以及孩子们的生活都已改变了。最后,开学的那天,两个孩子把同学和老师带到一处山坡上,那里有个用一块块石头垒起的墓地,上面插着一块木板,木板上用刀刻着一行字:批评家巴巴。

当“讲述人”爷爷讲完故事时,他看见孙子的眼睛里有了流光的种子,正在眼眶里长大,孙子跟爷爷说自己也想有一只巴巴。爷爷感动得眼含热泪,因为他知道孙子听懂了他讲的故事。我们也应该“懂得”了“批评家”小狗巴巴以自己悲壮的一生想告诉我们的——对和平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是非的明辨,对暴力的抵抗,对正义的坚守。

猜你喜欢
批评家边境开学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08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新锐批评家
文艺论坛(2020年3期)2020-12-24 09:53:50
开学啦!
今日批评家
诗林(2019年6期)2019-11-08 01:51:34
开学了(2)
开学了
开学啦!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美文(2009年1期)2009-03-09 04: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