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新课标》也强调,在高中英语课程中,除了注重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听说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机会,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提高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学习过程(郭华,2016,2021)。学生在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能否体现深度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深度学习被认为是解决当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学生浅层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以人教版(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 People ofAchievement的Using Language板块的Explore the meaning of greatness为例,阐述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一、 理念先行,明确目标
本单元涉及“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主要语境内容包括“优秀品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公民的义务与社会责任”和“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本节课的Using Language板块是听说类型,主题是“探寻伟大的含义”,内容涵盖多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外人物。听力活动是听一段 Dr.Wang、他女儿Wang Le及女儿的朋友Anna Smith三人之间的对话。对话从采访Dr.Wang选择做医生的意图开始,引出三人对“伟大”的讨论。同时,在听力文本和活动设计中,伟大人物的范围逐步从卓有成就的人物扩展到普通人,学生根据所讨论的内容总结出他们对伟大意义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培养学生听说技能和思维素养的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经过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情,笔者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生在本课结束时能够:①获取和梳理伟人的成就和伟大的原因;②通过听力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优秀的人;③在演讲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描述信中钦佩的人,并陈述原因;④在听力活动中注意表达因果关系的关键词,注意对话中填充语的使用逻辑,连贯地理解和谈论伟大和成就。
二、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前导入环节进行情境创设,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利用多媒体影音资料来构建情境,可以以最直观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授课前一天正值是我国神舟十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日子,因此本节课导入环节教师播放“神舟十六号”发射升空的视频,邀请学生分享体会。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news? Are they great? What’s the meaning of greatness?”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为了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引出本课主题“探寻伟大的含义”。
本节课听前环节,教师借用学校的校宝身份,给学生发出一份视频邀请,邀请学生参加主题为“The person I admire”的演讲比赛。收到视频邀请后,教师提问:“Do you have anyone you admire? Who are they? How to introduce them to your classmates?”学校的校宝身份可以快速让学生感知到亲切,激发兴趣并使学生注意到本节课的主题。邀请信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应用问题,但是学生尚未学习过如何使用英语去描述自己钦佩的人。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位伟大人物的图片,制造信息差,以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伟大的意义,给学生补充不熟悉的伟大人物的基本信息,为后续输出活动做准备。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采用产出导向法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
三、活动引领,深入探究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为了有效实施英语学习活动,我们需要关注三种类型的活动: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活动以及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活动。
本节课的听中环节,教师尝试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活动设计。活动一,学生听取第一遍对话,获取对话的主旨大意并选出对话中每个角色欣赏钦佩的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对话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先听大意,再听具体细节。通过把握大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听力文本脉络,在听力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活动二,教师将对话分成两个部分,学生再次听取第一部分的对话,回答两个问题。
Q1:Why did Anna meet Wang Le at her home?
Q2:Why did Dr.Wang decide to become a doctor?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达到本节课听力策略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听力活动能够获取理由,并且能够注意到表达因果关系的关键词。
学生再次听取第二部分的对话,完成填写表格的任务。
学生完成表格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出对话中三人钦佩伟人的理由,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评价人物,领悟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得出“伟大的人做伟大的事情”的结论。接着,学生完成一个评价任务卡:请用1分钟的时间,借助表格复述其中一个人钦佩的人及其钦佩的理由。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回答问题和完成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听力文本提供的具体信息,并帮助他们理解文本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为后续的语言输出提供支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语言能力在自主学习和体验中得到提升,从而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活动和体验。
四、深度加工,创新生成
学生要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加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在完成听力文本的表层和深层意义理解后,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听后活动,这一环节体现深度学习的本质与变式和迁移与创造。
活动三是同伴之间进行头脑风暴,互相说出更多中外伟大的人物,其中包括政治家、环境学家、地理学家、普通人等。该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激活和拓宽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加深对伟大意义的理解。此外,同伴间的交流互动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常立娜,2018)。
活动四由同伴互动延伸到小组合作学习,聚焦在使用思维导图帮助描述自己钦佩的人及其优秀的品质。该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关注描述伟大人物的语言内容和结构,为后续的演讲搭建语言支架。本环节是学生深度学习过程中迁移与运用、价值与评判的重点体现。
活动五即说的环节,是学生的创新课堂生成环节。回扣到听前导入环节,校宝邀请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这个环节学生则以“The person I admire”为题发表一个简短的演讲,并附上评价表,为即将到来的演讲比赛做赛前准备。有了前面几个活动的铺垫,该环节的学生展示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展示演讲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其他学生作为评价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生生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判断能力。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构建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阐述自己钦佩的人并陈述理由,深化对伟大的理解,得出“普通人也可以很伟大”的结论,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五、巧设评价,提升能力
为了确保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会持续评估学生,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检测他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在最后的学生自我评价环节,教师设计了具体的自我评价表,推动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自我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内容小结环节,教师再次提出问题:What’s the meaning of greatness? 并使用上课的学生在校际篮球比赛夺冠的一个片段,继续深化学生对伟大的理解,达成“你们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的育人目标。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对伟大的理解粘贴在板书上,不仅完善了板书内容,也是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伟大的含义”的重要手段。该环节设计的意图是回扣引入部分对伟大的意义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拓宽对“伟大”的理解,通过课程实现德育的目标,体现深度学习的价值与评判。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分层式的选择性作业,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使学生学以致用。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给课堂上的演讲稿配音,做成视频,参加外研社正在举办的“中国人物”短视频比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采访一个同学,询问他最钦佩的人及理由,并向全班汇报和分享对伟大的意义的理解。该活动属于内化与应用、想象与创造,体现深度学习的迁移与创造。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