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美国秘密核战略《核武器使用指南》。该秘密核战略已在今年3月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该战略在渲染“中国核威胁”的基础上,将中国列为美国核威慑的重点对象之一。美国政府这一动作,背后隐藏怎样的战略意图?
美国政府权威文件的披露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全文披露,如《国家安全战略》,不仅以文本形式在内部传阅,而且将电子版公开上网,供美政府工作人员、美国民众,乃至社会大众查阅;二是部分披露,披露方式和范围与上一种一样,但会隐藏其中的一些秘密内容,涉及到秘密条文时以“略”表述;三是完全不披露,不仅没有电子版,纸质版也仅在极小的范围内传阅。总的来说,越是宏观、模糊,越是可以广为人知;越是具体、细致,越是讳莫如深。
美国的核战略文件包括《核态势评估》报告和《核武器使用指南》,是一届美国政府任期内例行产生的重要文件,随政府更迭4年发布一次。《核态势评估》报告描述美国政府对全球核态势、核力量当前状况的分析、判断和结论,以及对美国核能力的评估结论,本届政府运用核力量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为此所采取的战略、政策和手段。
相对于公开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核武器使用指南》是秘密的。从文件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核态势评估》报告较宏观,《核武器使用指南》更具体。《核武器使用指南》也描述全球核态势及美国的核政策,但其中包括美国的核威慑、核打击的重点对象,其附件甚至可能编列对象国家的核设施和美国核打击的重点目标清单。但是,由于美国政府一直对《核武器使用指南》的存在和内容高度保密,外界对此不知情,也缺少关注。
美国政府此番披露《核武器使用指南》的方式和步骤也耐人寻味。总统拜登今年3月即签署了这个文件。6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军控和防扩散高级主任瓦迪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份文件时说,新的《核武器使用指南》强调“需要同时威慑俄罗斯、中国和朝鲜”。8月,今年5月刚从美国国防部离职的麻省理工学院核战略专家维平·纳朗在重返学界时透露,拜登政府“最近发布了新的《核武器使用指南》,以应对多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发言人萨维特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轻描淡写地说:“本届政府与往届一样,发布了《核态势评估》报告和《核武器使用指南》。”
由于《核武器使用指南》的高度机密性,仅以文本方式分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及美国国防部和参联会高官。那么,此番有限的公开到底是意外的“泄露”还是以貌似不经意的方式披露?属于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这些人没有授权或是不能掌握分寸、口径,是断然不敢擅自披露的。
美国资深地缘战略家基辛格曾说:“原子弹的作用是在发射架上。”核战略是关于核武器使用的政策宣示,同样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美国高官采取这种方式披露秘密的核战略,是一种战略威慑,同时又规避或者至少降低了道义风险。美国政府发言人轻描淡写的回应,更是为了降低这样赤裸裸的核威慑、核讹诈对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刺激。
自哈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也可以说自有核武器以来,美国的核战略一直聚焦苏联及苏联核武库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美国核战略的针对对象的改变,是拜登政府发布《核武器使用指南》的最主要变化。
为了支持核战略针对对象的改变,《核武器使用指南》极力渲染“中国核威胁”。在新的《核武器使用指南》中,声称所谓“中国核武库规模和多样性显著增加”,妄言“到2030年,中国核弹头将增加到1000枚,到2035年将达到1500枚”,美军必须“为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可能发生的协同核对抗作好准备”。
美国核战略的此番改变,是其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转变的结果之一。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的忌惮,认为中国力量的增强已经打破亚太地区原有的力量平衡,美国需要在这一地区加强力量以实现新的、有利于美国的平衡。
在接下来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在体现其核战略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决定研发低当量战术核武器,为实战中使用核武器提供灵活多样化的选项。
拜登政府上任不到两个月,即推出新版《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明确认定“中国是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并提出所谓“必须作好与中国长期战略竞争的准备”。
在此前推出的体现拜登政府核战略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认为中国是“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且越来越有实力这样做的竞争者”。报告中,拜登不仅违背其竞选期间“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而且降低美国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声称“不排除在本土、海外美军或盟国面对非核战略威胁时使用核武器”。
美国政府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战略,三者之中,国家安全战略无疑是上位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战略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层级上又都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下位战略。当其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的定位不断“升级”为“战略竞争对手”“头号竞争对手”后,在其核战略中将中国纳入主要针对者,是一个错误前提、错误逻辑所产生的推论。由于前提错误,逻辑错乱,结论必然荒谬。
美国枉顾“中国核武库与美国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事实,“近年来不断翻炒所谓的‘中国核威胁论’,不过是为自己推卸核裁军责任、扩张核武库、谋求压倒性战略优势寻找借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堪称一语中的。
一是美国全力打造登峰造极的核能力。至2023年9月,美国拥有3748枚处于部署状态和储存状态的核弹头,以及2000枚退役但尚未拆除的核弹头。在此基础上,美通过对B61-12核炸弹的改进,以取代现有的B61-3、B61-4、B61-7等核弹头,改进的B61-12核弹头将可用战斗机和轰炸机投射。另外,美国还在研制B61-13新型核弹。
在提升“三位一体”核搭载平台能力方面,美军现役空基、陆基、海基平台分别是46架B-52战略轰炸机以及20架B-2轰炸机,400枚“民兵”Ⅲ型洲际核弹道导弹,以及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等为主力发射平台;美军计划以LGM-35“哨兵”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替代现役的“民兵”Ⅲ型,以“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替代现役的“俄亥俄”级,以新研发的B-21取代或部分取代现役的B-2、B-52H战略轰炸机。
为了支持其核武器更新换代,美国近年来在国防预算逐年飙升的同时,用于打造超级核能力的费用也在迅速蹿升。从2017年至2025年,美国军费增长至1.4倍的同时,用于核武器的费用增长了3倍,不仅绝对数额剧增,而且在总体军费中的占比也大幅上升。
二是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核联盟。2021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英国时任首相约翰逊和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莫里森共同宣布,成立一个所谓“国防和安全领域新的伙伴关系”的三方机制“奥库斯”,由美英共同向澳大利亚提供型号为SSN-AUKUS的战略核潜艇技术。目前,这一项目已经投入近千亿美元,计划稳步推进。此举事实上形成一个有美英澳组成的核联盟,不管美英向澳大利亚提供的核潜艇技术是否装备核武器,都构成事实上的核扩散。
三是推动“核共享”和所谓“延伸威慑”。所谓“核共享”原本是冷战时期美国与北约盟友达成的核威慑政策,即在北约部分无核国家境内部署美国核武器,平时由美控制、监管与维护,战时在获得美授权后,由北约国家投入作战使用。
今年7月28日,美日举行外交安全“2+2”会议,提出美国向日本提供所谓“延伸威慑”。“延伸威慑”包括核机制,基础是美国与盟国之间的“核共享”。
9月2日,在回应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表示将修改核政策的提问时,我外交部发言人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鲜明表明了中国对核武器、核战争的态度。对于美国披露的秘密核战略,8月29日,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强调,我们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停止搞“核共享”“延伸威慑”“核联盟”,以实际行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政府应该认真倾听我方的逆耳忠言。
(摘自9月1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 本栏编辑 何欣 朱湘渝 赵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