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2024-10-25 00:00:0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20期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它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对每个人形成潜在的“侵犯”,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乃至法律上的全新挑战。AI伦理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信息科技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

我们需要思考AI的出现带来了哪些新的伦理问题。例如,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手机里推送的内容很大程度上被AI算法所“支配”,但AI算法有时候可能对人构成年龄、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偏见,那么,要不要对AI算法进行审查?如今,AI面试官已经出现在一些企业招聘中,当你被一个没有感情的AI面试官淘汰时,你是否会觉得不公平?再如,ChatGPT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调用大量的数据,包括报刊文章、艺术家的作品、有版权保护的开源代码等,那么,ChatGPT对报刊作者、艺术家、程序员是否构成了侵权?上述问题都是近年来伴随着AI的兴起而出现的新问题,正因其是新问题,围绕它们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但这些问题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深入观察、理解人工智能的一扇窗口。

我们还要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哪些AI伦理事件。真实发生的案例才是最鲜活的素材,例如,今年7月,无人驾驶汽车“萝卜快跑”在武汉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与一名行人发生了轻微碰撞,到底该谁来承担责任呢?此事一度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如果我们把它搬到课堂上,作为一场辩论的话题,相信会引起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同时,我们还需对类似事件予以持续的关注,因为对它们的判定在今后将具有示范效应。

在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信息社会责任一直是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能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AI伦理就是这样的新观念和新事物,理解并能够理性判断AI伦理问题,在AI面前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无疑是未来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