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学外语,义乌老板娘“卷”出新高度

2024-10-24 00:00刘亚
方圆 2024年17期

在刚落下帷幕的法国巴黎奥运会上,火出圈的不只奥运健儿,郑钦文的“夺冠网球裙”、全红婵的“丑鱼拖鞋”、黄雨婷的发夹等“奥运冠军同款”商品搜索量和销量也一路走高。

“在做了,在做了!”浙江义乌的老板娘们在积极回应网友的同时,把流量迅速变为销量,让人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抓热点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义乌老板娘的“致富密码”,我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行探访。

早上8点半,商城里各档口都已陆续开张,一些义乌老板娘集中在英语角,准备开始学习英语。所谓英语角,是指义乌商贸城大厅每周一到周五都会举行学英语的活动,有老师免费授课,老板娘们边做笔记边大声跟读。我问她们为什么这么“卷外语”,她们说,外贸就是义乌的看家本领,学会外语可以直接和客户沟通交流,避免翻译不准确或“中间商赚差价”。听到她们用“散装英语”也能沟通自如,我采访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没想到的是,许多外商的英语也不好。这是因为来自阿拉伯等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外商越来越多,用单词、手势比画,反而沟通更顺畅。比如,我遇到几位采购鞋子的非洲客商,英语不怎么利索,问及此行目的,他们回答说是买“small shoes”(童鞋),接下去还要找“big shoes”(成人鞋)。沟通价格时,几个人就蹲在地板上,用黑色水笔在瓷砖上写单价和数量,一通写写画画,一单生意就做成了。

本刊记者刘亚(左)采访义乌商家。(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果然是“神奇的义乌”!在商贸城里,我还遇见了两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女商户,她们身材高挑,头顶一大箱货物从远处飘然而至,令现场许多人都看呆了。不过我和她们英语沟通并不顺畅,这时一位在大门口卖杨梅的大叔伸出援手,帮助翻译了几句,我才知道她们是来义乌进购手工艺品的。卖杨梅的“扫地僧”原来是外语高手,大叔笑着说,他每天都会挑些水果来商贸城卖,久而久之各国语言都会了些。

在义乌这个“世界超市”里,没有不能谈的生意,从锅碗瓢盆、玩具头饰到几角钱、几分钱的牙签、针线,这些“不起眼”的生意,折射出了属于普通人的致富之道。谈起创业经历,一家做切割瓷砖器材生意的店铺老板娘告诉我,创业肯定是很艰辛的,但也没有不能谈的生意。如果说义乌老板娘和别人做生意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珍惜一点一滴,不管大生意小生意都要用心去做,因为“上门就是客”,再大的生意也是靠芝麻黄豆粒粘成的。

但老板娘们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位老板娘感叹,自家产品被侵权后,多亏了检察机关的介入,才能在挽回损失的同时震慑不法分子。外国商户在义乌做生意,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经济繁荣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在义乌企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中都有具象化的体现。

我问检察官:“办理涉外案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们说,仍然是语言障碍,所以不仅要加强法律英语的训练,也要积极“卷外语”,学习各类语言。“卷”的成效如何?义乌市检察院检察官特意在外国人聚集的“联合国社区”举办了一堂全英文普法课,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国人参加。听完检察官的普法课后,几个外国人直呼“amazing”,表示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还要跟检察官学法律。外国人学中国法律、老板娘学外语、检察官卷业务……这些在义乌随处可见的现象,或许就是义乌外贸经济繁荣的真相。